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养生表!

西贝

<h1><b><font color="#39b54a"> 十二时辰中医养生法,按照太阳运转的节律来养生。这种理论源自子午流注学说,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合适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font></b><br></h1> <h1><font color="#39b54a"><b> “大周天”全解:什么是“大周天”?如何打通“大周天”?打通“大周天”有哪些反应?</b><b>一拳友,坚持站桩近半年,近期出现了明显的体感:身体有金蟾脱壳的感觉,之后全身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待薄纱褪去,几条大筋弹性十足,托着丹田缓缓下沉,全身筋膜都有拉伸感,特别舒服。</b></font></h1> <h1><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什么是“大周天”?</font></b></div><b> “大周天”的本义,地球有两种转动方式,一种是自转,另一种是围绕太阳转,也叫公转,需要一年时间,大气经历一个完整的春升、夏浮、秋降、冬藏的变化,所以称为“大周天”。</b><p></p><b> “大周天”的引申义,指体内真气通了。“小周天”以后,继续练习,真气越来越足,会向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至全身每一个地方循环,绕全身走一圈,就是一个完整的全循环,也叫“大周天”。“大周天”是中国道教内丹术和气功修炼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相对于“小周天”而言的。太极拳中讲的“大周天”,又叫卯酉周天,指在“小周天”的基础上,内气不再局限于任督二脉,而是进一步贯通全身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br> 人体内的气,按照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等特定顺序,循环流注于全身所有的经络系统,形成一个覆盖全身、无处不到的庞大循环网络。<br> “大周天”的本质,不仅是气路的扩展,更是一个质变过程,它标志着人体的气血能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能够彻底、高效地滋润和修复全身每一个角落,实现“炼气化神”的过渡。<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如何打通“大周天”?</font></b></div> 打通“大周天”,和打通“小周天”一样,是一个功到自然成的过程,切忌刻意追求和意念引导。<br> 首先,“大周天”必须以“小周天”为基础,如果“小周天”不通畅,强行追求“大周天”是无源之水。其次,核心方法是“松、静、自然”。松,就是身体、精神彻底放松。静,就是心神安宁,杂念减少,只有在深度入静中,内在的气机才能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去运行和修复身体。自然,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不要用意念去强行引导气冲关隘,只是“观照”和“感受”,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身体的变化,气有它的智慧,它会自己找到需要打通的路径。最后,就是持续积累,保持每日站桩、打拳的习惯,量的积累是引发质变的前提和唯一途径,每一次修炼都是为贯通“大周天”积蓄能量。<br> 简单来说打通“大周天”的方法:在巩固“小周天”的基础上,通过日复一日的松静练习,让内气自然充足,自然流转,最终水到渠成,瓜熟蒂落。<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打通“大周天”有何反应?</font></b></div> 打通“大周天”的体验因人而异,但通常会有以下反应:<br>一是宏观的循环感。内气不再只是在脊柱前后循环,而是开始在四肢、头面等全身各处形成清晰的循环路径,有时会有暖流或电麻感沿经络穿梭。<br>二是身体消失感。入静深时,会感到身体边界消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在虚无中,只剩下空灵的意识。<br>三是八触反应深化。热、麻、胀、重、轻、凉、痒、涩、滑等“八触”反应,会更剧烈或更柔和地出现,尤其是四肢末梢。<br>四是丹田开阖。丹田处会出现自主的呼吸感,这也是胎息的萌芽,仿佛一开一阖,与周身形成呼应。<br>五是身心愉悦。产生难以言表的舒适、宁静和喜悦,身体轻安,精力充沛。<br>六是疾病改善。因为气血贯通了以往不通的地方,不知不觉中,一些旧疾或不适,会被引发并得到修复,这是一个排病反应过程,需平和对待,如果出现强烈不适,应及时就医。<br> 综合上述内容,再来分析前面拳友站桩的感受:拳友站桩时的体验,说明他的任督二脉,即“小周天”初步通畅,内气已经从丹田出发,充沛到能够濡养全身的筋骨皮膜,是气机发动和经络疏通的迹象,是由“小周天”向“大周天”过渡的典型表现,是“大周天”通的前奏和基础,但并不代表“大周天”已通。“大周天”通的标志,是全身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的整体性、循环性贯通,有更宏大和系统的循环感。无论出现何种反应,都应秉持“不贪恋、不恐惧、不追求” 的态度,种种反应只是过程,不是终点,过分贪恋会停滞不前,过分恐惧会加剧紧张,追求特异功能则会走入歧途。</b><br></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图片来源于网络,</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内容来源于读书笔记,</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侵立删!</b></div></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