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金井 • 围头村

叶明耀

<p class="ql-block">围头村,位于福建晋江金井镇。造物与历史,共同成就了它“海峡第一村”的名号。</p><p class="ql-block">围头的美,是自然的恩赐。绵延的金色沙滩。嶙峋的海蚀礁石,海天一色,配上涛声阵阵,渔火点点让人神清气爽,沉疴尽去。</p> <p class="ql-block">除却天赐之美,围头村自古以来更是经济、军事的要地。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以“南北洋舟往来必泊之地”而闻名,宋元时期,围头古港更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四大出海口之一。如果你来到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古渡码头,一定会为那来往的船舶驻足,千年来,这里海事繁忙,从未止歇?</p> <p class="ql-block">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海港地位,使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了防御海寇。南宋太守在这里设立宝盖寨,明洪武江夏候周德兴修建围头司城:明未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曾屯兵于此,施琅大将军也在妈祖澳操练水师。至今永平古城广场还屹立着一尊雕像,纪念英年牺牲的万军主帅。</p> <p class="ql-block">围头因战而名,而那场出名的战争,却来自一场世纪分离: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围头是祖国大陆离金门最近的地方,它与大金门岛,相距仅5.2海里。于是,它成为炮战的最前沿阵地。无数炮弹曾在它的上空飞过,其中50000多枚落在这个小村里,使它变得面目全非。如今,我们在毓秀楼、壁山楼、达屋楼、一号防炮洞等炮战遗址,还能看到战争的份痕。</p> <p class="ql-block">炮声持续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坚冰开始解冻。围头又一次走在了前沿。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被辟为两岸小额贸易试点,1992年,大陆第一位台湾新娘出嫁。</p><p class="ql-block">昔日的“海峡炮战第一村”成为了“两岸交流先行村”。曾经炮与炮的对话,如今化作心与心的交融。穿过月亮湾的海雾,我们仿佛看见对面的金门岛,渐行渐近。</p> <p class="ql-block">毓秀楼炮战见证点</p> <p class="ql-block">立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当年炮战遗留的弹孔</p> <p class="ql-block">围头战地文化渔村</p> <p class="ql-block">安业民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安业民英烈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