<p class="ql-block">秋阳正好,微风不燥,一个人的旅程也自有其静谧之美。2025年9月21日,我独步于平房公园,踏着花岗石路,穿行在绿意与古意交织的景致中,仿佛走进了一卷徐徐展开的山水诗画。没有喧闹的游客团,也没有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只有脚下石板偶尔传来清脆的哒哒声,和树梢间几声清脆的鸟鸣相互辉映,它们陪我一同尽享这秋日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一入园门,右侧巨石巍然矗立,上书“平房公园”四个朱红大字,苍劲有力,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这片城中绿洲的入口。复古路灯静静矗立在一旁,铜绿斑驳,却仍透出几分旧时光的体面。蓝天铺展如洗,草木环拥,那红字映在阳光下,竟有几分庄重里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前行,圆形花坛里红白黄的花朵开得正盛,不似春花那般娇怯,倒像是秋日里不肯退场的热烈。游人三三两两,脚步轻缓,仿佛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树林深处,枝叶交错,光影斑驳,像被筛过的碎金洒在肩头,尘世的纷扰,不知不觉就被滤去了大半。</p> <p class="ql-block">路两边的树上结满了红色的小果子,小果子红的透明,红的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调皮的闪着光。向左转了一个弯,一棵古老的神榆出现在眼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旁立着铭牌,写着它的年岁与名字,阳光穿过叶隙,洒在石碑与树影之间,斑驳陆离,仿佛时光在此刻凝滞。神榆</span>上缠满了红绸,树周围的围栏也系满了红绸,并挂满了同心锁。这些红绸随风轻摆,像是谁悄悄留下的祈愿。神榆太过庄严,我没有拍照,拍了两边的另外一棵树和铭牌。驻足于神榆前,我思绪万千,百年前的无知的人砍榆的情形好像都历历出现在眼前。还记得二十几年前,我和老公的婚纱照就是在平方公园拍的,刚走到神榆前,一群小孩子从对面跑过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喊,新娘子,新娘子,我提着裙摆既害羞又幸福……仿佛就在昨天。一条<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径从神榆身后蜿蜒而去,仿佛真把岁月通往另一个世界,时间被它拉得悠远绵长。</span></p> <p class="ql-block">走不多远,一方石碑竖立,“满韵旗风”四字蓝底白描,古朴端庄,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与满族文化的渊源。在它的旁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几处文化石也静静的立在旁边,引人驻足。一块正面刻着“福寿”,反面刻着“绵长”的巨石静卧绿荫下,字迹沉稳,向人们表示最美好的祝福。记得平房公园没有改造前,此处是一处院落,是个满族风情园,这个风情园</span>展示满族的源流、生产、生活、礼仪、信仰等。主要以实物展示其历史风貌。院子里有一间大房子,房子外面挂着各式满足服饰,非常漂亮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房间分里外屋,一进门是外屋,一侧是碗架子,里面放着随时使用的锅碗瓢盆等厨具,另一侧有一个做饭大锅台。走近里屋,北面是一铺大炕,炕头放着针线笸箩,里面有大姑娘小媳妇做活用的针头线脑儿。炕稍放着烟笸箩,里面放着老旱烟和老头老太太用的大烟袋。炕中间的炕沿边上放着一张炕桌,平时吃饭人们盘腿围坐在炕桌前,饭后桌上摆着零食和点心。地下摆着一口大柜,柜盖上中间墙上挂着两面大镜子,镜子后面别着一个长长的、五彩的鸡毛掸子。同一面墙上还有一个挂钟,每到整点挂钟就会“铛铛铛”报时。走出房间,可以看到院子角落里的石碾子,石磨,鸡窝,马圈,猪圈。充满了生活气息。记得丫头结婚那年是春末夏初,我们陪她来这里补拍婚纱照,正赶上一只老母鸡刚抱完一窝鸡仔,我们既好奇也开心的围着鸡妈妈和她的一群孩子做起了游戏,一群年轻人,还有一群小鸡仔在院子里叽叽喳喳闹腾了一个晌午。现在想起来,仿佛我们仍然还正年轻。</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座石拱桥横跨清流,白石素雅,桥下水光潋滟,几艘小船静静泊岸,船头红旗轻扬。船上有年轻的小伙和姑娘,也有父母带着孩子。桥上游人缓步而行,倒影在水中轻轻晃动,人如在画中走,画随流水去。</p> <p class="ql-block">行至荷花池,虽已过盛夏,但田田荷叶依旧铺展水面,绿中泛黄,边缘微卷,显出秋的痕迹。棕褐的莲蓬错落其间,像一个个沉静的句点,诉说着繁华后的从容。忽然瞥见一朵淡粉荷花,含苞待放,花瓣紧裹,脉络清晰,露珠悬在叶缘,欲坠未坠。那一刻,竟觉得残夏的余韵比盛放更动人——它不争不抢,只静静守着最后一丝清丽。</p> <p class="ql-block">池水如镜,倒映着远处一座龙形雕塑。龙身腾跃,昂首向天,姿态矫健,仿佛下一秒就要破水而出。水中的倒影与实景对称,虚实相生,竟分不清是龙在水中舞,还是天在池中藏。岸边树木葱茏,叶色渐染秋黄,与那龙的气势相映,竟不觉突兀,反倒添了几分苍劲之美。</p> <p class="ql-block">这一日独游,脚步轻缓,心亦安宁。古韵、自然、人文,在此交融无间。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刻意的感动,只是走着走着,便觉得生活本该如此——在秋阳下,在古树旁,在一片荷影与石碑之间,悄然找回内心的节奏和回忆。其实,每年的每个季节我们都来几次,孩子小时,带孩子来,孩子大了没时间,我和老公来,春天桃花开了,我们来了;夏天荷花开了,我们来了;秋天枫叶红了,我们来了;冬天飘雪了,我们来了……哪个季节落下了,没来上,都好像有件心事没完成似的,总想找机会补回来。在这里,在那里,还有那里,都曾有过我和家人和朋友的欢声笑语,都曾留下我们的痕迹,都曾有过我们的记忆。平房公园不大,却像一座被时光温柔包裹的庭院,让人愿意慢下来,听风,看叶,等一朵花不开,也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