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园(2)一厦门

红树林

<p class="ql-block">  上午从酒店出发,赶往下一个游览项目一帆船体验。由于穿越的道路太快、太多,难得记。经过火炬路的嘉禾新天地综合体,外墙面挂有厦门科龙眼科、肯德基等商业招牌。</p> <p class="ql-block">  在湖里区花屿路上,看到山东航空厦门分公司的办公大楼。之前经过的高架立交桥下还有一段下沉式隧道,极大减轻地面交通压力。厦门岛也许面积较少,高架、隧道、立交桥特别常见。</p> <p class="ql-block">  进入枋钟路,左边看到一座白色大楼外墙面标注有“高崎机场”及徽号,这就是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所在地。厦门国际机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于1983年10月通航航,明年将迁往翔安新机场。</p> <p class="ql-block">  很快进入湖里区环岛东路的立交桥区域,这座立交桥是连接翔安区厦门新体育中心的跨海大桥(名为翔安大桥),它与环岛东路在此相通,工程于2023年1月建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巴士沿立交桥右拐驶入五缘湾大桥,这是厦门市境内的其中一条过海通道,上跨五缘湾入海口,大桥全长810米,是环岛东路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下了立交沿海岸行驶,环岛路路沿厦门岛东南海岸蜿蜒而建,兼具交通与旅游功能,以其临海见海的设计理念著称。五缘湾大桥右侧是厦门游艇港区,从环岛路匝道右转就可到达。</p> <p class="ql-block">  来到游艇港核心区,见有成片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呈现港城融合格局。据了解,这片区域最初从单一船泊停泊区,逐步拓展成赛事、会展、旅游、培训等多元化业务。</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游艇港由厦门路桥建设集团于2006年投资建设。原来这里是一片烂潮滩,经过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现已发展成为综合性海洋经济示范区。我们看到很多是商业大厦,涉及酒店、城市综合体、办公楼、居住区等。</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是以乘坐帆船出海体验为目的,办理票务后就走进码头区。首先来到游艇港岸,看到码头停泊众多的各式游艇,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沿着港区海面主栈道前行,可欣赏这里五花八门的游艇。据介绍,港区水域面积达150公顷,水质优良,常年风向稳定,被誉为“世界少见的水上运动基地”。港口拥有351个全天候泊位,常年停靠游艇。</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艘体型巨大的游艇,不知道购入价需多少。据有关资料提供,这里的游艇属于私人的占比约40%,主要来自高净值人群及航海爱好者,其余的艇主分属各类组织和企业。</p> <p class="ql-block">  五缘湾码头是国内最成熟的游艇港之一,位于厦门岛东北部五缘湾商业街C区傍。这里依托天然海湾条件,拥有2平方公里开阔水域和常年多风的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  这个游艇港除提供停泊为主外,还提供船艇维修、保养、出海体验及销售服务,并设有水上保税仓库。岸上还提有供青少年游艇驾驾培训、组办赛事等。</p> <p class="ql-block">  过了游艇区就是帆船码头,船的体积比游艇小得多,也简单的多。帆船是利用风力推进的水上交通工具,辅以桨、橹等工具,已有几千年历史。如今的帆船同时配有动力,材料和构造不断改进提高。</p> <p class="ql-block">  看到水面这么美丽的倒影、密布的帆船环境,团友们走进码头打卡拍照。我们虽然住在深圳的海滨城市,但帆船基地规模较小且离市区几十公里,平时难以接触。</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数不胜数的游艇、帆船整齐排列,形成壮观的船舶矩阵,码头景观的确优美。这里被航海爱好者誉为“最美丽的帆船港湾”,不来还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港区四面无山,风向顺畅,设施完善,且四季不结冰,天生就具有优良港湾的质地。而眼前这些“海上不倒翁”龙骨帆船,设计安全平稳,适合家及团体前来体验。</p> <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帘的帆船整齐排列,桅杆林立,这里的景象成为“五缘帆影”的核心景观,形成“千帆竞航”的始发地景象。</p> <p class="ql-block">  站在码头上,可以拍到“帆船+大海+蓝天”的同框画面。而远处靠在码头的帆船,像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士兵帆。</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艘扬起风帆的表面印有“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印上校名也许体现该校在帆船运动领域的校企合作实践和海洋文化传承,也为该校师生提供系统培训。</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团队开始陆续登船了,对于第一次体验帆船出海的团友,肯定充满期待和好奇。每船实行限载人数,且要求均匀分两边座,都在船长指导下。</p> <p class="ql-block">  我乘座的帆船也上船,此刻的心情很兴奋。瞭望港口, 映入眼帘白帆如羽、风平浪静、波光粼粼,这里被航海人士誉为“少见的适应帆船运动的海湾”。</p> <p class="ql-block">  大家穿好救生衣后帆船起动了,缓缓驶离码头。一开始速度并不快,看到海水在船底轻轻涌动,泛起层层白沫,远处的港区逐渐后退。</p> <p class="ql-block">  帆船加速驶离码头,阳光洒在蔚蓝的海面,此刻团友们兴奋不已,纷纷拍照。女士们都做足了防护措施,炽热的阳光在水面会产生的辐射倍增。</p> <p class="ql-block">  岸上建筑物逐渐后退,帆船在风平浪静的湾内航行,要靠动力驱动。此刻港口区帆船与游艇先后穿梭其中,形成动静结合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很快驶近五缘湾大桥,映入眼帘的桥梁由五座圆拱支撑,当地将这五圆拱分别赋予天缘、地缘、日缘、月缘、人缘,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船长已扬起风帆,靠着风力驱动前行,高高竖起的风帆不断变换倾斜角度,船身同时产生摇晃,让团友发出尖叫与欢笑声。</p> <p class="ql-block">  一路欣赏五缘湾内外两种不同视角的海景,过了五缘湾大桥就能眺望到翔安大桥。五缘湾外海这片海域叫“同安湾”,感受不一样的海景风光,感受与海水亲密接触的刺激与快感。</p> <p class="ql-block">  同安湾这里四季有风,水质优良,由于地位置独特,这片海域是厦门市重点规划的海湾管控单元之一,以生态修复和产城融合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  看着湛蓝的海水,吹着海风,什么烦恼都忘记了。抬头远望,一艘艘帆船穿梭在附近海面上,像音符一般跳跃。</p> <p class="ql-block">  远处已隐看到位于翔安区的厦门新体育中心(又称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地处入海口的内湾地带,整个中心于2024年8月1日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营业。</p> <p class="ql-block">  随着渐近,看到三座白色场馆。分别是白鹭体育场、凤凰体育馆、白海豚游泳馆,三大场馆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该中心成为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科技于一体的现代体育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一艘“吉华”号帆船与我们逆向而行,有机会从外观欣赏“一帆风顺”的景况,这句平常的祝福名言在这里得到验证,也说明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  同安湾是厦门市环东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厦门市东北部,连接湖里区和翔安区。此刻远处的翔安城区与海面相映成趣,像一幅美丽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驶近翔安区海域,见附近有多艘帆船“游荡”,这里是“帆船体验”项目行程的终点区,大都由此折返。在此可较清晰看到翔安奥体中心体育场馆,三座场馆共同构成“海上明珠”群像。</p> <p class="ql-block">  洁白、马鞍型的白鹭体育场设计以闽南大厝、海浪、白鹭为灵感,屋顶采用巨拱+屋面钢构。东西长326米,南北跨度350米,是我国首座可实现足球场与田径场自由转换的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转向西南方向,眺望翔安区的海滨风光,临海岸线见有现代化建筑群,与奥体中心建筑群形成了多元化的滨海城市景观体系,也是厦门新兴文体地标处。</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船只也乘风破浪,同向而行。船长会根据风向掌舵,调整风帆角度,确保航线,正是“太海航行靠舵手”。而此时海风轻拂面庞,浪声如摇蓝曲。</p> <p class="ql-block">  在五缘湾乘坐帆船出海,能体验到刺激性和观赏性,欣赏海上风光,感受海风拂面的惬意及海洋运动的乐趣。作为首次尝试既有新鲜感,也有点恐惧感。</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海上,能眺望城市天际线,欣赏沿途蔚蓝海景。在大海之中航行,心情就像这海天一色的大海一样舒畅。此刻置身于碧海蓝天之中,靠着船舷,感受海风,抛却一切烦恼,偷得浮生半日闲。</p> <p class="ql-block">  人生就如同帆船,在海上航行,随时可能遇到风浪,但可以根据风向随时调整方向。从出海航行过程的体验,使我们的人生观得以修正。</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返航时,又见向前的游船,整个海湾区呈现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五缘湾帆船港经过13年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成熟的游艇帆船港之一,成为全国海洋文化产业标杆。</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近1小时的出海航行,帆船从五缘湾外海即将返回港口,整个五缘湾的风光尽收眼底。将又一次穿越五缘湾大桥,从大桥底部穿过,是一种奇妙体验。</p> <p class="ql-block">  这次出海之旅,是一路欢声笑语,一路风光旖旎。借着风帆在广阔无垠的海浪中乘风破浪,实现了人生第一次的帆船体验,在生命的旅途上又增添“第一次”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风平浪静的港湾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成为集环境、居住、文化、产业生态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区,临港这片“碧海银滩”与岸边综合体、高端酒店形成“黄金湾”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  五缘湾是厦门岛上一块集水景、温泉、植被、湿地、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风水宝地。附近还有湿地公园,体育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而游艇帆船港是国内最成熟的游船港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片原为荒芜滩涂,经过当地经过20年的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现已成为旅游新地标。据说还将陆续增建帆船公园,推广、普及帆船运动,打造“像开车一样开船”的休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岸上商业服务区,设有观景平台、餐饮服务区、专业安全保障设施及游客服务中心,未来的五缘湾将是一扇通往各个海滨城市的窗口,是各国、各地区帆船航海爱好者的又一个新家。</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五缘湾帆船港出海体验后,我们将前往位于集美区集美学村参观。从厦门岛前往学村须又一次穿越横跨在高集海峡的集美大桥,这座大桥成为区域经济纽带。</p> <p class="ql-block">  大巴在集美学村旁立交桥驶出后,拐至学村西边的石鼓路。大家下车后以自由选择的方式在学村地区参观。我们从学村前的鳌园路及龙舟湖畔开始游览,只见湖水浅底,中央有座方亭。</p> <p class="ql-block">  沿鳌园路东行,左边是集美村校区,右边是龙舟湖。首先见到的是“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校门,而华侨大学创办于1960年泉州校区,2006年增建厦门集美校区,华文学院是该校的二级学院。</p> <p class="ql-block">  华文学院大门相距不远处,又见“集美华侨补校”门楼。这个学校就是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前身,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3年主持创办的华文教育机构,后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合并组建。</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行左拐嘉庚路,相距不到100米,来到集美中学南门。集美中学是陈嘉庚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公立完全中学,学校最初为私立,1956年转为公立。如今拥有106个班级,为厦大优质生源基地。</p> <p class="ql-block">  校门前有个碑石,上面镌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题字:“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千秋”对联,其含义是作为名校的集美中学,成为万众景仰的教育丰碑,现已成为该校文化精神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回到鳌园路上观赏南面龙舟湖风景,这个湖自由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筑堤围堰形成,面积24万平方米,是集美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以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活动直接相关,每年端午期间,这里会举办大型龙舟赛。</p> <p class="ql-block">  湖畔建有启明、南辉等七座风格各异的亭子,融合闽南和东南亚建筑风格,形成“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特色。该湖是集美学村的核心水城景观之一,周边有亭台水榭、湖畔林荫等自然与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湖泊属于集美中学校园范围,属于人工湖,湖长800米,宽300米。湖周围环绕着具有闽南特色的建筑群,包括琉璃瓦顶楼台、亭榭等景观,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湖畔北边是集美中学校园建筑区,与鳌园路有铁护栏分隔。看见护栏内有组雕像群,群里是以陈嘉庚为核心,象征“倾资兴学”精神,成为集美学村的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雕像群紧邻是南薰楼,这是陈嘉庚生前督建的最后一栋嘉庚建筑,曾经为福建第一高楼。主楼高15层(54米),整体呈“个”字布局,采用花岗岩条石基础,屋顶设中式穹窿顶亭及重檐攒尖亭。</p> <p class="ql-block">  南薰楼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被称为“穿西装、戴斗笠”,兼具闽南特色元素。其风格影响、传承厦门大学校园及厦门市许多建筑。该楼建成后曾长期作集美财经学校教学楼,现主要用于校史馆、嘉庚精神展廊等教育空间。</p> <p class="ql-block">  南薰楼两侧同时建有4、5层各1栋附楼,整体布局呈“丫”字形,形似展翅双翼,与主楼共同形成凌云腾飞的造型。附楼是南薰楼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楼共同构成标志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附楼分别位于主楼两侧,呈不对称布局,通过连廊与主楼连通。附楼延续主楼的嘉庚建筑特色,采用红色清水砖外墙,花岗岩基座,屋顶铺设嘉庚瓦,并保留三曲燕尾脊。</p> <p class="ql-block">  附楼现作为教学、校舍用楼使用,与主楼共同承担集美中学的办学。南薰楼群自1957年建成以来,一直是集美学村的核心景观,见证了陈嘉庚先生兴学育人的理念,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自1990年代起,集美学校委员会对附楼进行加固修复,采用原工艺修复檐口、彩绘等,现仍作为集美中学校舍使用。有机会入住在里面的中学生是多么幸福啊!</p> <p class="ql-block">  南薰楼建筑群坐北朝南,附楼与主楼共同构成“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典范,象征陈嘉庚“教育兴国”理念,影响深远,构成嘉庚建筑遗产。1985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厦门,一下飞机就直奔这里,他赞美集美中学是世界上他所见最美的中学。</p> <p class="ql-block">  过了集美中学校区,转入位于嘉庚路的归来园(陈嘉庚故居地),园区修造花园式景观,这里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出生地和成长环境的重要见证,现属于集美鳌园景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走近园中的一幅石屏前,这里竖立陈家庚的铜像,2.3米高的铜像屹立在“故居”前、归来园后部。石屏面上嵌有毛泽东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八个镏金大字,体现毛泽东及社会对陈嘉庚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  过了石屏,看到这座罗马式风格的二层建筑就是陈嘉庚先生的故居,于1918年建造。楼房融合中西风格,具有闽南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二楼有陈嘉庚先生生存的会客室、餐室、卧室等原貌陈设。</p> <p class="ql-block">  故居是陈嘉庚先生亲自设计,总面积约400平方米,一楼为集美学校校史展室,展示创办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历程。故居前的花园融合园林风格,展现江南园林的精致与闽南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故居后是“归来堂”,是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1962年)落成的闽南风格建筑。由白石砌墙,屋脊饰以多重飞檐,绿瓦盖顶,融合中西风格。里面有陈嘉庚石雕坐像、生平事迹陈列等。</p> <p class="ql-block">  回到鳌园路,其尽头连着“嘉庚公园”,这是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公园以传统园林布局呈现,包含亭台楼阁、飞檐长廊、小桥流水等元素,展现中西合璧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公园的鳌园区,有一座高耸的集美解放纪念碑,该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的28年奋斗历程),采用花岗岩材质,建成于1952年。纪念碑由陈嘉庚主持筹建持,碑身镌刻毛泽东手书“集美解放纪念碑”汤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园区附近还有一座“陈嘉庚纪念馆”,建成于2008年10月。这是为纪念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而建的社会历史类名人纪念馆,集文物收藏、展览教育、学术研究一体,免费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来到位于石鼓路与银江路交汇处的集美学村入口牌楼前,这里是集美学村大门标志性入口,是学村各院校的公共入口。学村是由陈嘉庚于1913年倾资创办,始于“集美小学”、华侨补校,发展至今包含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等教育机构。</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入住的灵玲酒店后面有个九天湖,利用清早的时间我绕到湖边去观光。漫步在湖岸栈道,看到湖面生态浮岛绿植茂盛,仿佛是小岛的生长的植物。四周是中航城、马戏城公共建筑,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  九天湖位于集美新城的核心水域,是当地经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而形成的内湾湖。当局沿湖边修造了木栈道及观景台,成为当地市民休闲、锻炼、观光、纳凉打卡的热门地。</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将告别灵玲酒店,将前往厦门岛的环岛南路。在杏锦路边看到标注有“厦门地铁”大楼,这座地铁大厦是集美区重要交通枢纽建筑,周边覆盖地铁1号线、4号线及多条公交路线。</p>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穿越集美大桥,今天有机会拍摄到连接集安路进出集美半岛的大型高架立交。这个立交桥数不清有多少层、多少条车道、多少个湾,且与杏林公铁大桥绞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  过了集美大桥,随即驶入环岛路,环岛路东北段是厦门岛新发展区,沿途看到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分布商业办公、制造产业、居民住宅、教育医疗等,成为新的城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  驶入环岛东路,途中瞬眼看到“厦金大桥项目”现场标志。厦金大桥连接厦门本岛与金门岛的跨海通道工程,2024年1月全线开工,主线全长17.3公里,终点接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据介绍,若厦金大桥建成后,中国大陆的水、电、气将随桥体挂管实现“三通”。</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在厦门行程最后一个景区:“一国两制沙滩”,沙滩位于思明区环岛南路(环岛路中段)北侧,以“一国两制 统一中国”巨型标语牌闻名。我们在标语牌前路边下车,穿过环岛路便是海岸区。</p> <p class="ql-block">  站在环岛路上,可完整看到高耸的“一国两制 统一中国”红色标语牌,如同守护者般屹立于蔚蓝天际线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像是祖国大家庭坚定信念的一次庄严宣告。</p> <p class="ql-block">  环视标语牌周边环境,标语牌地处环岛路旅游观光带核心段,面向台湾海峡,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背靠广播山,构成具有历史关联的涉台。文化景观。而沙滩与滨海步道则构成休闲空间。</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地域名字叫黄厝社区(村),通常被称为黄厝海滩。这个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且独特。融合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与现代文旅,是厦门海滨旅游的重要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往海岸方向望去,隐约看到许多游客站在岸边上观光。处在那里南看是黄厝沙滩及台湾海峡,向北看是环岛路及“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标语牌。</p> <p class="ql-block">  穿过环岛路后,我们沿岸区观光道漫步。映入眼帘是沙滩和大海,沙滩属于黄厝海滩组成部分,海岸线长4.2公里。岸区属于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年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p> <p class="ql-block">  往西前行看到一个《回归手》雕塑,也称“大手握小手”。其主题为“传承与守护”,通过大手握小手的形态,象征骨肉亲情和期盼统一的情感。也寓意三代人传承与守护的信念,象征着对骨肉同胞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平缓的沙滩,这里就是黄厝海边,沙滩规模还算大,南北延伸约2公里,宽度约70米(随潮汐变化)。沙质细腻柔软,阳光下呈金黄色。</p> <p class="ql-block">  远眺海峡,隐约看到金门岛,这里曾为两岸对峙前沿,现因标语与旅游活动促进和平交流。沙滩将自然风光与政治符号巧妙结合,既是休闲胜地,也是观察两岸关系的特殊窗口,也成为网红拍照地。</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气不是很理想,大部分时间处于灰朦状态,游客也不多。据说这个沙滩时希举办沙滩排球、足球等赛事,融合运动与爱国教育。</p> <p class="ql-block">  往北看台湾海峡一望无际,海浪轻轻拍岸。这里处于台湾海峡中段,是连接东海与南海的重要水域。厦门东南部海域属于该海峡西岸的一部分,又与鼓浪屿等岛屿构成厦门湾区域。</p> <p class="ql-block">  随着拍摄角度的转换,稍为较清晰看到金门岛(小金门)。据介绍,小金门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19公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金门诸岛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战略角色。</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观光期间,见到货船穿梭在海面。金门岛雄踞于台湾海峡西侧,控制着重要的航道,如同海上咽喉要道,是连接大陆与台湾、通向远洋的关键节点,其战略位置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从有关地图可知,金门岛主要由大金门岛与小金门岛组成,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固若金汤、雄镇海门”的险要地势,成为闽南地区的天然屏障,牢牢扼守着厦港咽喉。</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沙滩北行,看到近岸停泊着一艘小艇,上面插着旗帜,不知是否属于救生或是观光、水上运动之用。据说黄厝沙滩景区沿岸可提供皮划艇、摩托艇、帆板等水上项目。</p> <p class="ql-block">  见沙滩前方有一座红色航标灯(桩),它属于厦门港航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引导船舶安全航行,发挥导航作用,也是厦金航线标志性助航设施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走近观看,其红色灯光设计符合国际航标标准,采用固定设置,这个航标设施也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见证。另塔身上标注“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说明这片海域是文昌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航标旁有座钢架竖立“溺亡事故易发”警告标语,说明此处沙滩及礁石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据说以往这里常有游客下海游泳或站在湿滑礁石上拍照而受伤,而被当局列为危险水域。</p> <p class="ql-block">  在沙滩北部岸区,矗立一座金身黑脸妈祖雕像,延续了闽南地区对妈祖信仰的重视。雕像面向金门,与沙滩景区共同构成“山海佛韵”的独特画面,让人感受宗教艺术与自然风光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把镜头拉近些,虽然有点朦,但也知道个大概。小金门与厦门岛隔海相望,据介绍黄厝沙滩与小金门的直线距离为4.6公里,与所属海域最近处仅1800米,天气良好时,可以清晰直接眺望。</p> <p class="ql-block">  黄厝沙滩是远眺小金门的绝佳观景点,据说当朝阳从海平面升起时,日出与金门同框,光线穿透薄雾,金门岛若隐若现,被摄影爱好者称为“金色海峡”。</p> <p class="ql-block">  在厦金之间有个槟榔岛,面积约1.2平方公里,该小岛目前处于自然状态,属于金门县海域的无人岛。据介绍思明区政协委员曾建议,厦门与金门合作开发该岛旅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  此刻天气相对晴朗些,无遮挡的平缓海面可清晰观测到小金门岛的轮廓,岛上的山峦、植被与民居建筑隐约可见,这是最清晰的效果了。</p> <p class="ql-block">  有团友在群里提供过往所拍照片,在对面的金门大担岛石壁上,同样镌刻着八个醒目的汉字:“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据史料记载,这组标语出自早年国民党的政治主张,与厦门这边遥相呼应,都指向一个共同愿望一一民族团结。</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建筑与海平线形成海景交融的独特景观,构成了一幅“咫尺天涯”的独特画卷。我用的是普通手机,若使用长焦镜头捕捉,岛上细节及风光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从版图上看,金门岛离厦门才2公里,而离台湾本岛约140公里,金门岛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厦门岛155平方公里,都窝在福建东南沿海,地理位置近得像邻居,可历史这只“无形的手,硬是把它们推上两条截然不同的路。</p> <p class="ql-block"> 回到环岛路上到,继续凝望竖“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牌,心情沉重。作为1999年建设环岛路的配套工程,这个景区近年随着游客量与日俱增,政府部门进行了绿化景观提升,也凸现国家统一政策。</p> <p class="ql-block">  标语牌位于黄厝海边,正好面向金门岛方向。其醒目的中国红字体和坚固结构(历经台风而不倒)成为两岸地理与政治关系的直观象征,承载着两岸统一的历史愿景。</p> <p class="ql-block">  该标语牌于1987年设立,旨在向金门同胞传达祖国和平统一的意愿。1984年,邓小平系统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后,厦门作为对台前沿,选择在环岛路这一与金门隔海相望的地点,树立标志牌,与金门岛上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形成历史性呼应。</p> <p class="ql-block">  结束在一国两制沙滩景区游览后,我们沿环岛路西行。40多公里长的环岛路,串起厦门岛东部、南部海岸线,兼具交通与旅游功能。道路设计以“临海建海”为理念,形成集山海景观、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滨海画廊,环岛路还是国际马拉松主赛道。</p> <p class="ql-block">  环岛南路依山傍海而建,串联起曾厝垵、黄厝、前埔等区域,沿线分布亚热带植被、沙滩、度假酒店及海滨作品,形成一条“景在路上、路中景中”的滨海绿色长廊。</p> <p class="ql-block">  巴士驶进厦门大学前的演武高架立交桥,该桥横跨厦门南侧海域,北端靠近厦门大学。该桥作为环岛路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厦门“临海建海”的建设理念,将交通功能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在高架桥上,透过车窗看到厦门大学校园。这里是厦门大学白城校区,位于环岛道南路,紧邻白城沙滩和胡里山炮台,具有丰富的历史与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厦门大学前的白城沙滩,位于环岛南路一片天然休闲海滩,紧邻厦门大学东部白城校门,具体位置在演武大桥与胡里山炮台之间,形成一条优美的海岸线,成为厦大师生休闲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从高架桥上看到的这片海名为厦大白城海域,广义属于东海区域。这里是厦门重要的海滨休闲区域,也是厦门港的延伸部分,具有重要的航运和生态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拐弯处隐约看到郑成功塑像,雕像矗立在鼓浪屿东南部临海的覆鼎岩,三面临海。雕像设计为披甲按剑的站立姿态,面向台湾海峡,象征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是两岸渊源。</p> <p class="ql-block">  转入思明区站南路近厦门站,左侧有间“厦门市金榜小学”,学校地处厦门站南广场南侧,金榜公园东侧,东坪山北麓。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新颖。</p> <p class="ql-block">  小学斜对面便是厦门站南广场进站口,我们就在广场边下车,告别司机和导游后,大家迈步走向入口处。在广场上看到厦门站南立面采用双曲线结构波浪形屋面,融合闽南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p> <p class="ql-block">  办理安检后,上到二楼候车大厅。站在中庭边上眺望南入口区域,一切尽收眼底。通透、明快的巨幅玻璃立面,可清晰看到南广场及翠绿的东坪山体。</p> <p class="ql-block">  厦门之旅的游览行程至此结束了,就等待踏入回深的高铁。从地图上回顾我们行程的路线,厦门岛内外的主要景区都跑遍,虽然厦门市区面积不大,但这个美丽的海上花园城市令人留下美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候车厅,所见乘客不是很多,显得大厅阔落、有序。总面积虽然不算很大,但设施和功能一一俱全,候车区域采用玻璃幕墙和穹顶半透光膜装饰,摆放众多坐椅,拥有宁静舒适的候车环境。</p> <p class="ql-block">  所乘班列时间到了,走进站台寻找车厢,即将告别厦门。厦门,无论在特殊的地理位置或国家战略都充满历史机遇,这个全国最小面积的副省级城市,正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再见一厦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