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的美篇

<p class="ql-block">我记忆中的杨村师范学校(七)</p><p class="ql-block"> 杨村师范学校领导班子成员</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杨村师范学校学习的时间实际上是横跨了75,76,77年三个年头。那时在这一区域住过的校领导还有一位就是韩团长(副校长),韩团长这一名称是周键老师告诉我的,周老师总这样叫他也是半开玩笑式的。不言而喻他是军队转业的团长,分配到地方工作的。也和张国胜同学是战友。更是张国胜同学的老领导。</p><p class="ql-block"> 韩团长来杨村师范学校的时间比王驻民校长要早。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韩团长传达了一九七六年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内容是《人民日报》十一月二十八日发表的社论,廖汉生,詹大南在南京军区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活内容。他在传达时声音宏亮,有些用词好像是喊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这位韩团长(副校长,)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样子,高高的个子脸庞白净,身体胖胖的,两只眼睛看上去很是有神,走起路来一副军人姿态疾步如飞,挺胸收腹两只眼睛总是目视前方。</p><p class="ql-block"> 他性格直爽,给人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八项注意,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是我军中铁的纪律。没有丝毫的余地可言所以用了除掉。而第五条军阀作风就不同了,打人和骂人要尽量克服掉。而我们的韩副校长也带有一些军队里的军阀作风,当然到了地方打人是不可能的了,只是嘴里有时不自觉地流露出"妈的……。”等一些不太好听的言语。那就只能是去克服掉了。</p><p class="ql-block"> 韩副校长在学校露面的机会不是很多,他来杨村师范学校的时间也比较晚,要不是周键老师半开玩笑的叫他韩团长,我对他印象也不太深刻。但是我们也不该忘记他一一我们的韩团长(副校长。)</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区域居住过的再有就是校总务主任李乃了,他也是五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是很高,胖胖的皮肤黝黑,走路时步子较稳,一幅不紧不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他不善言辞,开全校师生大会他很少发言,就是有事时也简短说上几句了事。</p><p class="ql-block"> 李乃主任在杨村师范学校是个掌握实权的人物。学校的各项开支都需经他签字确认后才能报销。</p><p class="ql-block"> 杨村师范学校的菜地,稻田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学校的桌椅都由他组织调配,办公用具的购买,体育器材的购置都由他组织落实。</p><p class="ql-block"> 总之从吃喝到住房到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具,我们的这位李乃主任都直接管理。</p><p class="ql-block"> 唐山大地震后学校住着一个山东的施工队,见了李乃主任就点头哈腰。那时的施工队按时间来计算工资(也就是按劳动天数来计算工资。)有一次我对施工队长说,"你们休息着干,少干点没问题的”。队长说,"不行李主任懂局着呢,干不出活来是交待不了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临近毕业的时侯,在物理试验室前边在动工盖房,可能是盖宿舍,李乃主任在那里来回的走动查看掌握工程进度。可惜我们没能看到房子落成就毕业了。一九七七年九月在瑟瑟的秋风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校!</p><p class="ql-block"> 听招生办公室的石老师说,李乃主任在杨村师范学校也是老人了,和图书馆的周老师,政工组的陈洪起老师在杨村师范学校很长时间了。听高淑霞同学讲,一九八六年杨村师范学校由杨村搬到了廊坊,李乃主任也去了廊坊师范学校,仍然做他的后勤主任。</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同样记住这位总务主任一一李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