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p> <p class="ql-block"> 这是白居易于元和五年创作的《秦中吟十首》中最后一首,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篇,它揭露了当时中唐社会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有很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元和年间,宦官盛行,社会逐渐腐化,人民痛苦不堪。当时皇帝另设私库,贪官横行,政治黑暗。与此同时形成对比的,是一小撮逐渐奢靡腐化的王公贵族以及无数劳苦人民的痛苦生活。</p> <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牡丹培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自隋代起,牡丹就开始被栽种到洛阳的皇家园林,到了唐朝,牡丹的培育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牡丹喜爱有加。武则天和杨贵妃的推广,更是让牡丹的身价越来越高。各种人士争相攀比,形成一股不良风气。当时一株新品种的牡丹就价值十户中等农户一年的赋税,折合八万余钱,这还仅仅只是新品种牡丹的价格,再折合养护成本以及场地费,花的价格只会更高。</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无疑有着辛辣的讽刺意味,深刻揭露了暴风雨来临之前隐藏在暗流之下的社会矛盾。我无意批评那些买花人,毕竟那个时候受栽培技术所限,牡丹价格高也是现实,何况唐朝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并不能仅此证明那些贵族就奢侈享乐麻木不仁。但是中唐社会藩镇割据,官宦之流势力也很强大,这个时候他们依然会对代表着大唐社会繁荣昌盛的牡丹花趋之若鹜,是不是一种微妙的讽刺?那些辛辛苦苦培育新品种的花农园丁,他们才更配享受到这繁盛牡丹的红利。可他们受限于经济条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只能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送给贵族去交换那点血汗钱。这客观层面上无疑都达成了一种现实的不公,但又似乎成了一种必然——花农园丁培育新品种,贵族消费,普通老百姓只有干瞪眼的份儿。这何尝不是现代社会高端花卉与奢侈品市场的缩影?由于对兰花的偏好,不惜上山地毯式搜寻那些珍稀兰花,导致兰花种群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绝迹;由于喜欢古董,不惜一掷千金,甚至还滥捕滥杀那些本来就数量不多的野生动物,最后导致了牢狱之灾。但是,无论是高端兰花还是奢侈品古董收藏,都与普通人无关。这不禁让我想起《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那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普罗大众没有足够殷实的经济条件,面对风险和突发灾害自然不可能比贵族的抵抗能力强。也许,只有发展生产力,将原本的高端货品的价格给打下来时,才能让老百姓享受到牡丹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中唐时期,唐朝开始衰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牡丹行业的繁荣倒也不足为怪。倒也不是说买花者和卖花人怎么怎么样,可是既然享受到了荣华富贵,不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最起码不能为富不仁吧?但白居易的另一首《伤宅》却把唐朝的腐败揭了个干净,当时的达官显贵宁可让肉烂在厨房里,也不救济周边的穷人。可见,当时的唐朝社会真的是矛盾频出、阶级尖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直接让很多人失去希望,开始寄托于奢靡的享受之中。奢侈品和花卉行业的盛行,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有道说:“乱世出人才。”如果说唐朝的前期是经济和政治的盛世,那么唐朝的中晚期就是文化与思想的盛世。那时的唐朝,文艺作品频出,从白居易到李商隐,从刘禹锡到温庭钧,唐朝的开阔与华美贯穿了它的一生,即便是在一个世纪后因积弊难返最终谢幕时,它也不曾留过遗憾。</p> <p class="ql-block">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可谓非常辉煌,她是那么多彩而壮丽,即便是中晚期的衰败与落幕,依旧透露着几分盛世的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雄浑而壮阔,开明而瑰丽。</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思想自由奔放的时代,有着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奇丽光辉。那时候的人们还未受到理学的规训,因此保留了本真的开放而奔腾,即便被后人评判风格过于粗犷,但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时代的美啊。</p> <p class="ql-block">曾经华美的长安城,如今又怎样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已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有牡丹代代流传,此时的她早已褪去了高不可攀、代表着封建皇权的光环,成为普罗大众的平民花朵。或许,只有当牡丹真正走进劳动人民生活的那一时候起,才会迎来天下人真正的盛世。</p> <p class="ql-block">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西安早已不复当年的政治影响,但时代的风云仍然在这片大地上留下足迹。或许,在我们歌颂牡丹、贵族以及那些建功立业的帝王将相的时候,别忘了那些辛辛苦苦跟在他们后面默默劳作付出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唐这朵华丽的牡丹在岁月中糜烂,底下的无数政权分分涌起。可大唐的陨落不是结束,而是,新一代的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