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11日一早自江达出发,经西藏第一村岗托村,跨金沙江、过十八军强度金沙江遗址,于中午11时20分抵达德格印经院。推门而入,油墨与藏香交织的气息,瞬间漫入鼻腔。</p> <p class="ql-block"> 作为317川藏北线上绕不开的人文核心,这座坐落在德格县城半山坡的建筑,远观可见4A景区标识,藏着近三百年的文明。它全名为“扎西果芒大法库印经院”,亦叫“德格吉祥聚慧院”,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1729年由德格第12代土司发起,经四世土司27年建成,是中国最大、世界唯一仍用雕版手工印经的藏文印经院。</p> <p class="ql-block"> 印经院占地约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的回字形结构满含藏式美学,红褐土墙古朴,天井四周雕梁画栋、壁画精美。院内藏版库、纸库等分区明确,仅藏版库就存325552块古印版,含《甘珠尔》《丹珠尔》及全球独有的“孤版”,总字数超5亿,承载70%以上藏文化典籍。</p> <p class="ql-block"> 这里对传统的坚守令人震撼:百年不通电、不用烛火,工匠能在幽暗处找对经版;藏纸以瑞香狼毒草根制成,曾断层后被抢救;经版选红桦木,经多道工序可百年不变形。其雕版印刷技艺2006年成国家级非遗,2009年入人类非遗名录,2024年5月,32万余块古雕版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p> <p class="ql-block"> 即便现代印刷技术发达,工匠们仍守着手工流程。如手艺人西绕彭措所说,“一辈子只刻经,直到看不见”,他们坚信“刻经时,神陪着”。这雪山下的宝库里,每块经版都是文化砖石,每一次印刷都是过去与未来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后,沿317前行,经18军红色教育基地,途经江孜县,下午5时抵达炉霍县,入住炉霍耶耶奥大酒店。短暂休整后逛街道、尝小吃,一天的疲惫在美食中慢慢消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