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体”之我见

艺情剑484l6860@美篇之家北京群

<p class="ql-block">  得体这个词并不陌生,顾名思义就是做事情靠谱嘛,行为举止得当。没什么深奥的意思,但做起来就很不容易了。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做了许多不得体的事儿,现在想来也令人汗颜。</p> <p class="ql-block">  妻子姑姑家有宴邀请了,可是自己硬是以借口不认识,不想去就武断拒绝了,刚调离教师岗位的自己,跟领导一起下乡考察,领导还没上车,自己首先钻车上了,接待客人和领导的时候。自己的领导还在后边,我这个无名的小率便强上前和客人们握手了,饭桌上,谁也不动筷子,咱先来口安慰一下垂涎欲滴的馋嘴…如此种种,没羞没臊的事多了去了。</p> <p class="ql-block">  老来思过。参省乎已,哑然失笑,惭愧不已。小的不得体,丢人现眼,大的不得体后果很严重,怪不得戏曲中老唱那一句“悔不该当初…”什么的。是啊。不得体的行为举止,常常造成不和诣,不愉快的场面,反之说得体的举动,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誉。所以说,一个人一件事都要做到得体自然,这样才能体现生活的美好。一副图要鹿鹤同松,暗合六合通顺,一帧照片,搂肩搭背的哥们。挽臂扶腰的姐妹和情侣。怀抱抚头的老少儿孙,挑水浇园的可能就是夫妻。这一幅幅心愿愿景也是千百年来先辈畄下的和谐美好的幸福图画。得体,和谐。</p> <p class="ql-block">  当然,有人也许为了张扬个性,特立独行,于是,悖于时势,做出了一些个有悖常理的乖诞行为。另当别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可以原谅。但不懂装懂,冒冒失失的行为举止就会造成不好的效果。历史上重耳公子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随行人髙兴地说好兆头,这是托付给你江山的意思。庄子鼓盆的故事,是说庄子洒脱豁达的思想。当今社会好多,现象就很奇怪了,老实成了没出息的代名词,善良成了被人欺负的对象。大脚搭在饭桌上子上,是张扬自信的派头,光看手机,爹娘的话也充耳不闻,是什么德行!这些怪诞行为是怎么来的?总不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吧,爹妈也没教啊!</p> <p class="ql-block">  细细想来,得体与不得体的行为,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知,为不当为;另一种知不可为,而专为之。前者足戒,后者足惩。因为不知道,事后知悔犹可教,而后者明知故犯,且肆宠而骄,不可恕也。得体的举动,人人慎之,尤为重要。我们不希望迎合,但需要适应社会规范。一个人看到一个孩子很可爱优秀,说这孩子有出息,锦绣前程,未来可期。另一人却说这孩子,到老来一定会死。前边的人说话得体,说出来的话,皆大欢喜。后边那个人说的是实话,看似说出了实说,但扫人兴致,不合时宜。这就是不得体。</p><p class="ql-block"> 至于国难当头,百废待兴之时,荚雄四起,以身殉国者亦另当别论,林则徐虎门销烟一扫陋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乱世求治之举,“不得体”之得大体者,莫之比也。</p> <p class="ql-block">  所以说 得体二字说起容易做起来难。一个人要想得体的做好每一件事是很难的。由于年令场合身份等原因的不同,要做好每一件事是很困难的。但是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何时何地都必须做出自己得体的行为,这样才能让大家自然和诣地相处,太平之时,说太平之言,“温、良、恭、俭、让”是做人的美德,取、与、舍、得、弃是每个人的权利,笃定的尊守美德,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权利是一种得体的表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要问自然谁最得体,美丽的象西湖一样,怎么看怎么好看,人美得象西子一样,浓妆好,淡抹也好,无论如何都不影响她的美。这就是得体,黄山是一方名胜,谁都知道那里有一颗迎客松,所以成为了客店饭店的标志。巫山也是一方名胜,最出名的是那里的云,和沧海的水一样,与名诗“曾经沧海海难为水,除巫山不是云”相得益彰。一个人如果干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让爱听,切合时宜,就像西子一样,美丽好看,赏心悦目。反之褒姒裂帛,东施效颦,不是丑态百出,就是祸国殃民。大家看过好像垂帘听政类的电影里有人骂“巴夏礼,我剥了你的皮!”此一声看似英雄壮举,招致八国联军欺凌民族的恶果。外交之事,暂不深论,一句不合时宜,殇莫大矣!</p><p class="ql-block"> 闪聊于此,与诸君共勉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