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法布尔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美术家一样观察,像文学家一样去感受和表达。</p> <p class="ql-block"> 本次阅读推进课:一是借助挑战互动解决常见的阅读阻碍,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二是引导学生阅读中可以有意识的关注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语言,以及深刻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昆虫记》中的生字会比较多,最难的【蜣】和【螽】两个生字李佳彤、王逸辰分别回答了上来,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在之前调查中,阻碍阅读的问题有很大程度上是生字的积累识记,用自己查字典的经历鼓励,耐心地翻翻字典,或者选择带有拼音的书目。</p> <p class="ql-block"> 今天认识三个昆虫:狼蛛、条纹蜘蛛、蟹蛛,留意到有些孩子们阅读时会关注插图、不懂的地方会有意识查资料,这一点值得表扬! 作者对昆虫外形的描写,源于细致的观察,借助阅读片段,孩子们分享从《蝉》中【蝉在细细的树枝上用头部的刺扎了三四十个小孔,在里面产下三四百个卵】,以及体会文段中的【时间词】,感受法布尔的耐心、严谨、坚持、热爱。</p> <p class="ql-block"> 通过找文段中的修辞手法,感受螳螂和蝗虫争斗的“拳打脚踢”,狼蛛捕捉猎物的凶狠,以及蚂蚁在隧蜂面前的扫兴而归,朗读体会法布尔语言表达的生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配乐表演以及配乐感受昆虫身上的品质,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时,可以把自己化身昆虫,关注动作,尝试做一做,也能感受昆虫世界有趣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 阅读从“微习惯”开始,弱化阅读的功利目的,《昆虫记》不一定是感兴趣的书籍,但是里面的内容未必不想去了解一二。引导关注其他科普类的书籍,借助书籍目录具有逻辑性、吸引力、选择性的特点先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板块。</p><p class="ql-block"> 《昆虫记》的共读结束,接下来还需要自己多去阅读,多去书中发现更多惊喜。假期将至,多到图书馆走一走,选择一本喜欢的书送给自己吧。</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