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故事——平乐籍老红军许凤翔的革命故事之(十四)

许建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怀念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明瑞,原名李瑾瑞,号裕生。1896年11月9日出生在广西北流朱砂村。祖父是破落地主,到了他父亲李云东这一辈,家里已清贫如洗。李云东勤奋好学,成为当地的私塾老师,他以“对人要尽责任,为人要做好事”为立身之言,教育李明瑞及四周乡亲们的孩子,在乡邻里有很高的威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俞作柏、俞作豫的祖父,很欣赏李云东正直善良的品格,便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俞庭煌许配给他。俞庭煌是个聪明美丽,知书达理,能言善辩的姑娘。她乐善好施,爱打抱不平,好为人排忧解惑,又因精通医道,常为患者免费拿脉治病而享有盛名。因此,当地人称之为“女居子”、“女律师”、“女医生”。俞庭煌婚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家教严明,儿女们从小就懂事识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明瑞是家中长子,长像酷似母亲,因此母亲给他取了女孩的名字叫“亚妹”。亚妹外表看上去温柔贤静,但骨子里则透着男子汉的刚强侠义之气,在父亲的教育下,李明瑞读了很多古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汉书》《史记》《东周列国志》《岳飞传》等。并从书中那些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身上感受到做人的力量,尤其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对他影响最大,成为他日后效法的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次村上举行赛拳会,有个叫李秀初的拳术高手,在比腕力时赢了所有的对手,正洋洋得意的时候,李明瑞就挺身而出,伸出手来,要和李秀初一比高低。李秀初见是一个小青年出来挑战自己 ,便轻蔑地笑着说:“你还是过几年在来吧!”李明瑞不服气,要求试试在说,结果第一个回合就把李秀初的拳骨压出了一块青瘀,让李秀初在众人面前出尽了洋相。此后,李明瑞又向别人请教拳术,他习武刻苦,悟性很高,进步很快。教过他的师傅都称赞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拳法不仅能自成一体,甚至超过拳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皇朝,,此时李明瑞正在读高小,接受了革命影响。不久,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社会黑暗,腐败依旧,百姓生活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李明瑞恨不能变成当代武松、岳飞,杀向疆场,消灭袁世凯。从此,李明瑞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他除了在校把书读好外,还制订了练武计划,利用课余、假期,四外寻师习武,提高武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湾乡清末武举人李晓楼、李仁山是夜骑射箭能手,也是李明瑞的同宗伯父。在伯父的精心调教下,他很快学会了“夜骑射香”的本领。转而又从武术高手处,练就了双手托举“方石”,舞枪弄棒等各路武艺。这些武艺在北伐战争和红军时期,都发了举足轻重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8年,李明瑞毕业于玉林五属中学。那时他准备到日本留学深造,了解日本维新救国之道,后因家境窘迫而未能如愿。他听从老师和朋友的意见,进了韶关讲武堂,并于1921年考入广东韶关滇军讲武堂分校炮科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俞作柏部,先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入侵中国,割地赔款,订立不平等条约;新旧军阀争地割据,连年混战,广西四分五裂,局势一片混乱。为了重拾山河,李明瑞积极投身到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护国,参加消灭军阀的战斗。在与大小军阀的战斗中,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声威大震。先后在讨伐盘居在平乐、贺县、蒙山一带的军阀沈鸿英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率领俞作柏属下的主力团,打垮了配合东路叛军陈炯明的邓本殷部数倍于我之敌,平定了东路的叛乱,光复了南路东路各城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十万人,编成10个军正式出师北伐。李宗仁任第7军军长,李明瑞担任其第1旅旅长,入湘、鄂、赣、皖对军阀进行讨伐。期间,李明瑞先后参加了,配合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的战斗。接着,又在江西德安、王家铺等战役中,先后出色地击溃孙传芳的主力部队,因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被提升为师长。升职后,李明瑞奉命由徐州回南京,担任前线指挥。在与南京外围敌军交战中,李明瑞镇定自若,亲自上阵使用迫击炮,一举命中栖霞山敌人阵地。他身先士卒,带领将士扑向敌人,与敌人进行刺刀肉搏,致使敌军伤亡惨重,死尸堆积如山。此役俘获敌旅长4人,营团长数十人,士兵几万人,夺取了栖霞山等重要阵地,解了南京之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9年,为了争夺地盘,蒋介石同桂系军阀李宗仁之间爆发了战争。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所辖第7军、第18军、19军,在武汉布防,对蒋作战。李宗仁因第7军军长夏威患重病不起,任命李明瑞为第三路代理司令。李瑞明心里明白,这样打来打去,无非是军阀之间的利益争夺之战,吃亏的还是我们这些“炮盔”。于是3月28日上午,李明瑞对下属军官表明自己消极应对的意见:“我们一到前线,就把部队拉到安全的地方,宣布独立,让他们双方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伺机发起攻击,将他们消灭干净。”得到了绝大多数军官的赞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日下午,李明瑞率5个旅前往黄陂、祁家湾一带驻扎,随即宣告独立,李明瑞突然宣告不参加派系斗争的消息传出,就像霹雳一声惊雷,震动了全军。次日,李明瑞将队伍开到孝感花园,四处张贴打倒军阀的标语和反对李宗仁、白崇禧的布告。在李明瑞的强势压力下,李宗仁布防在长江北岸的第4集团军,南无退路,北无出路,被迫西走宜昌。结果沿途被蒋军追击,狼狈不堪,无力抵抗,终于缴械投降。昔日号称14万人的桂系集团军,瞬间土崩瓦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明瑞为什么在倒桂倒李后,接着又反蒋倒蒋呢。俞作豫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团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俞作豫不满国民党新军阀的倒行逆施,愤然脱离旧军队,先后到上海、广州寻找共产党,同年10月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广州起义。在此之前,李明瑞曾让共产党员姜祖武任自己的秘书,还接纳了鄂西暴动失败后,到他部队的共产党员童桂生,他们经常在一起,对新旧军阀的倒行逆施,表明了自己的抵制和反抗情绪。由此不难看出,李明瑞对共产党人的革命思想,早以扎下了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9年10月1日,俞作柏、李明瑞在南宁召开万人大会,宣布俞作柏任南路军总司令、李明瑞任副总司令,并发出反蒋通电:反对独裁,实行民主,释放政治犯,贯彻“三大政策 ”……通电发出后,广西人民异常振奋,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支持。中共中央从根据地发来电报表示支持。遗憾的是,这次反蒋,因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加上部将吕焕燃、杨腾辉、黄权三个师被蒋介石收买叛变,最终导致失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反蒋失败后,李明瑞没有丧失信心,积极蓄备力量,决心依靠共产党的力量重整部队,再起反蒋之势。他把总部直属各营、省辖警备第3、4、5大队和教导总队统归南宁警备司令指挥,并委任张云逸兼任南宁卫戍司令,把自己手上掌握的所有枪枝弹药,军备物资,库存现金等,全部交由共产党,悉数运往百色、龙州等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年10月中旬,李明瑞和俞作豫率领第五大队去龙州。邓小平、张云逸率第4大队去百色,布置百色起义后即到龙州布置龙州起义,邓小平到达龙州后,即向李明瑞阐述了当前革命斗争的形势,鼓励他联合举办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李明瑞听了非常高兴,受到鼓舞,欣然同意,接受了中共中央任命他为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的决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龙州期间,经过对小平的启发,李明瑞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浅说》等革命书籍。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决心与一切私有观念彻底决裂,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献给革命、献给党。1930年2月,李明瑞如愿以偿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漫长曲折道路的探索,李明瑞终于找到了真理,走上了一条彻底革命,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光明大道。1930年2月1日,在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高举反帝旗帜,发动了著名的龙州起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龙州起义,开创了武装割据的实践模式,丰富了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内涵,为后续井冈山道路提供了区域性借鉴。(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