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蓬莱阁——山海间的千年仙境

弓长张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位于山东烟台市蓬莱丹崖山巅,既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无数人向往的人间仙境。还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自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始建。</p><p class="ql-block"> 蓬莱阁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传说的发生地,是秦皇汉武跨海寻仙的所在地。这里既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场所,又有山海相拥的独特地理位置,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千年历史沉淀相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故事!它就像个“文化小熔炉”,有八仙的神,道教的仙、佛教的静,又有戚继光的刚、苏东坡的文,连田横山的景都揉在一块儿,每走一步都像翻开不同的故事书。</p><p class="ql-block"> 蓬莱阁景区的正门。(南门)</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景区包括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主阁、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还包括围墙外西侧的田横山,这里可以看到黄渤海的分界线。还有景区内戚继光纪念馆,还包括景区西侧外的登州博物馆,这一切统称为蓬莱阁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片位于蓬莱阁的万民感德碑亭,碑上“万寿无疆”四字是清代登州(蓬莱古称)官吏为颂扬康熙皇帝普免田赋的皇恩而立,现存石碑为1995年重立,是地方官民以感恩名义所刻,以此表达对朝廷免税德政的感念。↓</p> <p class="ql-block">弥陀寺是佛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里面供奉的释迦牟尼。↓</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为北方最大的供奉妈祖的庙宇之一。四进院落,南北朝向,正殿供奉着3米多高的天后金身塑像,天后身边站着四名侍女,东西两侧有八名站官,其中包括四位海龙王,这是蓬莱阁天后宫的独特之处 。</p><p class="ql-block"> “慈荫海宇”。意为妈祖的慈悲庇护遍及天下海洋,体现了天后宫供奉海神妈祖、护佑航海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妈祖(天后)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的戏楼,位于天后宫前院,是为祭祀海神妈祖(天后娘娘)而建,每年正月十六天后宫庙会时,会在此上演俚俗戏剧、歌舞,祈求出海平安、人寿年丰。↓</p> <p class="ql-block">  “显灵”门。通往蓬莱阁主阁的门。↓</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主阁的观景长廊。↓</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主阁观景台上的建筑有灯塔——普照楼。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曾是夜间行船的导航灯塔,也是我国最早建设的灯塔之一。如今虽不再承担导航功能,却成为蓬莱阁古建筑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存在见证了蓬莱作为海上交通要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避风亭。为游客提供了一处可以在山海之间避风观景、感受蓬莱阁独特气象的场所,仿佛是一处可以暂避尘世喧嚣、静观山海变幻的“仙亭”。↓</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主阁,据介绍为双层木结构楼阁,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布局错落有致,红墙灰瓦在山海映衬下极具古韵。倚山靠海,是观海上日出日落、海市蜃楼的极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浴日沐月”,匾额寓意着这里可观赏日出月落的壮丽景象,与蓬莱阁“山海相依、气象万千”的景观特色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主阁外部正在维修,四周都有绿色的围挡,有点遗憾。</p><p class="ql-block"> 主阁内部墙壁上有精美的八仙壁画,描绘着八仙过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铁拐李的法器是铁拐和葫芦。汉钟离的法器是芭蕉扇。 吕洞宾的法器是纯阳剑(也称七星剑)。张果老的法器是渔鼓和纸驴。 何仙姑的法器是荷花。 蓝采和的法器是花篮。韩湘子的法器是洞箫。曹国舅的法器是玉板(也称阴阳板)。他(她)们利用各自的法器过海成仙,被后人成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的“圣阁求仙”建筑。↓</p> <p class="ql-block">  苏公祠的建立。是蓬莱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登州(现蓬莱)知州苏轼而建的。苏轼来到登州为知州只有五天时间,就接到朝廷召令,结束了为期十多年的被贬谪境遇,重新启用回京担任礼部郎中 。就在这五天时间里,他走访基层中发现榷(què)盐政策的弊端,遂向朝廷呈上《乞罢登莱榷盐状》,建议恢复产盐户自由买卖、官府收取盐税的制度,朝廷准奏,该政策从宋朝一直延续到清末 。这一政策使得产盐户、百姓、官府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当地百姓为感谢苏公,自发建祠来纪念他,留下了“五天知州,祭拜千年”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大书法家赵朴初撰写这副楹联的上联是“真临仙阁凌虚地”,下联是“来读苏公海市诗”。描绘了苏公祠所处的蓬莱阁如仙境般凌空的地理位置,下联点明此处有苏轼所作的《海市诗》,邀请人们来此品读。↓</p> <p class="ql-block">  苏轼像的拓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的真迹碑刻,题为《海市诗并引》,位于蓬莱阁的碑刻陈列处。</p><p class="ql-block"> 苏轼来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州时间很短,他一直想见的海市蜃楼没有见到,心有不甘 。于是他前往丹崖西麓的广德王庙拜谒东海龙王,虔诚祈祷 。第二天就是最后一天,他登上蓬莱阁,终于看到沙门岛方向出现了海市蜃楼的景象 。写下了这首《海市诗并引》,成为描写蓬莱景观的经典文献。 </p><p class="ql-block"> 诗的前几句为:</p><p class="ql-block">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p><p class="ql-block">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p><p class="ql-block">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功。</p><p class="ql-block"> 碑刻上画红框的地方有“眉山字样”。(苏轼籍贯四川眉山)。↓</p> <p class="ql-block">  胡仙堂。相传明朝登州府有胡姓人家,儿子热衷采药为百姓治病,其中三儿医术最为高明,能药到病除,被尊称为“胡仙”。后来胡仙潜修仙道,得道成仙,人们为纪念他的功德,修建了胡仙堂。↓</p> <p class="ql-block">  从海上方向看蓬莱阁主阁。↓</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主阁下方与田横山海湾间的“二龙戏珠”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  从东侧看绿色围挡的就是蓬莱阁主阁。↓</p> <p class="ql-block">  从海上拍摄的蓬莱阁主阁区,可以看到它坐落于丹崖山巅,建筑依陡峭崖壁而建,直面沧海,兼具“临崖”的险峻感与“临海”的壮阔感,这里成为感受“人间仙境”山海格局的绝佳点位。↓</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景区的东门。↓</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景区东门外的五孔桥是通往东门的必经之路。五孔桥底下的水道属于蓬莱水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是戚继光时期海防工程的遗存,能连通到他的军事指挥区域。↓</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景区内容太丰富了,只能把田横山与戚继光纪念馆另做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9.6-9.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