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人”印象

立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昵称:立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8006309</p> <p class="ql-block">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展出的“希腊人”主题展览,通过文物与叙事串联起古希腊从文明发轫到影响深远的漫长历程,<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脉络可清晰划分为六个时代,</span>展现希腊人在不同阶段的文明特质与精神印记。</p> <p class="ql-block">一、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800年-前3200年)这是希腊文明的曙光时期,人类从游牧走向定居,开启农业与畜牧业的定居生活。</p> <p class="ql-block">  《罐》公元前5800一前5300年,陶,出土自弗西奧蒂斯州的利亚诺克拉季,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这件罐可能是飲食用器,适合盛放一人份的食物。器物表面的双色刮擦纹饰,需要在器物尚未烘干时,用刮片刮掉外层,然后再将器物烧制成红黄双色的外观,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成熟的制作工艺。</p> <p class="ql-block">  《女人像》公元前5300一前4800年,发现于伊纳的阿溶內斯山谷地表,灰白软石,希腊国凉考古博物馆藏。这件雕像描绘了一个站立的女性,鼻子形似鸟赌,双臂交叉在胸前,属于希腊大陆新石器时代流行的自然主义雕像。这类小型雕像因其便于携带,推测常用于与生育和女神崇拜仪式有关的场合。</p> <p class="ql-block">  《护身符》公元前4800一前3200年,深绿色滑石,出土于色萨利大区的季米尼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这是一块经过抛光处理的深绿色滑石块,形似一个蜷缩起来的人,或者子宫里的胎儿。石块边缘的V形切口和五条刻痕,勾勒出弯曲的胶体。推測可能用于葬礼习俗,也可能用于祈求顺利分娩。护身符上打了两个洞,可作吊坠使用。</p> <p class="ql-block">二、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200年-前1100年)青铜技术的普及推动文明飞跃,形成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核心的“爱琴文明”,是欧洲最早的高度发达文明。</p> <p class="ql-block">  阿伽门农与金面具。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希體南部的伯罗奔尼激半岛上,迈锡尼人开始崛起。他们是(荷马史诗)里阿伽门农事鎮的英勇战士,也是大里的商人和杰出的工程师。在迈關尼人建造的宫殿里,因王在处理国凉事务,系司在主将宗教仪式,陶工、金匠和香水师在作坊中劳作,而书更正使用欧洲最早的书写系统—线形文字B,在泥板上记录行改和税收明细。</p> <p class="ql-block">  《扬臂女神陶像》。约公元前1250一前1150年出士于克里特岛的加齐,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藏。女神头部所戴王冠装饰特,由三条分叉条纹、两个舌形元素以及一只鸟构成,可能是一种象征符号。推测神像头部的开口可以用来放置头冠或鲜花。王冠上装饰符号的变化,对应着不同的女神形象。此类型雕像普遍被认为是自然女神,或者是女祭司遗留在神圣场所的纪念标志。雕像所展现的扬臂姿态,可能与女祭司在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动作相呼应。另外,从雕像外表遗留的痕迹可以看出,神像原先应该是通体上色的。</p> <p class="ql-block">  米诺斯人的艺术:①卡马雷西风格双耳瓶。②卡马雷西风格陶盘。③卡马雷西风格陶繩。</p> <p class="ql-block">  基克拉泽斯岛民。基克拉泽斯这个名字可能来自古希腊语“圆围”,古希腊人用这个词指代环绕着提洛岛(阿波罗出生地)的一串群岛。基克拉泽斯位于爱琴海中部,紧邻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考古证据表明岛上居民很早便与周边地区往来,这意味着航海在爱琴海早已存在。岛民们还特别擅长制作一种大理石人物雕像。这些雕像具有独特的抽象主义风格,甚至成为20世纪艺术家的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屈臂女人像》</span>公元前2800一前2300年,白色大理石,出土自阿莫尔戈斯岛和纳克索斯岛,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双手交叉于胸前,是基克拉泽斯文明早期人物雕像最常见的造型。</p><p class="ql-block"> 《小提琴形女人像》公元前3200一前2800年,这类雕像因形似小提琴而得名,是基克拉泽斯文明早期特有的器物类型。长棒状的突出部分表示头部和颈部,人物双臂收于胸下,两侧宽的凹槽代表腰部,底部刻画有三角形耻骨。推测当时的人们可能携带这类雕像参加各类祭祀仪式。</p> <p class="ql-block">  三、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100年-前800年)迈锡尼文明崩溃后,希腊进入“黑暗时代”,因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叙事载体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荷马与〈荷马史诗〉:荷马,是古希腊最伟大的诗人,相传由他创作的《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乃至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被誉为西方文学的起点。然而,《荷马史诗》的重要性绝不仅在文学层面,它几乎影响了古希腊文明的每一个领域。几个世纪以来,古希腊人自幼便吟通《荷马史诗),以史诗中那些为荣誉而战的英雄为榜样,培养自己的勇气、智慧与品格。</p> <p class="ql-block">  荷马头像,公元2世纪中期,希腊国家考古傅物馆藏。荷马被尊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史诗诗人,然而关于他的生活和性格,我们所知甚少。他的出身、家世及其所处的时代一直以来众说纷云:至少有7个城市声称是他的出生地。公元前8世纪来或公元前7世纪初,荷马创作了《荷马史诗》(包含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不过更多人相信《荷马史诗》是一代代游吟诗人集体口头创作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赫西俄德与《神谐》。希腊神话并非从一开始就如今天这般谱系分明,它原本也是多地区、多民族神话的融合体。以荷马与赫西俄德为代表的游吟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消除了混乱,为希腊众神确立了谱系。公元前8世纪,赫西俄德创作了长诗《神谱》,用希腊社会里一个重要的组织结构—家族谱系,来编列众神,向世人呈现出一个系统化了的希腊神话。</p> <p class="ql-block">观赏荷马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四、古风时代(约公元前800年-前480年)希腊文明“复兴”并走向成熟,城邦(Polis)制度确立,成为文明的核心载体。</p> <p class="ql-block">  库罗斯(男性立像)约公元前500年,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库罗斯是一种年轻男性的裸体雕像,通常为站姿,一只脚向前,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它一般作为蔡品被放在祭坛上,献给年轻人的守护神阿波罗,有的也被放在坟墓里。关于库罗斯的观点众多,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它体现了古风时代男性的理想,即无论是作为普通公民还是贵族,男性都要旅行自己的取责,成为一名具有高尚品格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科菜(女性立像)公元前520-510年,雅典卫城博物馆藏。科菜(女性烹像)与裸体的库罗斯(男性立像)截然粗反、身着美丽的服装。配戴着华丽的珠宝。科莱通常作为祭品献给祭坛,或者作力墓标放在年轻女子的墓前,有观点认为、科菜最初描绘的是一位女神。</p> <p class="ql-block">诸神诞生</p> <p class="ql-block">  赫耳墨斯头像。在古希腊神话中,赫耳墨斯司职众多,是商业、旅者、小偷和畜牧之神,同时也是众神的使者。他的形象代表着沟通、交流、守护与幸运 。</p> <p class="ql-block">  宙斯雕像。公元前480一前470年,这尊雕像塑造了宙斯的形象,他迈步向前,左臂前伸,右手持雷电。宙斯以雷电为武器,维护着世间的秩序与平衡,雷电元素象征着他的存在与权威。</p> <p class="ql-block">  ⑥阿佛洛狄特雕像。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这尊雕像表现的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特双手握着一片织物,将其在膝上展开,其身后环绕着贝壳。</p><p class="ql-block"> ⑦熟睡的厄洛斯雕像。公元前4世纪,这尊雕像塑造了一个年幼的、熟睡中的爱神厄洛斯的形象。厄洛斯的头发束起好似一团焰火,翅膀上施以蓝色,左腿和身体前部着有黑色,其余大部均绘以白色。</p> <p class="ql-block">  厄洛斯雕像。公元前3世纪一前2世纪,这尊雕像表现的是爱神厄洛斯倚靠在赫耳墨斯石柱旁,厄洛斯左侧的部分翅膀及其双手缺失。</p> <p class="ql-block"> 奥林匹亚的运动员。(竞赛/竞技),这个古希腊语词汇体现了希腊精神的一种基本理念。公元前776年,在希腊西南部的奥林匹亚,运动员们摩拳擦掌等待着比赛开始。古代奥运会从那一年起,每四年举办一次,延续了一千多年。最初的比赛项目是赛跑,之后发展出跳远、掷铁饼、标枪、摔跤、五项全能、拳击和格斗,以及赛马和战车比赛等多个项目。</p> <p class="ql-block">  辛多斯的贵族妇女。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为了便于与当地人进行贸易,特别是交易产自埃切多罗斯河的黄金,埃维亚人在今马其顿辛多斯一带建立了殖民地,积累了巨大财富。考古学家在该区域发现了建造于公元前6世纪的上百座墓葬,出土的随葬品见证了当时辛多斯的繁荣,也反映了当时马其顿的社会等级结构。</p> <p class="ql-block">  五、古典时代(约公元前480年-前323年)希腊文明的黄金时代,政治、艺术、哲学达到巅峰,以雅典与斯巴达的竞争、波斯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为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斯巴达勇士</p> <p class="ql-block">  帕特农神庙西侧八号浮雕带。公元前442年一前438组,帕特农神庙西侧的16块浮雕带刻画了准备参加泛雅典娜节的骑手们。其中8号浮雕带描绘的是一名骑手正拉紧用青铜制成的缰绳、勒住座下狂奔的马。为保持平衡,他的右脚用力抵在一块岩石上,而马拼命反抗,血管喷张。浮雕以其独特的创意构图和精湛的工艺脱颖而出,体现了创作者高超的技艺,推测是著名雕塑家菲狄亚斯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狄俄尼索斯半身像。公元前380一前360年。这件雕像展现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他右手持酒杯,左手持一只蛋。蛋可能象征着生育,也可能代表重生的冥界符号。酒神与醉酒、舞蹈、音乐和戏剧表演关系密切,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常常归功于他。酒神节上,城邦会组织戏剧比赛,参加比赛的诗人必须创作四联剧(包含三部悲剧和一部萨提尔剧)。萨提尔剧在形式上与悲剧有相似点,但内容轻松诙谐,缓解了观众因观看悲剧而产生的沉重情绪。</p> <p class="ql-block">  图中展示了四件文物,从左到右依次为红绘剧场场景酒坛、喜剧面具石雕、悲剧面具石像、斯芬克斯青铜像。</p> <p class="ql-block">  左边为“训练场景”整碑石雕;右边为持矛者还愿浮雕。</p> <p class="ql-block">  赫拉克勒斯雕像。公元前350年—前325年,希腊图象考古博物馆藏。赫拉克勒斯为宙斯与凡人所生,他在完成十二功业的过程中,展现出超凡的力量与才智,也展示了拳击、摔跤、赛跑等各项技艺,最终成为神。他的雕像竖立在古代体育场等多处地点。这尊雕像中他的头部被狮子皮覆盖,狮子皮以“蘇拉克勒斯结”的形式系在他的胸前。</p> <p class="ql-block">  葬于腓力二世墓的弓匣。公元前350一前340年,弓匣表面的浮雕装饰可分为三个区域。上部与中间区域描绘了战败的士兵和抱着孩子的妇女在祭坛前避难,寻求神灵庇护的场景。下部区域饰有环状图形浮雕以及一位古希腊重装步兵的形象。类似的弓匣在塞西亚统治者的墓葬中也有发现,这一件发现于腓力二世的墓葬,可能是公元前339年腓力二世攻打塞西亚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  腓力二世金骨灰盒(复制品)。公元前350一前336年,此为国王歸力二世墓穴中出士的骨灰盒的复制品。原件是用24K黄金制成的,用于盛款目力二世遗体火化以后的骨灰。复制品为彼金银封质影作。骨灰盒的正面和侧面都装饰有花纹图案,四条器腿的末端星狮爪状。腓力二世的骨灰用紫色布料盛放,一同安葬的还有一件黄金像树叶形花冠。</p> <p class="ql-block">  金花冠。公元前350一前325年,此花冠为桃金娘式金花冠。气味芳香的桃金娘是女神阿芙洛狄特的圣植,象征着生命的恒久不息。在宗教仪式、祭祀活动、社交宴会、竞技运动以及戏剧庆典等庄重场合,人们习惯于佩戴由金、镀金或天然材质制作而成的花冠。在马其顿地区,金花冠被视为尊贵身份的标志,安放在男性和女性的墓葬中,作为他们个人荣耀的一种独特标志。</p> <p class="ql-block">  左边为还愿浮雕;右边为墓碑石雕。</p> <p class="ql-block">  雅典广场。是古希腊城邦公民集会并做出重要决策的开放式空间。在雅典,它就是城邦政治、商业、宗教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机构都位于广场,许多宗教和文化活动也在广场举行。</p> <p class="ql-block">  十部落英雄纪念雕像模型。在公元前508/507年政治家克利斯提尼改革后,全体雅典公民被分到十个新的部落中,十个部落以十位雅典传奇英雄的名字来命名。这组雕像刻面的就是十位传奇英雄,他们是部落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  六、希腊化时代(约公元前323年-前31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前334-前323年)后,希腊文化与东方文明交融,形成“希腊化世界”。</p> <p class="ql-block">  建筑柱式。柱式是古希腊对世界建筑的一大贡献。柱廊是古希腊建筑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不仅用于神庙立面,也同样用于市政建筑,如市场廊厅和议事会厅。希腊人创造了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三种柱式,之后古罗马人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塔司干和复合柱式,由此形成西方古典建筑的五种柱式。</p> <p class="ql-block">  授予阿斯克勒庇奥多洛斯荣誉的法令石碑。公元前323/322年,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消息传到雅典,雅典派出阿斯克勒庇奥多罗斯作为使节与福西亚人谈判,组成希腊联军反抗马其顿。谈判取得成功,雅典人因此授予阿斯克勒庇奥多罗斯以菜誉。这件石碑就是授予其荣誉的纪念碑。浮雕上的人物高度与他们的重要性和地位相关,雅典娜形象最高,阿斯克勒庇奥多罗斯形象最小,正被授予菜誉。后来在拉米亚战役中,以雅典为首的希腊联军被马其顿击败,被迫求和。</p> <p class="ql-block">  神像头像。公元2世纪,从胡须和卷发的特点来看,这尊头像与宙斯的其他头像有相似之处。然而,带胡须的神像很常见,确定其身份并不容易。这种长发、全胡须的头像通常与宙斯、波塞冬、哈迪斯等神祇相关联。这件头像发现于塞萨洛尼基的塞拉皮斯神庙附近,推测可能为塞拉皮斯神。因为在希腊化时代,特别是托勒密王朝,融合了古希腊和古埃及宗教元素的塞拉皮斯神被创造出来,其肖像通常具有宙斯头像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雅典娜头像。公元2世纪,雅典娜是雅典城邦的守护神,雅典以她的名字命名。这尊雕像也是古罗马雕塑家对古希腊雕像的仿制。古罗马对古希腊艺术崇拜有加,定制了许多雕塑和绘画的复制件,其中有许多是我们了解古希腊原作的唯一来源。这件原作推测是古希腊雕塑家菲迪亚斯在公元前5世纪创作的。菲迪亚斯是最伟大的古希腊雕塑家之一,根据文献记载,他负责设计和监督帕特农神庙的装饰雕塑,神庙中用黄金和象牙雕刻成的雅典娜神像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赫耳墨斯(墨丘利)像。公元1世纪中期,这尊雕像的赫耳墨斯形象与我们在展览第三单元看到的颇为不同,具有罗马时期的艺术风格。罗马人在长期接触希腊文化后,逐步吸收了希腊神话体系,将自己原有的神祇与希腊诸神对应融合。赫耳墨斯的特征和神话被罗马人融入在他们原有的神祇墨丘利之中。作为商人和旅行者的守护神,赫耳墨斯(墨丘利)在希腊化时代晚期和罗马帝国时代早期广受欢迎。这尊雕像手中原本可能握有钱袋、节杖或丰饶角,这些都是罗马神墨丘利的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  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聚落,到希腊化时代的跨文明融合,古代希腊的六个时代,是一部“人”的觉醒史——从敬畏自然到探索自身,从神话思维到理性思辨,最终以文化的力量跨越时空,成为人类文明的永恒滋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