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环线上坚韧不拔的音符</p><p class="ql-block">属于什么都不要紧,在一个朦胧的早上,来到认为的集合地点,时间还有4分钟余地,却不见任何队友,这个不可能。只好打开群里的帖子看个究竟,原来集合地点不是现在自己等候的图书馆,而是体育馆,看来,是自己粗心大意造成的。只好走路过来文化中心前的市政府公交站等候,这是打队长的电话明确下来才行动的。</p><p class="ql-block">不到7点的早上,路面通行的大多数驾驶摩托、电动车的人们,应该朝营生的地方驾驶过去,也有接送自家人来公交站的。天色灰灰,心情轻松,我们知道本次的活动不是随随便便就可应付的,可以说是自己参加户外以来难度最大的,哪怕年初的和这次同一线路的穿越自己身体不适,但现实情况具体于此,是容不得半点含糊的,之所以轻松,在于自己知道,强加上的担心无形中对自己增加心理压力,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便有了毅然决然的味道,那么,轻松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源自内在的需要,这个友好配合,让自己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过来公交站后面的椅子坐下来,留意左前方路面的车辆变化是唯一目的,偶尔被其它经过眼前的事物所吸引,但不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白色全顺商务车出现了,马上背起背囊过来公交站边,白色全顺刚好到达,配合得天衣无缝,好像经过无数次练习才有的结果。打开需要使劲拉的车门把手,因为经常坐这款车,所以知道它的性能,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车了。</p><p class="ql-block">上车时女队友说今天这么艳。这个也是必须的,穿中国红运动夹克,目的是与年初的有个呼应,年初的着装是深色的,我们年末了应该有喜庆和明亮的色彩,裤子依旧保持黑色,这黑色表面的抽象线条印花图案,让裤子变成灰色,这样的变化效果当然免不了。上衣的刺绣和烫印金黄色字体,构成完全的中国元素,我们一身的自己的文化符号,能够为自己的形式提供完整的统一。</p><p class="ql-block">来到熟悉的进山口,今年来这里好些次了,夏天来,天气的闷热无法让自己轻松行动,走不到一公里有时要歇息5、6次。本次走1公里都不用歇息,季节决定你的运动状态,也让你夏季的锻炼得到回报。我们在首1公里感到有些气喘之后,后续的路程渐渐的让心率适应现实的节奏,感觉到身体好像与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山脉完全融合。那么,在不算那么陡的情况下,来一段延时甚至是超一分钟的慢动作拍摄也是可以的,请队友掌握手机就行。</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起步阶段路边遇见红叶,这是缩小版的红叶。看来红叶只认季节不认环境,我们这里还没有进入冬天,偶尔的秋天感觉,也能够红了,说明它的基因理当在一定的时期内变红。因此,我们也就不必担心什么,只要时间一到,自然而然的就红起来。</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动保持理智,知道不能操之过急。来一段缓和的迂回的路径,让你自觉的配合环境的需要放松起来,这可是难得的自我调整的机会。在垭口稍作停留,往左前方行动,这一路段,平行着你的脚步和心情,经过一些迂回之后来到一个小山头停顿,看看前后左右的环境吧,南边是银瓶山,北边是莲花山,两座主峰就在你的两边,东边与西边的山脉保持克制,东边的以广袤的平原和城镇为主,西边全都是山体的层层叠叠联合成一个整体。</p><p class="ql-block">我们不相信什么奇迹,但知道这样的观感是不可抹杀的事实。也就叹服古人所言的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个是避免不了的事实。难以想象,古人登山,是穿宽松的长袍吗?还是和我们一样穿裤子和上衣?不然,山体的植物牵绊着其长袍,不消几个小时,可能就把长袍撕裂成碎片。这个不是我们应当深入考虑的,也许这些文人墨客是上那些名山,有轿夫抬着他们上去的,也没有这么原始的植被枝蔓拽着人。起伏的大小山头就在脚下延伸又抛却,这是不变的规律,这一路基本上沿着山脊行动,但也有在遮天蔽日的路径穿行,反正,就是要考验着你。</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此进入60°坡度极以上的上下路径,借助靠近自己经过的树木和扎实的草,还有我们的登山杖与经受着四季考验的石头,这是必须的,已经成为每次登山的固定形式,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行动着的身体。小牵绊和被扎痛刺痛是例牌套餐,也是必须承受的天然调味品。</p><p class="ql-block">因为持续干旱,处于初冬,一切都干燥得好像没有了温存,让鞋子和裤管变成灰灰的一层哑光。满目皆绿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你的拉扯中,脚下的身边的藤蔓不时地把你的粗手粗脚拽回现实,你想被牵绊跌倒还是想保持正常的行动?明智者都知道,因此,你不能蛮干,还得与它和解,轻手轻脚的脱离它们。</p><p class="ql-block">原始不了的时候,情况还在继续,一时间,相信不出什么,所有的情形在这时候还能及时为自己的这份执着带来坚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毫不迟疑的克服重重困难,沿着别人走过千百遍自己也走过一遍的路径走。就算走错了,我们也及时发觉,因为这是一条完全陌生的下行线,因此马上回头是岸,重新回到分叉口继续另一条路线的行动。不要叹息白白浪费宝贵的体力与时间,我们的前路还长着。走错路可以说是开路者随时遇到的事情,因为两条甚至多条路线不可能一览无遗由着你选择,尤其是你处于下方的时候。这时候,知错就改是明智的,也由不得你不明智。</p><p class="ql-block">每经过一定的路程,总要来一个90°的考验,石头也好,土坎也好,你就得面对,一般情况,你遇见陡峭石头,总是下意识的怵,与生俱来的,不这样好像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现实。什么姿态都可以做,就是想让自己万无一失的攀爬上去下来。而土坎的90°,你可以调整一下姿态,这姿态调整着实重要,将正面身体面对土坎,这样下起来安定些,借助一切可以放心依附的物体下行和上行是保全的好办法。</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孤独地行动着,就算前面有一支队伍存在,你暂时感受不到,就算后面队友和你一样正在不断努力经过,可,你置身于这片山野中,天生孤独,只有孤独,才能让你平心静气的使用自己,没有其它干扰,只要面对这个由不得自己的环境。</p><p class="ql-block">看到下面低矮的山顶,它们的面貌变得温存圆满,并不可怕,它们心甘情愿的拥护于两座高山下,承载着宿命的安排。那些水体倒映着天空,边缘的土黄色好像是镶嵌着的金子。充满力度的公路传导着现代交通的便捷与气度,因此,我们这时候没有疑惑,动力十足继续着,和周边的事物一样。</p><p class="ql-block">不管其它,就努力着自己,每经过一座山头山峰,我们都向着主峰靠拢得更近。在冲刺靠近主峰的最后山头时,遇见在山顶上休息的一群男女,他们和我们相反方向的穿越,目的是上莲花山主峰。看来,是穿银莲线了。与其提示时间紧迫,毕竟,已经接近下午2点。他们都带了头灯,准备走夜路。那就好,他们还是来自深圳,看来,深圳玩户外的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踩踏在山脊间松动的石头上,两边是悬崖峭壁,你能从容自如吗?你可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杂技高手,也不是经过严苛魔鬼训练的特种兵,你还是有点胆颤心惊的经过,用小心翼翼来形容自己这时的心情一点都不过分。我们还得面对这个现实,因为这是自找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认为年初经过时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和现在对照并不觉得年初的难度比现在大,倒是现在感受到难度无处不在,考验着你的耐力和心理,因此,自己认为本次的难度比年初的更大。这与头脑清醒有关吧。还可以,主峰就在前方,近在眼前,我们还是要接受90°的峭壁考验,自此,真的明白,只有山体不断的给你出难题,才把你的斗志挖掘出来,不是抗衡,而是为了能够让自己顺利过关,你能抗衡得了吗?</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左腿痉挛起来,那种揪着神经的疼痛,你不得不停下来拿捏,尽量放松肌肉,这时候肌肉变得松松垮垮并不紧实。说明这一路自己的休息时间偏少,也是锻炼强度积累不足造成。坐在山脊上,看着被峭壁上的树木遮挡的前方,我们没有感受到危险,也真的不在乎危险。调整好自己,向主峰靠近,这时候自己明白,每一步都在积极的表现,目标就在眼前了。看到熟悉的彩色方形旗帜,我们知道,这里也成了朝圣的地方,印着看不懂文字的经幡正在飘扬着,这时候山风不大。刚才在一个山头停留午餐时,久了,感觉到冷,现在,已经来到主峰,我们拿出药水涂抹在一双大腿上,然后找一个石头,垫上奔尼帽当枕头躺下休息。这个时候,山风安静下来,只有和煦的太阳漫山遍野洒落。我们躺在灌木阴影下休息,好好享受在顶峰一个人睡觉的滋味,其实和睡在家里没有什么不同,这种纯天然千米高处的睡觉,相信平生不会多次体验,毕竟,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带,不可能像高原的人们那样整天都在5、6000米处生息繁衍,让人不可企及的高高在上。</p><p class="ql-block">在主峰完全放松身心的躺着,享受着安静的同时,也让一直处于紧张的身体得到休息。获得的回报是让自己重回登山前的感觉。接下来的下山要想筋骨自如灵活,还需要渐渐的热身。下行的路径熟悉又包含陌生,还是陡,一段山头是80°吧,这个已经恐吓不了你,都经历过接近甚至是90°的,还在乎这些,但小心始终相随,尤其是下行的时候。</p><p class="ql-block">经过这片墨绿泛白的区域,原先的光秃秃和碎石头遍布已经看不到,路径弯曲清晰的蔓延到下面的山脊不见了。要是按照另一条线路,下了这个陡坡,其它下行的坡度不在话下。而今天的路线经过此地之后,仅仅是一种前期适应,艰险的下行路还在前头。由于对年初的那次穿越线路有点模糊,原以为下了这个坡,附近就是下山口,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最保全的办法就是沿着被野草拥护着小路行动。自己领先队友试探性的行走,因为其他队友从未经过,因此,这个重大责任自己扛起,也是队长的安排。没想到这条路没完没了的沿着既定轨迹延伸,究竟延伸到哪里,自己心里没底。自己已经明确是探路的,队友跟的不密切,以为在等自己探出准确的路线后才跟上。小路没有分叉,来到一个转折点,看情形,是下山的。打队长电话,信号虽不好,但能够听清楚,队长讲你所在地方就是下山的。这下可放心了,他在主峰带领队友下行,刚好看到穿红色运动衣的自己,鲜艳衣服在户外的作用就是突出。让队长打其中一个队友电话,按照路线过来,因为自己没有这两个队友电话号。队长说他们在你后面走过去了。那就好,站着感受到风的威力,凉凉的,担心着凉,那就躺在这种快淹没身体高度的墨绿色泛白野草上,感觉到安稳舒适又没有凉风。不久听到沙沙的与野草触碰的声音,马上站起来,等候队友的出现。</p><p class="ql-block">领先他们下行,印象中的大石头就在眼前,踩在脚下,也就宣告下行路线的准确无误。经过不是太陡的一小段之后,大环线最长最陡的路段显赫在你眼下。庆幸的是两边都有树木,这段超过一百米在80多到90°的路径,被驴友踩出明显的灰白色土路来,这时候登山杖不但形同虚设,且成了累赘,一个队友干脆扔下,还好,没有弄丢。就算你双手抓住树干,双脚还是够不上可以踏实的硬底,你得调整好姿态与身体,慢慢的试探下去直到踩着硬实处才可下行一步,要是这时候能够拍照,多好,可以拍出险象环生的效果吗?我们的人体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已经和动物没有区别,只是身体笨拙不如动物的身手敏捷。这些难看的姿势只能持续到这段令人绝望路径的完结。队友说你怎么没有给我们录像。是啊,自己来到相对平缓处,才后悔,怎么没有呢,手机就在裤兜里。只好说下面还有一个更陡的,就那么两三米的。这个印象深刻的陡坡一直到下山口都没有经过,应该是自己记错了?下行的路迹清晰,绝对不会走错,真的庆幸,没有借助两步路路书作指引,目的简单,减少手机电源损耗。其实,路书真的重要,可以为你排忧解准确指引减少因为错误判断造成诸多不良后果。</p><p class="ql-block">因为经过这段绝壁式的道路,接下来的是60°+陡坡已经变得不再险要。这就是历练,没有经过艰苦卓绝的考验,哪里知道什么是神清气爽?因为要陪同,不能一味地依照自己的速度下山,因此,这一路走走停停。因为队友的体力消耗偏大,下行速度放慢不少,后面的队友却展示出强大的后劲,把落后距离渐渐拉近。到了出山口,只缩短成那么10分钟的差距。</p><p class="ql-block">虽然快到出山口了,因为天色已经暗下来,自己不用人工照明领先下行,可以凭着感觉走,借助登山杖竟然万无一失。等候队友过来,他们亮起的头灯反而让自己感到不适,路途变得恍惚不定。</p><p class="ql-block">本次的活动因为后阶段强度降低,基本上处于半休息状态,感觉到自己还可以,没有精疲力尽感。而有的队友说超乎想象,竟然这么难。大家平安无事如愿达成大环线穿越,着实不容易,也了不起。其实,只要你有登山经验,体力相对可以,再难的山都可以挑战,只是时间要长一些。当然,再难的山,是指那些一般驴友经过的线路,而不是专业的登山。(2021-12-19诚意穿越,12-20编)</p> <p class="ql-block">大环线上坚韧不拔的音符</p><p class="ql-block">属于什么都不要紧,在一个朦胧的早上,来到认为的集合地点,时间还有4分钟余地,却不见任何队友,这个不可能。只好打开群里的帖子看个究竟,原来集合地点不是现在自己等候的图书馆,而是体育馆,看来,是自己粗心大意造成的。只好走路过来文化中心前的市政府公交站等候,这是打队长的电话明确下来才行动的。</p><p class="ql-block">不到7点的早上,路面通行的大多数驾驶摩托、电动车的人们,应该朝营生的地方驾驶过去,也有接送自家人来公交站的。天色灰灰,心情轻松,我们知道本次的活动不是随随便便就可应付的,可以说是自己参加户外以来难度最大的,哪怕年初的和这次同一线路的穿越自己身体不适,但现实情况具体于此,是容不得半点含糊的,之所以轻松,在于自己知道,强加上的担心无形中对自己增加心理压力,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便有了毅然决然的味道,那么,轻松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源自内在的需要,这个友好配合,让自己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过来公交站后面的椅子坐下来,留意左前方路面的车辆变化是唯一目的,偶尔被其它经过眼前的事物所吸引,但不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白色全顺商务车出现了,马上背起背囊过来公交站边,白色全顺刚好到达,配合得天衣无缝,好像经过无数次练习才有的结果。打开需要使劲拉的车门把手,因为经常坐这款车,所以知道它的性能,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车了。</p><p class="ql-block">上车时女队友说今天这么艳。这个也是必须的,穿中国红运动夹克,目的是与年初的有个呼应,年初的着装是深色的,我们年末了应该有喜庆和明亮的色彩,裤子依旧保持黑色,这黑色表面的抽象线条印花图案,让裤子变成灰色,这样的变化效果当然免不了。上衣的刺绣和烫印金黄色字体,构成完全的中国元素,我们一身的自己的文化符号,能够为自己的形式提供完整的统一。</p><p class="ql-block">来到熟悉的进山口,今年来这里好些次了,夏天来,天气的闷热无法让自己轻松行动,走不到一公里有时要歇息5、6次。本次走1公里都不用歇息,季节决定你的运动状态,也让你夏季的锻炼得到回报。我们在首1公里感到有些气喘之后,后续的路程渐渐的让心率适应现实的节奏,感觉到身体好像与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山脉完全融合。那么,在不算那么陡的情况下,来一段延时甚至是超一分钟的慢动作拍摄也是可以的,请队友掌握手机就行。</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起步阶段路边遇见红叶,这是缩小版的红叶。看来红叶只认季节不认环境,我们这里还没有进入冬天,偶尔的秋天感觉,也能够红了,说明它的基因理当在一定的时期内变红。因此,我们也就不必担心什么,只要时间一到,自然而然的就红起来。</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动保持理智,知道不能操之过急。来一段缓和的迂回的路径,让你自觉的配合环境的需要放松起来,这可是难得的自我调整的机会。在垭口稍作停留,往左前方行动,这一路段,平行着你的脚步和心情,经过一些迂回之后来到一个小山头停顿,看看前后左右的环境吧,南边是银瓶山,北边是莲花山,两座主峰就在你的两边,东边与西边的山脉保持克制,东边的以广袤的平原和城镇为主,西边全都是山体的层层叠叠联合成一个整体。</p><p class="ql-block">我们不相信什么奇迹,但知道这样的观感是不可抹杀的事实。也就叹服古人所言的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个是避免不了的事实。难以想象,古人登山,是穿宽松的长袍吗?还是和我们一样穿裤子和上衣?不然,山体的植物牵绊着其长袍,不消几个小时,可能就把长袍撕裂成碎片。这个不是我们应当深入考虑的,也许这些文人墨客是上那些名山,有轿夫抬着他们上去的,也没有这么原始的植被枝蔓拽着人。起伏的大小山头就在脚下延伸又抛却,这是不变的规律,这一路基本上沿着山脊行动,但也有在遮天蔽日的路径穿行,反正,就是要考验着你。</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此进入60°坡度极以上的上下路径,借助靠近自己经过的树木和扎实的草,还有我们的登山杖与经受着四季考验的石头,这是必须的,已经成为每次登山的固定形式,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行动着的身体。小牵绊和被扎痛刺痛是例牌套餐,也是必须承受的天然调味品。</p><p class="ql-block">因为持续干旱,处于初冬,一切都干燥得好像没有了温存,让鞋子和裤管变成灰灰的一层哑光。满目皆绿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你的拉扯中,脚下的身边的藤蔓不时地把你的粗手粗脚拽回现实,你想被牵绊跌倒还是想保持正常的行动?明智者都知道,因此,你不能蛮干,还得与它和解,轻手轻脚的脱离它们。</p><p class="ql-block">原始不了的时候,情况还在继续,一时间,相信不出什么,所有的情形在这时候还能及时为自己的这份执着带来坚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毫不迟疑的克服重重困难,沿着别人走过千百遍自己也走过一遍的路径走。就算走错了,我们也及时发觉,因为这是一条完全陌生的下行线,因此马上回头是岸,重新回到分叉口继续另一条路线的行动。不要叹息白白浪费宝贵的体力与时间,我们的前路还长着。走错路可以说是开路者随时遇到的事情,因为两条甚至多条路线不可能一览无遗由着你选择,尤其是你处于下方的时候。这时候,知错就改是明智的,也由不得你不明智。</p><p class="ql-block">每经过一定的路程,总要来一个90°的考验,石头也好,土坎也好,你就得面对,一般情况,你遇见陡峭石头,总是下意识的怵,与生俱来的,不这样好像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现实。什么姿态都可以做,就是想让自己万无一失的攀爬上去下来。而土坎的90°,你可以调整一下姿态,这姿态调整着实重要,将正面身体面对土坎,这样下起来安定些,借助一切可以放心依附的物体下行和上行是保全的好办法。</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孤独地行动着,就算前面有一支队伍存在,你暂时感受不到,就算后面队友和你一样正在不断努力经过,可,你置身于这片山野中,天生孤独,只有孤独,才能让你平心静气的使用自己,没有其它干扰,只要面对这个由不得自己的环境。</p><p class="ql-block">看到下面低矮的山顶,它们的面貌变得温存圆满,并不可怕,它们心甘情愿的拥护于两座高山下,承载着宿命的安排。那些水体倒映着天空,边缘的土黄色好像是镶嵌着的金子。充满力度的公路传导着现代交通的便捷与气度,因此,我们这时候没有疑惑,动力十足继续着,和周边的事物一样。</p><p class="ql-block">不管其它,就努力着自己,每经过一座山头山峰,我们都向着主峰靠拢得更近。在冲刺靠近主峰的最后山头时,遇见在山顶上休息的一群男女,他们和我们相反方向的穿越,目的是上莲花山主峰。看来,是穿银莲线了。与其提示时间紧迫,毕竟,已经接近下午2点。他们都带了头灯,准备走夜路。那就好,他们还是来自深圳,看来,深圳玩户外的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踩踏在山脊间松动的石头上,两边是悬崖峭壁,你能从容自如吗?你可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杂技高手,也不是经过严苛魔鬼训练的特种兵,你还是有点胆颤心惊的经过,用小心翼翼来形容自己这时的心情一点都不过分。我们还得面对这个现实,因为这是自找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认为年初经过时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和现在对照并不觉得年初的难度比现在大,倒是现在感受到难度无处不在,考验着你的耐力和心理,因此,自己认为本次的难度比年初的更大。这与头脑清醒有关吧。还可以,主峰就在前方,近在眼前,我们还是要接受90°的峭壁考验,自此,真的明白,只有山体不断的给你出难题,才把你的斗志挖掘出来,不是抗衡,而是为了能够让自己顺利过关,你能抗衡得了吗?</p><p class="ql-block">这时候,左腿痉挛起来,那种揪着神经的疼痛,你不得不停下来拿捏,尽量放松肌肉,这时候肌肉变得松松垮垮并不紧实。说明这一路自己的休息时间偏少,也是锻炼强度积累不足造成。坐在山脊上,看着被峭壁上的树木遮挡的前方,我们没有感受到危险,也真的不在乎危险。调整好自己,向主峰靠近,这时候自己明白,每一步都在积极的表现,目标就在眼前了。看到熟悉的彩色方形旗帜,我们知道,这里也成了朝圣的地方,印着看不懂文字的经幡正在飘扬着,这时候山风不大。刚才在一个山头停留午餐时,久了,感觉到冷,现在,已经来到主峰,我们拿出药水涂抹在一双大腿上,然后找一个石头,垫上奔尼帽当枕头躺下休息。这个时候,山风安静下来,只有和煦的太阳漫山遍野洒落。我们躺在灌木阴影下休息,好好享受在顶峰一个人睡觉的滋味,其实和睡在家里没有什么不同,这种纯天然千米高处的睡觉,相信平生不会多次体验,毕竟,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带,不可能像高原的人们那样整天都在5、6000米处生息繁衍,让人不可企及的高高在上。</p><p class="ql-block">在主峰完全放松身心的躺着,享受着安静的同时,也让一直处于紧张的身体得到休息。获得的回报是让自己重回登山前的感觉。接下来的下山要想筋骨自如灵活,还需要渐渐的热身。下行的路径熟悉又包含陌生,还是陡,一段山头是80°吧,这个已经恐吓不了你,都经历过接近甚至是90°的,还在乎这些,但小心始终相随,尤其是下行的时候。</p><p class="ql-block">经过这片墨绿泛白的区域,原先的光秃秃和碎石头遍布已经看不到,路径弯曲清晰的蔓延到下面的山脊不见了。要是按照另一条线路,下了这个陡坡,其它下行的坡度不在话下。而今天的路线经过此地之后,仅仅是一种前期适应,艰险的下行路还在前头。由于对年初的那次穿越线路有点模糊,原以为下了这个坡,附近就是下山口,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最保全的办法就是沿着被野草拥护着小路行动。自己领先队友试探性的行走,因为其他队友从未经过,因此,这个重大责任自己扛起,也是队长的安排。没想到这条路没完没了的沿着既定轨迹延伸,究竟延伸到哪里,自己心里没底。自己已经明确是探路的,队友跟的不密切,以为在等自己探出准确的路线后才跟上。小路没有分叉,来到一个转折点,看情形,是下山的。打队长电话,信号虽不好,但能够听清楚,队长讲你所在地方就是下山的。这下可放心了,他在主峰带领队友下行,刚好看到穿红色运动衣的自己,鲜艳衣服在户外的作用就是突出。让队长打其中一个队友电话,按照路线过来,因为自己没有这两个队友电话号。队长说他们在你后面走过去了。那就好,站着感受到风的威力,凉凉的,担心着凉,那就躺在这种快淹没身体高度的墨绿色泛白野草上,感觉到安稳舒适又没有凉风。不久听到沙沙的与野草触碰的声音,马上站起来,等候队友的出现。</p><p class="ql-block">领先他们下行,印象中的大石头就在眼前,踩在脚下,也就宣告下行路线的准确无误。经过不是太陡的一小段之后,大环线最长最陡的路段显赫在你眼下。庆幸的是两边都有树木,这段超过一百米在80多到90°的路径,被驴友踩出明显的灰白色土路来,这时候登山杖不但形同虚设,且成了累赘,一个队友干脆扔下,还好,没有弄丢。就算你双手抓住树干,双脚还是够不上可以踏实的硬底,你得调整好姿态与身体,慢慢的试探下去直到踩着硬实处才可下行一步,要是这时候能够拍照,多好,可以拍出险象环生的效果吗?我们的人体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已经和动物没有区别,只是身体笨拙不如动物的身手敏捷。这些难看的姿势只能持续到这段令人绝望路径的完结。队友说你怎么没有给我们录像。是啊,自己来到相对平缓处,才后悔,怎么没有呢,手机就在裤兜里。只好说下面还有一个更陡的,就那么两三米的。这个印象深刻的陡坡一直到下山口都没有经过,应该是自己记错了?下行的路迹清晰,绝对不会走错,真的庆幸,没有借助两步路路书作指引,目的简单,减少手机电源损耗。其实,路书真的重要,可以为你排忧解准确指引减少因为错误判断造成诸多不良后果。</p><p class="ql-block">因为经过这段绝壁式的道路,接下来的是60°+陡坡已经变得不再险要。这就是历练,没有经过艰苦卓绝的考验,哪里知道什么是神清气爽?因为要陪同,不能一味地依照自己的速度下山,因此,这一路走走停停。因为队友的体力消耗偏大,下行速度放慢不少,后面的队友却展示出强大的后劲,把落后距离渐渐拉近。到了出山口,只缩短成那么10分钟的差距。</p><p class="ql-block">虽然快到出山口了,因为天色已经暗下来,自己不用人工照明领先下行,可以凭着感觉走,借助登山杖竟然万无一失。等候队友过来,他们亮起的头灯反而让自己感到不适,路途变得恍惚不定。</p><p class="ql-block">本次的活动因为后阶段强度降低,基本上处于半休息状态,感觉到自己还可以,没有精疲力尽感。而有的队友说超乎想象,竟然这么难。大家平安无事如愿达成大环线穿越,着实不容易,也了不起。其实,只要你有登山经验,体力相对可以,再难的山都可以挑战,只是时间要长一些。当然,再难的山,是指那些一般驴友经过的线路,而不是专业的登山。(2021-12-19诚意穿越,12-20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