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白帝城

<p class="ql-block">美篇号: 39486287</p><p class="ql-block">文: 云</p><p class="ql-block">图: 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如雷贯耳吧?试问有几个人不知道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李白,杜甫,高适……千年来,多少诗篇把这里描述的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夔门一推开,诗从天上来。好有气势,好有魄力。而且这里还是三国刘备托孤的故事发生地。多么有灵气的一个地方啊。</p><p class="ql-block">当游轮在长江上缓缓行驶,还没到夔门的时候,我在行程表上看到下一站就是白帝城的时候,我就已经决定一定要去白帝城看看(因为这是个自费的景点)。不然枉费了我喜欢古诗词的一片苦心。</p><p class="ql-block">我在抖音上搜看了白帝城的视频,先经过一个名字叫做风雨桥的廊桥,风雨桥,多么浪漫且有故事感的名字。而且我总觉得廊桥本身就是一个有年代感的存在。是的,我会先从那里经过。</p><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当我真正走在风雨桥上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桥上狂风大作。插在桥两边的旗帜迎风烈烈。我看到每个人都缩着脖子在艰难地前行。本来,我想在廊桥上该有一个多么浪漫的邂逅。可惜,浓密的雾气让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欣赏到两江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过桥,是一尊高大的诸葛亮雕像。我还没来得及慢慢欣赏,就听到了浓重的商业气息。一转头,看到在桥的右边,排满了人力滑竿(俩人抬的一种交通工具)。他们都在那里使劲吆喝,奋力地争抢游客。同行的大姐,经不住导游的一顿吓唬,花了120元,坐着滑竿上山了。</p><p class="ql-block">经过不远的台阶就到了山顶。走马观花看了白帝庙。稀里糊涂地听了听刘备托孤的故事。导游就急急忙忙地带我们去下一个景点。墙上一溜都是名人诗篇。我看到有一个人在拓:“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然后听到导游在说:“有游客需要吗?五十块钱一副。”我愣了一下子,再没兴致看那人拓片了。</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来到了一个书香味极浓的小院。圆型的拱门,院子里种了竹子。这样的小院,如果没有人,就该配得上清幽两个字了。可惜,院子里挤满了人。我们也跟着导游往里拱。等到了房子里,三面墙上都挂满了字画。我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听导游介绍:“各位游客,这位王先生,是王羲之的第四十八代孙(四十八代还是四百八十代,现在记不清了。)他能根据你们提供的名字,现场给你们做楹联哈。”导游顿了顿,接着说:“150元一副哈,有游客需要的,和我说。”</p><p class="ql-block">我拼命挤了挤,终于从人堆里看到了王羲之的第多少代悬孙。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有点廋,还半秃了头顶,一脸精明的样子。他正两眼放光地在给游客念他为游客定制的楹联。写的都是谄媚讨好的句子。我当时在想,幸好王羲之早死了,不然看到这样的悬孙,一定气得非再次昏死过去不可。</p><p class="ql-block">在写楹联那里磨蹭的实在是太久了。好不容易到了下一站,居然让我们去看3D影片。收费30元。我拒绝了这个安排。导游说:不去的就在门口等吧。我问了下一站行程,是看夔门。我提出来先去。导游不耐烦地指了一下夔门的方向。出门,一转弯就到了。</p><p class="ql-block">天气实在是太破了。我站在夔门的对面,看到的是模模糊糊的夔门。这里,就是人民币10元的取景地。我拿着借来的10元钱,怎么也没有办法和景点对上。懊恼加上气急,我把拍的模糊不堪的照片全部删了。真的是“夔门日落风云暗,鱼腹沙深图阵黄”吗?夔门,让我陷在深深的失望里,有些无语。我想看到的“突兀危城瞰大江,万波浮动势茫茫”呢?我想看到的“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呢?</p><p class="ql-block">白帝城,一个多么美好的存在,然而,我看到的,根本不是我心里的白帝城。那个文人墨客笔下的白帝城,已经远去了。它消失在充满了商业气息的时代洪流里。消失在我充满美好希冀的向往里。</p><p class="ql-block">白帝城.,我不再来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