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至时分,蝉鸣袅袅而起,似在宣告着盛夏的正式降临。那一声声 “知了知了”,宛如夏日的独特乐章,奏响在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 贵州,这片享有 “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 盛誉的凉都,以其宜人的气候与秀美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人。今夏,我再度踏入位于贵州桐梓 “七十二弯” 风景区旁的丁木山庄,开启了这一年一度的避暑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这山庄之中,除却那醉人的山水与清新的空气,更有蝉鸣相伴,引领我踏入一个独特而迷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清晨,山间雾气氤氲,仿若一层轻纱,将整个避暑山庄温柔笼罩。十米之外,人影朦胧,然这朦胧之中,却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蝉鸣,宛如一首悠扬的晨曲,于静谧中悠然奏响。那声音,恰似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穿梭,编织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山间画卷。</p> <p class="ql-block"> 出于好奇,我探寻蝉的前世今生。蝉,这俗称 “知了” 的小生灵,身形黑褐,六足轻盈,圆眼黑亮似花椒籽,羽翼薄如蝉翼,近乎透明,仿若身披素纱的精灵。其模样虽略显怪异,不甚讨喜,然其一生却充满传奇色彩。它于地下黑暗中默默蛰伏数载,历经漫长的隐忍与等待,方破壳而出,迎接那短暂而珍贵的新生。其生命虽仅半月有余,却在这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出无限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蝉成熟之后,雄蝉便会发出那富有节奏的哔哩哔哩嘶鸣声,此乃其求偶与交流信息之信号。那激昂的吼叫,是在地下隐忍数载后的情感爆发,是破茧而出时的豪迈呐喊。其蜕变之历程,是为寻觅未来的伴侣,是为留下生命的传承,是为赋予下一代无尽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踱步至小区附近的森林公园,欲寻一处清凉。彼时,暑气蒸腾,骄阳似火,大地仿若被置于蒸笼之中。然在这片树林里,却有一场盛大的演奏正在进行。只见蝉群齐聚于树枝之上,引吭高歌,其声浪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它们或独自吟唱,或齐声欢歌,那高亢的鸣叫声,似要冲破云霄,声震寰宇。它们或许是在诉说着爱情的甜蜜秘密,将心底的柔情化作美妙的音符,轻轻送入人们的耳畔;又或许是在播撒生命的种子,传递着延续种族的希望与信念。那歌声,震撼着整座森林,仿佛是一曲亘古不变的歌谣,回荡在天地之间,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p> <p class="ql-block"> 待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暑气尚未全然散去,此时却迎来了蝉的盛大聚会。散步之人如潮水般涌出,跳舞者的翩翩身姿、歌者的嘹亮嗓音、走秀者的优雅步伐,与那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相互交织,宛如置身于热闹非凡的自由市场。周边的森林里,成千上万的蝉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它们攀爬于高树之上,背部微微开裂,雌蝉默默不语,雄蝉则奋力发声。它们或独唱,或合唱,腹腔鼓膜急速振动,每秒可达万次,其声响如钹,铿锵有力,高低错落,长短相间。雨后的夜晚,更是百蝉争鸣,热闹非凡,仿若一场规模宏大的多声部合唱音乐会,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蝉之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其鸣声亦有八九种之多。恰似合唱中的各个声部,各有千秋。有雄浑低沉的 “呲呲” 声,仿若深沉的男低音,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班透翅蝉);有清脆嘹亮的 “啊啦” 声,宛如高亢的女高音,划破夜空的寂静(蚱蝉);有激昂高亢的 “咕咕” 声,恰似激昂的男高音,传递着生命的力量(蒙古蝉);有婉转悠扬的 “叽叽” 声,仿若柔美的女中音,吟唱着爱情的美好(绿草蝉);有低回婉转的 “阁乌” 声,恰似醇厚的男中音,倾诉着内心的情思(松寒蝉)…… 诸般鸣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声嘶力竭,形成一波波汹涌澎湃的声浪。在这寂静干燥的夜晚,那蝉鸣似天籁之音,动人心弦,仿佛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正倾情演奏着一曲美妙绝伦的夏天圆舞曲。</p> <p class="ql-block"> 世间万物,皆遵循其独特的生长规律。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复活与永生的象征意义。其一生,餐风饮露,汲取天地之灵气,吸纳万木之精华。于数年黑暗的蛰伏之后,方得那短暂的光明与自由。它在这有限的时光里,尽情演绎着生命的绝唱,虽身死而精神不朽,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对生命的执着追求,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此时,明月高悬于树梢之上,恰似辛弃疾笔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之景,悠悠然浮现于眼前。而那蝉,却依旧不知疲倦地 “知了知了” 吟唱着,似在诉说着一曲曲顽强不屈的生命之歌。我置身于这蝉声的海洋之中,静静聆听,细细感悟。我仿佛听到了蝉声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密码,看到了那渺小身躯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领略到了蝉的整个世界。此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当我们聆听蝉鸣之时,不妨摒弃偏见,多一些欣赏与敬畏,去感受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奇妙馈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