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孟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与家人往陶然亭公园。入园便见林木葱茏如幄,浓荫蔽日,曲径蜿蜒于翠色间。 园内三湖相连——西湖澄明如镜,亭台倒映;东湖微波轻漾,随风微动;南湖含蓄藏秀,岸芷汀兰。 湖心岛一隅立有一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尽显中式建筑的古朴雅致,风骨卓然,亭额“风雨同舟亭”,乃我中华民族之家传。 陶然亭本亭坐落于湖心岛西南,恰将西湖与南湖分隔。此亭乃国之四大名亭之一,始建于清,名源自诗魔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句。青瓦凝霜,朱柱映日,虽经岁月流转,气韵丝毫不减,隔岸仰观,敬意油然。 循岛中石路前行,又见数座亭台错落分布,皆仿古今名构,各有风姿。 爱晚亭,原亭清乾隆时始建于长沙,与滁州醉翁亭、西湖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br> 眼前丹漆覆柱,碧瓦飞檐。伟人手迹“爱晚亭”红底金字夺目耀眼,尽显挥斥方遒、浪遏飞舟的豪迈气势。恍惚间似见岳麓山深秋枫红,层林尽染。 吹台临流,白墙黛瓦,方亭圆窗,柳岸荷田,一如扬州瘦西湖钓鱼台。 兰亭,因浙江绍兴的原亭和王羲之《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此“小兰亭”中“兰亭”二字为康熙帝御笔,笔力雄劲,如沐皇家文韵。<br> 鹅池碑亭,绍兴兰亭中的“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手笔,墨韵流转间见苍遒,池中石雕白鹅昂首,宛然欲动。此处仿亭簇新,年代感不足。 百坡亭,仿四川眉山三苏祠旧制,为纪念苏东坡而建。亭身宛如湾上弓弦,远观似弓,近看似桥,亭上匾额书“水光接天”,来自苏轼《前赤壁赋》。<br> 亭侧石壁刻其《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豪情,文脉厚重,皆凝于此。<br> 浸月亭,仿九江甘棠湖旧景,以月为魂,与湖为伴。相传原址曾是周郎点将台,乐天贬谪江州时筑亭,取《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 为名。此为1980年代仿建。 <p class="ql-block">想若入夜,月色倾泻,定是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百坡亭北望浸月亭</p> 时维秋分,日色渐柔。湖畔,见碧波荡漾,莲叶田田,叠翠浮绿;岸边,杨柳依依,丝绦垂水;风拂,则蹁跹起舞,影落碧波,随波轻摇。忽有小舟穿波而过,水面漾起涟漪,亭影、树影、云影皆碎于碧波,俄而又复聚,动静相衬,妙不可言。<br> 闻此园亭台逾30余座,或建于小山之巅,或屹立湖水之滨,或高大雄伟,气宇轩昂,或精致典雅,亭亭玉立。春可登报春亭,赏海棠春晓,冬可临瑶台映雪,江亭观鱼。<br> 站在少陵草堂碑亭前,回想“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的悲悯。走近醉翁亭边,感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陶醉怡然。<br> 慈悲庵里有“先驱者的奋斗”展,记载老一辈革命先驱的光辉岁月,赤诚肝胆。<br> 拜谒高君宇烈士墓,忆及上一次到访,尚是稚子光阴。今临此地,岁月流转间,英烈风骨依旧令人肃然。<br> 坐于亭下,观秋光满目,听风吟水语,始悟“陶然”真意——无需琼楼玉宇,无需奇山异水,只需此亭、此湖、此秋光,便足以涤荡尘烦,心神俱宁。 恋恋而归,念他日菊黄之时,当再访此地。若能邀三五知己,把酒(茶)临风,便是不负乐天“一醉一陶然”的千古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