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胡杨情】<br> —— 胡效岚<div><br> 十月,又一个金秋季节,我们不辞辛苦,披星戴月,长途跋涉直奔额济纳,去亲近那植根于心中的胡杨,一睹那秋的斑斓与壮美。 </div><div> 额济纳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神奇的“游移湖”——居延海的日出日落,看海鸟在眼前翩翩起舞,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也可以看浩瀚无垠的大戈壁,大漠落日中的驼影和一川弱水,脑海中跃然跳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曹雪芹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还可以看那震撼人心的“怪树林”,那大棵大棵枯死的胡杨或歪着,或站着,或倒着,用各自独特的姿势和无声的语言诠释着一种顽强和无畏,也成为警示人类的生态纪念碑,它在告诫人类,要想保护人类自己,就必须保护自然;还可以看神秘莫测的西夏黑城遗址,这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上现在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在尘封的历史中,已沉睡了近千年,可西北角的佛塔却依然高耸挺拔,如今昔日的辉煌荣耀,杀戮掠夺,已被黄沙深深掩埋,不由得让人感叹岁月的变迁,百代的兴衰。</div><div>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当然,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满目的金黄,二道桥,四道桥,七道桥,形态各异的胡杨,在不同的角度中,不同的光线下展示出不同的风姿,从怪树林来到这胡杨林,让人顿觉醍醐灌顶,原来,死,它们无愧是壮士,是勇士,而生,亦可如此百媚千娇,风情万种,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形、色、影的完美结合,任何文字在这都显得苍白无力,那豪气,那神韵,那秀色,给人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div><div> 世间万物皆可品,留墨先书此!<br></div> 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着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大漠胡杨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区占地面积1500公顷,集沙漠、弱水、红柳、怪树、胡杨林于一体,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堪称大漠“明珠”。这里胡杨树高大挺拔,苍劲古朴;每至深秋,胡杨秋色美妙绝伦。这里红柳林密集丛生,婀娜妩媚;每年夏季,犹如红色海洋。这里沙丘延绵,驼铃叮当,一派西域风情。这里黑河蜿蜒曲折,弱水三千静观千亩胡杨岛。胡杨神、土尔扈特人家、大漠田园、狄历岛点缀其间,沿河畔构成一幅优美的天然画卷。 第一篇章 弱水胡杨 第二篇章 怪树林 怪树林是一片东西宽南北长的原始森林,由于河水改道,水源不足,大面积的胡杨树枯死。其枯木凄惨怪状,每一个枝干都有难以名状的奇怪姿态,可谓是包容了大千世界、人间地狱的任何一种生灵形态。<br>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千姿百态的胡杨枯木、震撼人心的生命景观、良好的光影条件使怪树林早已成为人文学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寻宝”圣地。传说,怪树林是黑将军及众将士不死的灵魂所在。<br> 《西江月 · 内蒙古 ·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 怪树林》<div> —— 周恩德<br> 难忍生离死别,誓願厮守相亲。</div><div> 仙人指路点迷津,大漠古怪精灵。<br> 惊叹自然神功,敬佩胡杨坚韧。</div><div> 不朽死生转迴轮,磨砺愈见精神。</div> 仙人指路<br> 胡杨 “死而千年不倒”, 这颗胡杨枯死至今1600余年,像一位仙人长期坚守在此,为前来聚会的各路腾格里指路。<br> 生离死别<br> 一面生命枯萎,一面生机蓬勃,阴阳为界,缠绕一处不愿分离,如生命中最坚固、无所谓付出的至亲之情,令人心生敬意。<br> 你也许在为患得患失黯然神伤,但胡杨会激发我们挑战苦难的勇气和战胜命运的力量。<br> 生死相依<div> <br> 两颗胡杨相缠拥抱,无论从高度、树龄以至于树叶稠密都极尽相似,恰似一对缠绵恋人不舍分离,四季变换同荣共败,永不分离。深扎根系,努力的繁衍梦想 <br></div> 残阳如血 第三篇章 大漠胡杨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大漠胡杨》<br> —— 周恩德<br> 萧条大漠湮古道,无限生机赖胡杨。<br> 虬干刚劲抵沙虐,金叶密布抗风狂。<br> 扎根绝地死又生,傲身荒漠雪复霜。<br> 不恋温柔繁华地,铜墙铁壁守边疆。<br> 红柳,又名怪柳。耐寒、耐热,落叶小灌木,叶绿花红,称为胡杨“情侣”。红柳枝叶清香,药用价值高,藏族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民间也广泛流传蒙古民族英雄“红”勇战“旱魔”的传说故事。<br> 第四篇章 水镜胡杨 这里胡杨林立、婀娜多姿,数公里自然水系蜿蜒其间,风静如镜,小桥流水。胡杨与弱水交相凝望,置身其中,犹如画境。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水鏡胡杨》<br> —— 周恩德<br> 也宜荒漠也宜水,不拘何处俱华荣。<br> 新枝随风舞灵蛇,老干向天腾飞龙。<br> 根深大地盘节错,叶密成荫黄透红。<br> 绿波粼粼碎倒影,千姿百态明镜中。 第五篇章 居延海 土尔扈特人现在是蒙古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土尔扈特人,他们是和鄂尔勒克所领牧民的后代,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余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专区和塔城专区,还有的零星居住南疆北疆各地。居延海是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游牧之地,“驼乡”美名享誉中外,风味特产闻名遐迩。<br>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土尔扈特人》<br> —— 周恩德<br> 忆昔东西大牵徙,历尽艰辛与流离。<br> 而今安居又乐业,民族团结更亲密。<br> 土尔扈特人的婚礼 ---迎亲 《漁歌子 · 内蒙古 · 阿拉善盟 · 额济纳旗 · 红柳和居延海》 <div> ——周恩德<br> 红日红柳分外艳,<br> 碧空碧海一线连。<br> 初升日,欲归月,<br> 莽莽大漠望无边。<br></div> 初见胡杨是在黑水河畔的一到八道桥,数十万亩的胡杨曲折绵延,千姿百态。这是一个坚强的树种,生而百年不死,死而百年不倒,倒而百年不朽,如今胡杨已成为一种精神而被人们所膜拜。特别是七道桥的胡杨,成片的胡杨在秋风里婆娑起舞,树树秋声,一片金黄,点缀着蓝天白云,勾勒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漫步其中,流连忘返。<br> 再见胡杨是在金塔胡杨林里,这里湖光倒影,美轮美奂,自是另一番景象。水中树即是地上树,地上桥亦是水中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div> 再见,额济纳!再见,胡杨林!<div> --- 胡效岚</div></div> 又是一年国庆节,每年国庆期间都是额济纳观赏胡杨林的季节。时隔七年翻看老照片,重游额济纳。<div> 本美篇文字由同窗胡效岚提供,是她游览额济纳的亲身感受,读起来让人感慨万千。同时胡效岚还提供了她拍摄额济纳居延海日出的视频和照片。美篇中的诗词由同窗周恩德撰写。巧合的是我和胡效岚、周恩德从小学到中学共度学习时光,直至1968,可谓友谊地久天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