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 闲云清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492357</p> <p class="ql-block">帕坦古城建于公元299年,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城市,与首都加德满都仅一河之隔。因保存着完整的古都风貌,早在1980年,帕坦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堪称艺术之都——城中心的杜巴广场,是“世界纽瓦丽式建筑”的集中展示地;城东拥有尼泊尔最古老的宫殿帕坦皇宫;全城还散落着1400多座神庙,终日香火缭绕,艺术家将其称为“漫天神佛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帕坦、加德满都、巴德岗被称为加德满都河谷地区三大古城。帕坦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南5公里的巴格马蒂河畔,是离加德满都最近的一座著名古城。</p> <p class="ql-block">帕坦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加德满都河谷的古代商业中心,从11世纪到18世纪,这里还是帕坦王国的都城。建于公元298年的帕坦佛塔林立,古迹如云。</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帕坦,是尼泊尔木刻和金属雕刻的工艺制作中心,城中盛产各种精美的铜器雕刻和地毯。那时候的当地人,以修建寺庙为生,现今加德满都几乎所有的寺庙,都是由当初的帕坦人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帕坦人从不吝啬自己的技艺,当地工匠师们可谓作品遍天下,比如在公元1260年,帕坦当地有名的工匠师阿尼哥就曾来到中国,一呆就是46年,留下了北京阜成门白塔等杰出作品。</p> <p class="ql-block">1980年,帕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据说,相关专家前来考察时,被这里遍布着的以红砖为外墙、以深色木头作门窗和走廊的建筑所吸引……其实,这种建筑风格在尼泊尔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纽瓦丽风格”,专家们考察完后认为:这是世界上罕有的!</p> <p class="ql-block">正因如此,今天帕坦城中心的杜巴广场,也就获得了“世界纽瓦丽式建筑集中展示地”的称号,因为广场上几乎所有的寺庙和建筑,全都是这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杜巴广场,是帕坦古城的精华所在。开放式的广场四通八达,从任何一个巷子都可以到达。</p> <p class="ql-block">帕坦的杜巴广场虽然没有加德满都和巴德岗的那么大,但古老的建筑却更加密集,犹如一个露天博物馆,其建筑艺术也非常高超精湛,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其右侧的库里须那寺,风格与周围的建筑截然不同。与尼泊尔传统的红砖木质结构神庙不一样,库里须那寺是用石材建成的,整体呈棱锥型,造型精美绝伦。正方形的底座上托起三层结构的神庙,共有21个尖顶,雕刻精美生动。</p> <p class="ql-block">杜巴广场周围,精美的寺庙林立,称其为“建筑的盛宴”,一点也不为过。其实帕坦的宗教氛围相当浓厚,不仅仅体现在杜巴广场,迷人的大街小巷中遍布着的600余座佛塔和185座庭院,也能让漫步其间的游客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帕坦是真正的古城,商业气息相对来说不是很浓,人们正常地在古城里生活,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改变什么,历史还在延续。</p>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杜巴广场周边的街道上,感受着古城的活力,这里比起巴德岗要热闹很多,街上满是大大小小的店铺,店铺售卖着陶艺制品、版画、披肩、木雕、珠宝、藏毯等商品,一些旅馆、餐厅藏在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道路有点像中国的集市,人流如潮,机动车道几乎全被行人占领了,车辆寸步难行。</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刻,这里的游客特别多,欣赏帕坦杜巴广场的最佳时间是16:00—18:00,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余晖映照在这些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上,格外触动人心。</p> <p class="ql-block">在帕坦城内,有名的古建筑众多,其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绝对首推帕坦王宫。</p> <p class="ql-block">王宫位于杜巴广场的东部,早在14世纪的时候就已开始修建,直到400年后的18世纪,主体部分才终于完工。从时间上来看,帕坦王宫的修建比加德满都王宫更早,是当之无愧的尼泊尔最古老宫殿。</p> <p class="ql-block">帕坦王宫在历史上可谓饱经风霜。公元1768年,沙阿王朝的军队攻克加德满都后,继续攻打帕坦。当时帕坦的统治者是马拉王朝,王朝的国王带着随从们慌忙逃离,沙阿王朝占领了帕坦之后,焚毁了帕坦王宫。随后,王宫虽然重建,却又在1934年遭遇了大地震,再一次遭到破坏。</p> <p class="ql-block">值得庆幸的是,王宫的主体建筑结构保存到了今天,现今依旧可以让人们感触到曾经的奢侈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镀金大门建于1734年,金色的三角墙上雕刻着湿婆神、帕尔瓦蒂、象神等众神的形象。门楣上方的金箔窗曾是国王接受公众朝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王宫在杜巴广场中心街道上分别开有三个宫门,最南边的一个宫门可进入桑达里宫院,这里是国王和王后沐浴的地方,由17世纪中后期的斯里·尼瓦斯·马拉国王修建。</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扇金门已成为帕坦博物馆的大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皇宫由许多相连的庭院和庙宇组成,中央庭院是国王办公的场所,也是王宫内最古老的部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外墙内,楼阁亭台、雕花木窗、木质屏风,无不展现出精湛的工艺和雅致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矗立着国王的宫廷女神塔莱珠神庙,白色大理石的屋顶,顶端闪闪发光的金色装饰象征着皇权的神圣。</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迷宫般的王宫内院,欣赏着古建筑的精湛与繁复,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窗格后曾经的神秘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艺术品包围着桑达里宫院——宫门入口有猴王哈奴曼神像,中央的水龙头为鎏金铜长蛇雕像,池壁镶嵌着86块石雕神像,有半人半兽、多面多手等形象,雕刻技艺细腻繁复,堪称世界难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王宫中间的一个庭院叫做穆尔宫院,是王宫里面最大的一个宫院,由两层楼的四合院组成,木质的回廊上雕刻着各种印度教的传说故事。这里是古代王室进行宗教仪式的宫院,</p> <p class="ql-block">院子的中央有一座约3米高的金色小庙,古时候每逢最重要的节日——德赛节,王室就会把当时的活女神库玛丽请到这里来,让她坐在这个小金庙中,接受人群的膜拜和供奉。</p> <p class="ql-block">通过杜巴广场的金门,可以进入王宫最北边的庭院:摩尼科沙瓦院。根据一块公元643年的石碑碑铭记载,这座宫院最初是李查维王朝的王宫,等到了马拉王朝时,由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继续扩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宫院南端的宫殿开有两层的窗户,面对广场,是国王接受市民朝拜的地方。每当有重要节日或者外国重要领导人来访,这扇小窗户就会打开,国王就会在窗口迎接客人。</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神庙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美妙绝伦,金色的屋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宏伟的建筑气势磅礴。而这面铜镜,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我们在这古老的文物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湿婆神庙是一座装饰精巧的双层塔庙,建于1627年。其最大的看点在于华丽的木雕,特别是廊柱上方的带状饰物,以及嵌入砖墙中的精美象神石雕。庙内供奉着象征湿婆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两尊巨大的石象立于塔庙东侧,其中一尊大象将一人踩于脚下,象背上坐着一位象人。石象雕塑比例匀称,神态生动,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那拉杨在尼泊尔被认为是宇宙创造者,帕坦杜巴广场上的那拉扬寺庙据说是这里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565年。门前两只昂首挺胸的大石狮守护着这片圣地,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的狮子形象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狮子,而是一种文化和宗教象征,代表着力量、勇气和正义。</p> <p class="ql-block">该神庙的廊柱上部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印度教诸神,底部则布满了“儿童不宜”的色情雕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p> <p class="ql-block">纳拉扬神庙前是尤加纳兰德拉·马拉国王及其王后的铜像。国王头上盘踞着一条眼睛蛇,蛇头上立着一只小铜鸟,象征着印度教中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一口巨大的古钟悬挂在两根结实的柱子之间,这口钟由吡湿奴·马拉国王于1736年悬挂于此。受到冤屈的人可以敲响这口钟,请求国王为他们伸冤。</p> <p class="ql-block">克利须那寺是帕坦杜巴广场上最为壮观的建筑,由希迪纳拉希哈·马拉国王修建于1637年。与周边砖木结构的纽瓦丽建筑不同,这座神庙采用了印度寺庙的建筑风格,是加德满都谷地内的精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印度风格的锥体形神庙共有三层,每层的门廊都有廊柱支撑。神庙内供奉着印度教神毗湿奴的化身——牧羊人克利须那。尽管印度教寺院通常禁止非教徒入内,我们无法入内。神庙外观高大雄伟,廊柱精雕细琢,内外浑然一体,还是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克利须纳神庙对面是迦卢荼雕像,在尼泊尔的寺庙中,作为毗湿奴化身之一的克利须那与迦卢荼雕像常常相伴出现 ,这尊迦卢荼铜像双手交叉,半跪在神庙对面的圆柱顶端,显得异常生动。</p> <p class="ql-block">在南边还有一座引人入胜的八角型石寺,建筑风格与北边的克利须那寺颇为相似,连名称都相似称为克利须那神庙。这座庙宇建于1723年,同样具有浓郁的印度石庙风格,是帕坦杜巴广场上的又一杰作。</p> <p class="ql-block">在尼泊尔的历史上,最后几位国王的遭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6月1日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尼泊尔王室惨案。王储迪潘德拉在王室聚会上枪杀了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包括他的父亲比兰德拉国王和王后。迪潘德拉最终自杀,在昏迷三天后死亡。比兰德拉的胞弟贾南德拉随后继位,</p> <p class="ql-block">然而新国王并没有带来国家的发展。21世纪初,尼泊尔的政治局势急剧恶化,十年间出现了九届政府。2006年5月,议会投票决定取消王权,国王成为象征性领袖,标志着沙阿王室长达200余年的统治走向终结。</p> <p class="ql-block">有人感叹,帕坦是神佛的栖息地,因为这里的寺庙实在是太多了。据统计,帕坦记录在案的神庙就有1400多座,它们遍布全城的每一个角落。行走在街道上,可谓三步一庙、五步一寺。</p> <p class="ql-block">帕坦杜巴广场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对于喜欢探索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对于喜欢欣赏建筑艺术的游客来说,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