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薯光”

有你Lin~You

<p class="ql-block">  9月27日,福州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长乐分会场活动,在中国“甘薯之父”陈振龙的故乡——长乐区和平街盛大举行,“薯光”陈振龙番薯文化展同时展出。</p> <p class="ql-block">  活动以“四海长乐 福薯万家”为主题,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更承载着长乐唤醒一段辉煌历史,27日上午,我们来到长乐和平古街,走进“薯光”——陈振龙番薯文化展,让我们穿越时空,先聆听400多年前陈振龙故事……</p> <p class="ql-block">  陈振龙番薯文化展在和平街延寿院展出,通过五大篇章回顾陈振龙引种番薯的历史,重点展示番薯作为第五大粮食作物的地位。 ‌</p><p class="ql-block"> 陈振龙出生于明嘉靖年间,是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今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青桥村人),自幼饱读经书,年未二十即中秀才,后因乡试不第,遂弃科举从商,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p> <p class="ql-block">  赴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期间,他发现当地一种植物甘薯,根大易种植、可生熟食用,想到家乡地少山多、常遭饥荒,决心引种。当时吕宋岛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甘薯也是由西班牙人带到当地种植的,管控十分严格,还有海关层层盘查。陈振龙尝试二次带薯块出关失败而受罚,还险些面临牢狱之灾。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50岁的陈振龙又购买了八尺薯藤,秘密装在竹筒之中,用绳子系于船舷浮在海水上。西班牙人例行检查后,没有发现可疑之处遂放行。陈振龙带着这根“救命藤蔓”,经过七昼夜的航行后,顺利回到福州。</p> <p class="ql-block">  陈振龙、陈经伦父子二人首先在福州南台、长乐试种成功,当年福建大旱,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呈禀推广甘薯,金学曾下令全省推广,缓解了闽中饥荒。因甘薯来自外番,故称“番薯”。</p><p class="ql-block"> 陈振龙一家七代持续近200年推广种植番薯,将番薯传种到全国各地,番薯得以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泛推广种植,不少百姓都能吃饱不挨饿。受益于此,中国人口从清初期的7000万猛增至乾隆年间的4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七次人口大增长。</p> <p class="ql-block">  步入古色古香的和平街,尽情感受以番薯为主题的丰收乐园……</p> <p class="ql-block">  27日的丰收节活动现场,市民游客们穿梭于主舞台、丰收集市与趣味互动区,用眼睛看、用嘴巴尝、用手机拍,全方位感受了一场沉浸式丰收狂欢,主场现场不仅有科技感爆棚的机器狗舞狮表演,还有农趣脱口秀环节,主持人用幽默段子揭开智能灌溉、薯苗抗病技术的神秘面纱。农民代表董锋渠展示抗病高产薯苗,杨卫安分享生态种植心得,引得掌声不断。</p> <p class="ql-block">  “主粮自由市场”丰收集市人潮涌动。“长乐饭冰冰”的番薯圆冰饭清凉甜糯,“快乐番薯”的烤肠外脆里嫩,“尚书宴”的汁底番薯王软糯入味……20余个长乐餐饮品牌与文创商家推出“一店一品”特色外摆。从地瓜酥、紫薯包到番薯仔玩偶、振龙金酿,舌尖与匠心碰撞、传统与潮流交融。</p> <p class="ql-block">  番薯粥、烤地瓜、地瓜烧、番薯糖、番薯丸、番薯粉……400多年吃法进化,从“救济粮”到“潮流味”。</p> <p class="ql-block">  “长乐番薯”文化内涵丰富,承载着陈振龙“爱国爱乡”的赤诚情怀与“敢为人先”的开拓胆识,也彰显着其子孙六代投身番薯种植与推广的坚韧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长乐鹤上镇青桥村陈振龙故居已完成修缮布展。(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在丰收季节,来长乐吧,尝一口番薯,软糯香甜;听一段故事,穿越四百年的冒险与奉献,感受一种精神,仍在土地里。在生活中,在未来的期盼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