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房落成之感想

景天

<p class="ql-block">新厂房终于落成了。这哪里只是一座厂房?这分明是我们二十五年光阴的沉淀,是一场做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梦,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坚实而宏大的躯壳。它静静地立在那里,灰白相间的外墙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泛着些微湿润而柔和的光。14500平方米的体量,对于一家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而言,已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我绕着它缓缓地走,手指划过那平整的、尚带着新筑气息的墙体,脚下是坚实平整的水泥地。建筑是缄默的,可这缄默里,却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同我这亲历了全程的人诉说。</p> <p class="ql-block">我的思绪,便不由得被这崭新的缄默,拽回到了那已然逝去的、更为纷乱的缄默里去——那是我们白手起家的开端。二十五年前,哪里有什么自己的厂房呢?不过是租来的几间旧屋,机器一开,整个屋子都跟着颤抖,夏日的暑气与冬天的寒风,毫无阻隔地灌进来,与颜料、木屑、工人的汗水混杂在一起,那是一种充满生命张力却也窘迫的气味。我们便是在那样的气味里,将一件件手工打造的工艺品,如同燕子衔泥一般,积攒起来,托付给远洋的轮船,驶向海外。那时的梦想,朴素得可怜,不过是盼着能有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不漏雨也不灌风的安稳天地罢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梦想的雪球,便是这样,在岁月的坡道上,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滚动着。后来,我们终于有了第一座自己的老厂房。虽不是很宏伟,但一砖一瓦,都刻着自家的名字,那份踏实感,是租赁来的空间永远无法给予的。我至今还记得搬进去的那天,老师傅们摸着崭新的机器,笑得像个孩子。那厂房,一用就是十几年,它见证了我们如何从蹒跚学步到逐渐稳健,也见证了仙居这个“工艺品之都”最辉煌的年代。那时节,我们这样的厂子如雨后春笋,机器的轰鸣声几乎是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出口的产值能占到全县的半壁江山,这是何等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这荣光,不仅仅是账面上的数字,更是沉甸甸的社会担当。我们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纳着本地的、乃至远方的劳动力。我常常在车间里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他们从青年做到中年,用在这里挣得的钱,盖了房,娶了妻,供孩子上了大学。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从贵州、江西远道而来的务工者,他们带着乡音,也带着对生活的热望,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这厂房,于他们而言,不只是谋生的场所,更是一座桥,连接着故乡与他乡,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未来。这份自豪,远比利润的增长更让我们感到心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而,坡道总有起伏,雪球也难免遇到坎坷与消融。三年前,因为政府高铁新城的规划,我们那承载了无数记忆的老厂房,被划入了拆迁的红线。站在那片即将被推倒的建筑前,心情复杂难言。那里面有我们最好的年华,有奋斗的印记,有不舍,也有对未来的茫然。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除了顺应,别无他法。好在政府给予了移地按置,于是,过去这一年里,便成了另一场更为艰辛的“奋战”。从图纸的设计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我们不仅要弥补老厂房的种种缺陷,更要让这新生的建筑,在消防、环保等方方面面,都符合如今更为严苛的国家标准。这其中的奔波、焦虑、汗水,此刻都凝结成了眼前这座验收达标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可是,大楼落成的喜悦,却并不能完全冲散心头那一片沉重的阴影。这几年来,疫情如一场无休止的寒风,贸易战又如一道无形的壁垒,让我们的前行之路,变得举步维艰。国际市场的订单变得飘忽不定,成本却节节攀升,有时深夜里,想着明日的开销与账上的数字,竟会生出几分窒息般的惶恐。这座崭新的、宏大的厂房,在此时落成,像是一个勇敢的宣言,也像是一场豪赌。它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与智慧去填充它,去激活它,而不能让它仅仅成为一个华丽的空壳。</p> <p class="ql-block">我停下脚步,再次仰起头。阳光已经完全驱散了水汽,将整座大楼照得通亮。那崭新的玻璃窗,像无数只明亮的眼睛,望着我,也望着远方。我忽然想起不知在哪里读过的一句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我们这座新厂房,此刻奏响的,该是怎样的一支曲子呢?它既有创业初期的激昂快板,也有发展壮大的辉煌乐章,中间夹杂着拆迁时的低沉回旋,而如今,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它正预备着一曲沉着而坚韧的足迹。</p><p class="ql-block">是的,坚韧。我按下电动开关,开启沉重的车间大门,里面空荡荡的,还残留着一点水泥和油漆的味道。但这空荡,恰恰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里便会重新响起熟悉而悦耳的机器轰鸣声,重新弥漫起木料、颜料和汗水混合的、那种属于劳动的特有芬芳。那些与我们一同历经风雨的工友们,将回到这里,用他们灵巧的双手,继续创造美,也创造生活。</p> <p class="ql-block">前途或许依然布满荆棘,但只要我们坚持着,让这座崭新的厂房真正地“活”起来,让生产的脉搏重新有力地跳动,那么,希望就永远在,胜利也终将属于那些在艰难中依旧选择站立、选择前行的人。这座大楼,不仅是一座厂房,它是我们二十五年的史诗,也是我们写给未来的一封滚烫的、充满信念的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