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列地铁出现在1863年的英国,1931年莫斯科开挖地铁时,世界上已经有9个国家17个城市修建了地铁。莫斯科地铁站,当时建造地铁的初衷,固然是为了改善首都的交通状况并缓解有轨电车的压力,而更重要的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苏联政府为了防御未来战争,在完成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奠定了坚实的重工业基础的情况下,决定修建首都地铁系统,并且主要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战时掩蔽之用。为此,地铁距地面深度均在50米以上,最深处达100多米,可谓世界之最。【此片源自网络】<br>  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其建设工程耗时仅3年,一期工程建了两条线。第一条线路从索科尔尼基公园到市中心斯摩棱斯克广场,共13站,长11.6公里。后来又建成3条、4条线,到1943年5条线全部通车,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了把各条线穿起来的环线地铁。  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精美的大理石艺术雕像、浮雕,典雅的吊灯、玻璃拼花以及站台顶部那些代表着建筑者技艺的马赛克镶嵌画,使车站仿佛成了一座艺术博物馆,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建于1938年的马雅可夫斯基站,为纪念苏联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而建,他的半身雕像立于站台尽头。这座地铁站是斯大林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作,曾在1938年纽约国际展上获得设计金奖。站台两侧大厅一个个不锈钢拱柱在灯光的映照下让地铁站显得格外通透,穹顶上是一盏盏围成圆形的照明灯。【此片源自网络】  <div>共青团站是莫斯科整个地铁系统中最有名气的一站,也是莫斯科的标志。这个地铁站是到莫斯科和俄罗斯其它地区的枢纽,它的设计主题是展示爱国史,激发人们对俄罗斯的未来充满向往。【此片源自网络】</div>  基辅站被誉为古典式华丽的典范,其独特魅力让人难以忘怀。两扇大圆拱门间,一幅幅壁画静静铺展。这些壁画以苏联时代的乌克兰发展为主线,生动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此片源自网络】  革命广场站,则是一派全民皆兵的景象。大厅两侧排列的拱门用棕色大理石装饰,拱门两边各安放一尊战士铜像,总共安放了76尊青铜雕像:工人、农民、士兵、运动员、水手等,展现了布尔什维克人的飒爽英姿。据说斯大林特别喜欢这里的雕塑,栩栩如生,革命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莫斯科的地铁站,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地铁站。除了其基本的交通属性,它还宛如雕塑和艺术作品,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承载着莫斯科市民及游客们深切期望与美好愿景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