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9月27日,首师乐东一小的语文教师齐聚云端,积极参与深圳罗湖区第二届课程博览会“AI无止境·明师创未来”主题研修活动,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双主课堂的融合路径,展开了一场富有深度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探索。</p> 一、研修聚焦:三维筑基搭建教学“知识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研修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双主课堂课例研究”为核心,围绕AI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从理论解读、课例展示、互动研讨三个维度系统搭建“知识桥”。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涔瑜、洪嘉两位老师担任主持,分享了六大AI教学研究成果,为参与教师提供了兼具前沿性与实操性的教学新思路。</p> 二、课例纪实:六景铺路呈现语文“新路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天研修围绕六大特色课例展开,覆盖多种语文教学场景,生动展现AI与语文课堂的深度融合:</p> 《AI启智,童诗飞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彩平老师运用“意象生成—韵律优化—情感校准”三步法,借助AI生成童诗初稿,教师则侧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华,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双向赋能。</p> 《双智驱动,全科生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妙灵老师构建AI作文教学闭环,学生习作经AI进行语法纠错与立意分析后,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AI再辅助润色完善,形成“人机协作”的高效写作路径。</p> 《整本书阅读教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邬忠勤老师以《中国神话故事》为例,借助AI生成人物关系图、主题词云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解构文本、把握主旨,让深度阅读变得直观可感。</p> 《跨学科观察单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秀云老师打破学科界限,通过AI生成实验报告模板,引导学生完成“观察日记—实验报告—科普短文”的阶梯式写作,拓展跨学科学习体验。</p> 《职业启蒙课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旭娟老师以“未来职场”为情境,利用AI模拟职业场景文本,引导学生在认知职业的同时进行故事创作,实现职业启蒙与语言表达的双重目标。</p> 《科幻故事写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雯洁老师通过“AI提供素材—师生共筑情节—AI辅助成文”的路径,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有效化解科幻写作中灵感不足的难题。</p> 三、云端研讨:多维碰撞凝练课堂“新思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修过程中,首师乐东一小的语文教师积极开展线上交流,围绕AI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各抒己见,思想碰撞不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们主动以“学习者”身份体验AI工具,并分享实践感悟:有教师建议开展“问题导向型点评课”,提升AI辅助教学的针对性;更多教师关注AI写作教学,认为借助DeepSeek等工具可实现“即时反馈—思维激发—表达优化”的良性循环,使作文指导更为精准高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研讨不仅收获了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更在理念层面达成共识:AI并非要替代教师,而是推动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师”转变。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做AI时代的‘明师’——既明白技术优势,更明晰教育本质。”这不仅是一次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是一次教育思维的革新——当AI技术与语文教育深度融合,改变的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对传统教育生态的重构。</p> 四、未来展望:精准发力助推素养“新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师乐东一小语文团队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持续探索“人机协同”的教学新形态,在技术赋能中坚守教育初心,使AI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力载体,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持续创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黄贞惠</p><p class="ql-block">图片:语文教研组</p><p class="ql-block">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乐东第一小学</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