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华严寺

三石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位于山西大同古城内,是古城内必看的三座古寺之首。华严寺历史悠久,不同朝代也是修缮扩建改变了许多次,次次都有道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古今兼具的这个华严寺。华严寺看点很多,有大雄宝殿,有鸱吻,有面积巨大的壁画,有彩塑,有东方维纳斯,有真正的天花板,有天宫楼阁,有地下铜宫,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资料,自己去看看,绝对值得好好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为什么古人把当时的聪明才智和可以获得的任何资源,不惜人财物时用于建设寺庙呢。我们能看到的古建中寺庙类的最多。我们现在可以获得的一个已经消失的历史时期的文明可视可触摸的东西就是这些。也许,古人把自己看不见的精神世界中的神,通过仿人像(如佛像)的塑造,以及相关造型,建筑等等,具象化了。人们愿意倾其所有为了心中的神,付出可以提供的一切的一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时光,经历了自然灾害、战乱、政治变迁等等重大变故,依然留存到现在的古建筑,是不是就是一种:人类精神的存在。我们现在有幸看到了1000年前的造像和建筑,1000年后,我们在地球上可以留下的,可以给后人看到的,会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拍摄制作随笔:三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拍摄时间:2025年9月8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拍摄地点:山西大同华严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拍摄器材:小米手机15U</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殿顶部两侧的构件,叫鸱吻,是安置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其形象源于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水性神兽。名称演变自汉代“鸱尾”,中唐后因造型突出吻部而改称“鸱吻”。‌‌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在建筑顶部安装这个属水的神兽,也许就是屋顶上安排二位消防员的意思,但这个的体型巨大,全国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  大殿的木门,历经沧桑,年代感都在木理行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佛尊严慈祥</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就是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彩塑。辽代彩塑,高约2米,双手合十、嘴角微扬,以“露齿”神态突破宗教仪轨,衣褶与璎珞刻画精湛,被郭沫若誉为“东方维纳斯”。‌‌相传辽代工匠之女为救父投身铁水,工匠依其临终笑容塑像纪念,也是故事颇多。</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藏书阁在薄伽教藏殿内,是辽代木构建筑的珍贵遗存,被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已经有隔离的,看看外面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大殿内的天花板,真的是天花板中的天花板,此一处为极致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彩塑向内倾身,以示尊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殿内,壁画精彩纷呈,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画匠的署名</p> <p class="ql-block">  佛在讲经,坛下,二位弟子,一个似乎听不大懂,有点儿皱眉头,另一位,举手向佛,请听佛说,很是生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寺蓝瓦顶,白鸽站上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疑似来听佛,佛音传四方。</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对联“人生攘攘自古难放下”中间缺失的字是‌“名”‌,完整表述为“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该对联位于普光明殿,上联为“世事熙熙,从来富贵无了局,到此说了就了”,下联为“人生攘攘,自古名利难放下,于斯当放便放”。相传由大同市长耿彦波撰写,表达放下名利执念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  在华严寺墙外不远处有一座基督教堂,一目之间,一镜之内,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建筑相邻如此之近,在大同可以看到很多处。</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铜地宫位于大同华严寺总高43.5米的藏经阁下方,是一座完全由铜材打造的地下建筑空间,于2011年9月底对外开放。该地宫使用100余吨纯铜建造,覆盖面积近500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从天花、地板到墙体、楼梯均采用铜质材料,形成完整的铜造宫殿体系。</p> <p class="ql-block">  在地下铜宫的一个角落,偶然发现一位女信徒,自带板凳,面佛读经,甚是专注,不便打扰,在背后狭缝中偷拍一张,以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  在地下铜宫上面的佛塔上俯瞰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  院内小池塘中养殖的小莲,都是卍字造型,能看出来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画古建的画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门旁的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  一位女子,在巨大幅面的壁画下拍摄古装照。我忽然一看,恍若女子是从壁画中走下来一般,我也恍惚间,疑似自己身在聊斋中,一时间回不过神,仿佛穿越了。</p> <p class="ql-block">  照片做了后期处理,找点儿旧旧的古古的感觉(聊斋的感觉),原片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  大殿外,古装女子袅袅多姿在拍照,我也侧面偷拍了几张。隔绝了一切现代景物,真的有一种,聊斋场景重现的感觉。我似一位赶考公子,路经古寺,进寺拜佛,偶遇妙龄女子,相欢甚好,似有遇狐仙的境遇。</p><p class="ql-block"> 唉唉唉!说你呢!醒醒!醒醒!聊斋看多了吧,小心狐狸精!实话说,我还真是聊斋古文原书看了不下几十遍,真的是聊斋看多了,我还是赶紧回阳间晒晒太阳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壁画前拍照的人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  一位小姑娘不知何故生气了,和蔼的爸爸陪着劝解,挺温柔的爸爸。</p> <p class="ql-block">  夜色降临,华严寺外面的华严寺广场,灯火通明,就是一个广场和周边的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  华严寺的重建和整个大同古城的重建都和一个人有直接关系,这个人就是时任大同市的市长耿彦波有关。期间经历坎坷多艰,不提多难,只在华严寺的一角有一个石碑,可以去看看,可以去查查当年有多难。</p> <p class="ql-block">石碑的一面上写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警示碑(撰文耿彦波)</p><p class="ql-block"> 华严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筑群,乃错误理念指导下之错误作品。其错误有三:其一,未经国家文物局审批,擅自开工修建,乃严重违法之乱为;其二,未经专家论证,缺乏历史考古依据,乃违背科学之蛮干;其三,建筑体量、密度过大、过高,对国保单位形成干预影响,乃错误理念之恶果。鉴于其投资浩大,影响恶劣,故暂为保留,立此反面教材,引为借鉴,警示后人,以免谬种流传,重蹈覆辙。特勒石铭记,明耻彰过,痛记敬训,昭示来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碑的另一面上写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修华严寺碑记(撰文 耿彦波)</p><p class="ql-block"> 大同古有佛国龙城之盛誉,自北魏定都平城始,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峙相望,兹为上矣。辽金两朝续魏都皇城之余脉,西京陪都崇佛重教,寺院林立,僧侣云集,隆盛一时。华严寺乃西京最大佛教建筑群,壮丽严饰,稀世所有…………</p><p class="ql-block">惜乎城门战火殃及无辜,华严寺屡遭战火之害,至清代仅存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及海会殿,康熙年间增修小山门、天王殿、禅堂及廊芜。宝塔、普光明殿、文殊普贤阁、钟鼓楼皆为瓦砾。海会殿又于建国初遭遇拆除。周遭大型建筑围困,华严寺日见局促凋零,且上下寺分治,佛宇荒凉,闭门自守,每况愈下。呜呼,华严寺乃佛教胜地,文物宝库,价值连城,守护有责。苟不能继其绝而兴其废,补已弊而完巳堕者,能无愧乎。</p><p class="ql-block">公元二〇〇八年六月,大同市人民决定重修华严寺。至二零一零年九月竣工,历时二年零二月,工程总费用四亿一千万元。新建山门、钟鼓楼、普光明殿、药师弥陀殿、文殊普贤阁、宝塔、铜地宫、藏珍楼、僧舍院、廊芜共三十处建筑,新绘壁画二千一百平方米,塑像五百一十五尊,用工三十七万个,用木材二万立方,青砖四百九十七万块,瓦件一百零三万件,金砖一点六万块,石材二千五百立方,黄铜一百吨,金箔十万张,铜箔三十万张。拆迁学校一所,商住七百八十六户,面积七万六千八百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寺庙占地面积由二十二亩增为一百亩,建筑面积由六千零四十三平方米增为二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平方米。修葺后之华严寺,重现西京之隆盛,金碧严丽,焕乎如新,佛寺葱茏,蔚为壮观。盛世修庙,功在不朽,立石铭记,以鉴后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