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揽胜(7)广州黄埔军校

天涯共此时

<p class="ql-block">  2025年九月初,笔者因事赴粤并逗留12天,闲暇之余游览了惠州西湖、深圳的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民俗村、广州的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越秀公园、 广州塔(小蛮腰) 景区、陈家祠和沙面岛等景区。所到之处大开眼界,印象深刻,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 在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前,这是一所国共合作的革命军事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校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以及其他同志,曾经先后在这个学校担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为当时的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骨干,其中包括不少的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简称陆军军官校,主要院系有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p><p class="ql-block"> 知名教师有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陈继承、蒋鼎文、张治中、钱大钧</p><p class="ql-block">知名校友有黄埔三杰,汤恩伯,王耀武,林彪,胡宗南等。</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制作:天涯共此时</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大门,这座历经沧桑的军校静卧在长洲岛上,白色欧式校门上悬着“陆军军官学校”的斑驳匾额,简单的牌匾透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孙总理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俱乐部,1926年11月建成,建筑面积2711平方米,是军校集会、演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的场所,军校著名的文艺社团“血花剧社”曾在这里演出过多场反帝反封建剧目。</p> <p class="ql-block">  △俱乐部侧面走廊</p> <p class="ql-block">  △俱乐部是黄埔军校最大的单体建筑,最高规格的典礼建筑,也是给师生放松身心的休憩空间。它见证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与破裂。9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宏伟的礼堂中,似乎还能听到师生们的口号和欢笑在四壁回荡,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p> <p class="ql-block">  △大礼堂内悬挂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  △俱乐部主席台</p> <p class="ql-block">  △俱乐部前停放的双管高射机枪</p> <p class="ql-block">  △军校游泳池,为适应军事和战争的需要,培养学员的水上作战能力,1926年军校将两个小船坞改造为游泳池,东为深水池,西为浅水池。</p> <p class="ql-block">  △矗立于军校俱乐部前的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旧址码头</p> <p class="ql-block">  △孙总理纪念室,俗称孙中山先生故居。原为清末粤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孙中山先生曾在此休息和办公,现设有“寻梦黄埔”的展览,建筑面积87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故居</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创办后,孙中山先生先后五次亲临军校视察或演讲,期间曾在此休息。</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校本部</p> <p class="ql-block">  △总理室,校总理孙中山常到军校视察和演讲,有时太晚了便在军校过夜,这是他办公和小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校长室,1924年5月,孙中山任命蒋中正为校长,此为校长办公和小憩之处。</p> <p class="ql-block">  △校长会客厅,即是作为官长集合举行会议的场所,也是接待外宾场所,黄埔军校自成立之后接待了大量的外来参观团体,他们除参观校园设施外,还在此进行交流。</p> <p class="ql-block">  △学员宿舍</p> <p class="ql-block">  △学员宿舍</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毕业证书样本</p> <p class="ql-block">  △官长饭厅,是军校教职员、官长、教官、指挥官用膳的地方。校长也在此与大家一起用餐,每餐有学生轮流在此与官长会餐。由于办学经费欠缺,这里也是军校的会议室,许多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p> <p class="ql-block">  △校长办公厅 </p> <p class="ql-block">  △校长办公厅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政治部</p> <p class="ql-block">  △政治部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  △顾问室,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仿效苏联创办的,苏联向军校派驻顾问参与筹建,并对军校的军事组织、政治制度、教学计划和军事行动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极大帮助,为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  △教授部,专司教授学生事宜,设学科及各课主任若干名,负责计划教育、审定教案、课程编审、教材征集、教授实施、成绩考核等。第一任主任为王柏龄,副主任为叶剑英。</p> <p class="ql-block">  △教练部,专司学生训育、教练、射击、技术、演习、校阅等计划实施及考核事宜,统辖各学生队,设各科主任教官和教官若干。主任李济深,副主任邓演达。</p> <p class="ql-block">  △战术总教官室,军校成立之初设战术总教官一名,独立于六部之外,但与教授、教练二部关系密切,不仅与上述二部主任共同负责军事方面的学科、术科教育训练,并监督实施,分任全校勤务。</p> <p class="ql-block">  △秘书处,为校长办公厅科室之一,负责全校教育、训练的考察、审核,部队编制组织及调遣、演习、校阅作战计划,以及人员升降、任免、调补、铨衔、考绩及人事、典守印信、保管机密文件等事项。校长的中文秘书张家瑞、英文秘书王登云也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  △军需部,负责全校经费的预算筹措、军械弹药粮秣的补给等。军校印刷所、房舍修理、操场、射击场之添造都归其负责。</p> <p class="ql-block">  △军医部,负责本校卫生事宜,全权承担军校师生体检,校区、部队卫生勤务及战地救护职责。1925年后规模不断扩大,下辖医务科、卫生科、陆军医院、疗养所、卫生队、医务所、诊所等。</p> <p class="ql-block">  △书报阅览室,军校实行军事和政治并重的方针,对学生进行经济、政治、历史、主义、党纲和政策的政治教育。学生课余时间常到此看书读报,增加课外知识。</p> <p class="ql-block">  △入伍生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统辖入伍生各团、营及附属部队,方鼎英为部长,担任入伍生训练事宜。分</span>设秘书、总务、军事、政治、外语等科,每科职员三到几十人不等,因学生程度不齐,特设普通科学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管理部,办理全校员工、学生总务事宜负责卫戍、消防、军纪、风纪、清洁卫生及电灯、电话自来水装修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  △自习室,军校规定每天晚上7时至9时为学生自习时间,学校专门开辟自习室,购置各种书籍及出版物供学生参考。同时除学校所发书籍之外,未经允许的私置书籍不得带入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