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东菏泽曹县人都知道这碗杂烩菜刚端上桌,热气就直往人脸上扑。金黄的酥肉浮在汤面上,像是被油锅炸过又重新回到汤里安睡,外皮微皱,内里却还藏着酥香。汤汁浓得能挂住勺子,一晃悠悠地泛着油光,底下是豆腐、木耳、香菜、葱段,层层叠叠地堆着,像是把日子一层层炖进了锅里。这味道,一闻就知道是曹县人家灶台上常有的烟火气——不讲究摆盘,只讲究暖胃。</p> <p class="ql-block">老汤打底,红亮的牛肉块沉在汤中,像是一块块被时间炖软的旧事。牛肉炖得极烂,筷子一碰就散,入口即化,带着一股子酱香和骨髓的醇厚。豆腐吸饱了汤汁,咬一口,汁水直冒,木耳脆生生地在齿间跳动,香菜和葱段也不只是点缀,是提神的那一口鲜。这碗里的讲究,不在花哨,而在火候——谁家媳妇能炖出这样一锅,街坊都得夸一句“会过日子”。</p> <p class="ql-block">大锅里的汤正咕嘟着,我把刚炸好的酥肉一骨碌倒进去,金黄的肉块在滚汤里打了个滚,瞬间收了油光,吸满了汤汁。这一步不能省,酥肉要的就是这一“回炉再造”——外酥里嫩变成外韧内润,炸的香和炖的浓在这一锅里握手言和。锅边贴一圈蒜瓣,再扔几段芹菜,火头一压,小火慢煨,香味就从厨房钻到堂屋,钻进孩子的梦里。这锅杂烩菜,是年节的序曲,也是寻常日子里最踏实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杂烩菜,说白了就是“凑合”头,偏偏有最不凑合的用心。丸子、酥肉、牛肉、豆腐、木耳、香菜、葱段……啥都有,啥都不抢戏,一锅炖出的是菏泽人家的肚量,是曹县人的实在。不是山珍海味,却比山珍海味更让人惦记。每逢年节,或是家里来客,这一锅端上来,不用多话,只一句“吃吧”,就是最暖的招呼。</p><p class="ql-block">:这菜没谱,全凭手边有什么就放什么,可也正因为没谱,才最有谱——那谱子,写在母亲的手感里,写在灶火的明灭中,写在一家人围坐时的笑语里。一碗下肚,身子暖了,心也暖了。这才是山东人过日子的味道:热乎、实在、不张扬,却一口入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