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国韵·声动山河】,翻唱经典金曲《梦驼铃》

虹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 虹桥 上海</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 1088052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梦驼铃》是一首经典的中文歌曲,由小轩作词,谭健常作曲,陈志远编曲,费玉清演唱,于1984年3月1日收录在同名专辑《梦驼铃》中。</p> <p class="ql-block">  《梦驼铃》并非单纯的思乡之曲,其创作与外蒙古独立历史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词作者小轩慰问边防官兵时,从老兵处了解到外蒙古独立的往事。清朝鼎盛时期,中国版图如秋海棠叶,面积达1316万平方公里。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沙俄、苏联的接连干预下,外蒙古于1911年宣布独立,1945年民国政府正式承认,近160万平方公里土地流失,中国版图变成“雄鸡”形,这段历史成为歌曲的创作根基。</p> <p class="ql-block">  歌词中运用诸多意象与典故呼应这段历史。“海棠血泪”以“海棠”指代清廷版图,传达出领土残缺之痛;“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隐喻晚清后割地赔款的创伤,外蒙古独立是其中最深的伤痕之一;“梦回秦关”化用边塞诗意象,串联起古今国土之殇;“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以黄沙比喻时间流逝,表达对失地之痛永记于心。</p> <p class="ql-block">  歌曲讲述了一位远在他乡的人,站在高峰眺望故乡,大漠中飘来的驼铃声勾起思乡之情,想要奔上回乡之路的故事,将个人情感与民族伤痛紧密交织,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旧中国积贫积弱导致国土沦丧、同胞分离的慨叹与无奈,以及渴望祖国统一的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