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病痛袭来时,人总愿抓住任何一根看似能救命的稻草,哪怕它藏在美发店的隔间里,裹着“民间高手”的糖衣。2025年8月,我在广元参加电脑培训时突发左下肢疼痛,CT显示两处椎间盘左后突出、椎后小关节轻度骨质增生。从广元三医院的止痛药,到青川关庄中心医院8天的住院理疗,疼痛与麻木始终如影随形,朋友一句“竹园有个扎银针的手艺好”,让我在9月25日踏上了前往隆兴街49号的路。</p> <p class="ql-block"> 那间挂着“天涯时尚美发经营多项业务”招牌的店铺,与“诊所”二字毫无关联——没有医疗证照,只有两张写着“手法好,医技高”的红色锦旗。“那锦旗上的‘刘守成’就是你吧?”我问。“是的,但那是曾用名,现在叫刘天涯,你看招牌就知道。”他的回答干脆,目光却早已落在我带来的CT片上,语气里满是笃定:“这都不算大问题,我治好过比这顽劣得多的病,还有好多锦旗没挂出来。”</p> <p class="ql-block"> 这份笃定很快转化为具体的“价码”。他先贬低医院的治疗:“按你这情况,医院扎电针没用,吃药治不好,牵引只能缓解一阵子。”接着话锋一转,开始“算优惠”:“去医院少了万儿八千出不来,还不能讲价。你这情况按我标准得7-8千,朋友介绍算两个部位4千,看在朋友面子上,给你算三千。”我想着能解脱痛苦便值得,没多犹豫,在他递来的登记本上签了名、填了电话,在他的特别叮嘱下,郑重写下“自愿接受治疗”,看着他按上指印。“我们先说断后不乱,先把三千块交了,免得事后找麻烦。”他的话不容置疑,我用信用卡扫码付了费。</p> <p class="ql-block"> 九点半,扎针开始。桌上一大板长短不一的银针,扎进后腰以下时,刺痛钻心,我咬着牙才没出声。可比针痛更让我不适的,是他一次次张冠李戴地叫错我的名字——明明我进店就报了姓名,签字时又写了一遍。他却像没听过一样,自顾自吹嘘:“你们关庄、苏河有我医好的好多病人,都是大医院治不好的顽疾。你认识王学清吧?原来关庄哪个村的支部书记,两年前椎间盘、颈椎突出多厉害,我扎针就给他治好了,本来说好的给两千,结果只给了一千,后来也没给我补上。”</p> <p class="ql-block"> 吹嘘的间隙,他话锋突变,语气里满是“惊讶”:“妈耶,真没发现你的情况这么严重!别人哪会把长针全扎进去还找不到痛点?你这没痛感的地方都是麻木的,太严重了!”紧接着,便露出了加价的意图:“按部位收费得加钱我才肯接手。”我提了自己是五保户,承诺若真有效,会撰文宣传,让青川、广元甚至全国的作者圈都知道他这位“民间高手”,可他毫不在意,反而叮嘱:“这是你的隐私,别人看到不好,有晕血的会被吓着,弄不好还会给你封号。”我心中疑惑,常年发文的我,怎会不懂基本规范?</p> <p class="ql-block"> 更荒唐的还在后面。扎针中途,外面传来老人要理发的声音,他当即停手出去招呼,回来便说:“我去给理个发再来,很快。”话音刚落,外面就响起了电推剪的声音。从聊天中我听出,那位老人根本不知道他这里还能行医扎针。十多分钟后他回来,我问“这么快”,他轻描淡写:“农村老年人,只剪不洗,就10块钱的生意。”我看着自己背上、腿上扎着的针,想着他口中“严重的病情”,不知该说什么——连基本的职业专注都没有,谈何“医技高”?</p> <p class="ql-block"> 理发结束,扎针继续,他的加价要求也再次袭来:“你这情况太严重,得再加一千块,你接受不?”说着还拿手机拍我背上的针,证明“情况属实”。都到这份上,在摁上砧板逼加价的场合下,我只能妥协,把社保卡里近两个月的五保户生活费转给了他。他又开始念叨:“我这人也经常做善事,以往有本该收费过万的病人,看他家里经济困难,有时也只收个六千八千的就给治疗了,人要行善积德。像你这情况,该花六千的病,我看你也确实困难,只收四千,你这情况要不是朋友介绍,少了万儿八千我不做,叫你加一千都是看朋友面子。”</p> <p class="ql-block"> 在中途休息时,我很想喝一口开水,刘医生才按动热水器上的开关,在我上了厕所返回时,听见水已开了,他立马上前关掉了热水器电源;再想到他只在给我扎针时才插上那盏即插即用的明灯,因为诊室内的斜面顶蓬上,只有一张黑黢黢的日光灯亮着,光线不是很好,只要他稍有离开室内,就把那即插灯拔下来放在桌上了。</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在这已近中秋,背上衣服脱光大半且又没有空调的房间,趟在冰凉的诊疗床上都感觉背上冻得慌。这时,我脑海里瞬间闪现出一个名叫“葛朗台”的小说人物形象,细一对比,还真是半斤八两。</p> <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二点多,扎针结束,接着是拔罐——每罐落下前都要用尖针刺破皮肤,真空手柄压下时,钻心的痛让我几乎忍不住。七个罐拔在屁股上,他又拿手机拍照:“你看这瘀血,还起泡泡,太严重了!才给你加收一千块钱已是看朋友的情面了,你可要懂得感恩,幸好遇到我和你那朋友。”</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半,治疗终于结束。我扶着椅背慢慢走出隔间,恰好遇到第二位理发的客人,便索性让他也给我理了发,想着“带走厄运”。在理发的间隙,我心里想“幸好今天来理发的客人只有两位,否则的话,我的针灸不知会反复延续到何时才能完成”?为了方便联系,我留了他的电话并加上微信,一个名为“天涯时尚经营多项业务最精技艺师”的超长昵称映入眼帘,经过请求后才放开给我查看完整朋友圈的权限。</p> <p class="ql-block"> 临走前,我想着发个朋友圈,记录这次“血的考验”,祈福平安。可没想到,五点过刚回到关庄出租屋,我收到了刘医生的未接语音,回拨后他竟问:“你叫啥名字,你到广元了吗?住在广元哪里?”我又气又无奈:“我叫王天相,住关庄街上,说了无数遍了!”他轻描淡写一句“我搞忘记了”,接着又叮嘱:“别把扎针拔罐的照片发朋友圈,那些器材和技术是祖传、师传的,别人看到会反感。”我追问:“酒好也怕巷子深,你为啥不让宣传?”他又找借口:“我是担心你发带血的照片被封号,为你考虑。”</p> <p class="ql-block"> 这番说辞,只让我越发不安——若真有正规资质,为何怕宣传?若技术过硬,为何要掩饰?我只能再次提醒他之前的承诺:“你说过15天内效果不好,要负责的。”他拍着胸脯保证:“我说话算话,15天内没扎到位,你再来我免费继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在他口里那些天花乱坠的疗效,很快就被现实戳破。我联系了原群立村退休书记王学清,才知道刘医生口中的“治愈”全是谎言——王学清当时确实在他那里扎过针,收费是讨价还价后的800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颈椎问题成了常年的老毛病。王学清本想找他讨说法,可一想到要上下坐车、耗时耗力,便不了了之。几番名不符实的论证结果,让我更加忐忑不安了。反正,对于这种把生命系在钢丝上跳舞的情况,我也是司空见惯了,只不过还好,每一次都能逢凶化吉。我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吉人自有天相”的再次应验。</p> <p class="ql-block"> 如今,治疗过去才两天,针刺拔罐的部位还不敢承重,稍坐一会就要起身走动。我遵着他的所有医嘱,却也在心里打鼓:如果15天后疼痛真的消失,这场透支我信用卡全部限额和生活保证金的治疗,便是“高手在民间”的最好证明,我一定会兑现承诺,写文宣传,还将额外送锦旗致谢,当然更会感谢朋友的真心引荐,这样我不但成为了一名民间绝技的受益者,更将成为一个宣扬民间高手的排头兵;可如果效果真如饭店老板和王学清所说那般差劲,那这四千块钱、钻心的疼痛、一次次的谎言,便成了他无证行医、几度掩饰、敲诈钱财的铁证。这也将让我从一名江湖术士练手艺的“小白鼠”,瞬间蜕变成亲身试技的“打假斗士”。</p> <p class="ql-block"> 这究竟是一场是救赎,还是劫难?现在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我知道,时间会验证一切——验证那些锦旗背后的真相,验证“刘天涯”口中“医技”的真假,也验证普通人求医路上,究竟该信招牌,还是信人心。</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王天相,笔名吉人天相,四川青川人,一个数度徘徊在生死边缘的追梦人。现在是多个网络视频和文字平台的原创作者,已有多个作品见诸纸刊或参赛获得殊荣。以“生命在,学习不停;路途遥,步伐不止”为人生理念,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会发生!)</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好!写到这里,我的心仍然有种点忐忑不安的感觉,这个真实的求医事件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还望你留墨添香,为我祈福,祝愿我和我的朋友们都能万事如意,心遂所愿!您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关注+在看,感谢你的评论、转发分享,编写不易,喜欢作者是鼓励,谢谢你的厚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