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之旅-摩洛哥篇(三)

凤海

<p class="ql-block">阿特拉斯山脉-济兹山谷沿途风光</p><p class="ql-block">​ 济兹山谷(Ziz Valley)坐落于摩洛哥东部阿特拉斯山脉与撒哈拉沙漠的交界地带,是一条由济兹河冲刷形成的壮丽峡谷。谷地以延绵的棕榈绿洲、陡峭的红色岩壁和古老城堡式村庄闻名,被誉为“沙漠中的生命走廊”。</p><p class="ql-block"> 山谷从阿特拉斯山麓延伸至沙漠边缘的埃尔拉希迪耶(Errachidia),沿途遍布超过20万棵棕榈树,形成狭长的绿色脉络。其中托德拉峡谷(Todra Gorge)段最为险峻,两侧岩壁高耸百米,仅留一线天光,堪称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里是撒哈拉商队北上的要道,至今保留着许多卡斯巴(Ksar)土制防御工事和传统柏柏尔人村落。游客可沿N10公路穿越山谷,俯瞰如火星表面的红土地貌与绿洲的强烈对比,感受摩洛哥从山地到沙漠的自然过渡与文化变迁。</p> <p class="ql-block">梅地尔特风光</p><p class="ql-block">​ 梅地尔特(Midelt)位于摩洛哥中部阿特拉斯山脉腹地,地处高山平原,海拔约1500米,连接非斯与马拉喀什两大古都,是穿越中东阿特拉斯山脉的重要通道。该地以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四周环绕着雪顶山脉、峡谷与绿洲,春秋季节苹果花与果园遍布,有“苹果之乡”美誉。</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梅地尔特曾是柏柏尔人聚居地,保留着传统民俗与建筑风格。当地集市(Souk)充满北非风情,以手织地毯、矿物晶体(如紫水晶)和农产品交易为特色。附近有著名的齐兹河谷与埃尔·阿尤恩瀑布,吸引徒步与自然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多雪,兼具沙漠与山地特性,成为体验摩洛哥多样地理与文化的独特窗口。</p> <p class="ql-block">欧风小镇-伊芙兰</p><p class="ql-block">​ 伊芙兰(Ifrane)坐落于摩洛哥中部阿特拉斯山脉高处,海拔约1665米,以其独特的欧洲风情闻名,被誉为“摩洛哥的瑞士”。该城由法国殖民者于1929年规划建造,初衷是打造一个山间度假胜地,因此建筑多为阿尔卑斯风格的斜顶别墅、石砌房屋和整齐花园,与摩洛哥传统城市风貌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 伊芙兰冬季多雪,是北非罕见的滑雪胜地;夏季凉爽宜人,成为避暑天堂。市中心标志性石狮雕塑、整洁街道和茂密雪松森林增添了宁静优雅的氛围。附近建有穆罕默德六世大学等高等学府,学术气息浓厚。伊芙兰不仅展现了殖民时期的历史印记,更以融合自然生态与欧式精致生活的特质,成为摩洛哥独具一格的高原明珠。</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游摄</p><p class="ql-block"> 菲斯是摩洛哥北部的一座历史名城,建于公元9世纪,曾是摩洛哥多个王朝的都城。作为北非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菲斯古城(Fes el-Bali)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古城以错综复杂的街巷闻名,近万条狭窄道路蜿蜒交错,密布着传统市集、手工作坊、古老清真寺和宗教学校。其中最著名的卡拉维因清真寺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菲斯也是摩洛哥传统手工业的中心,尤其以皮革染坊和铜器制作著称,城中传统皮革染坊至今仍沿用千年古法工艺。</p><p class="ql-block"> 菲斯古城不仅是一座活生生的中世纪阿拉伯城市博物馆,更是伊斯兰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曼索尔城门掠影</p><p class="ql-block">​ 曼索尔城门(Bab Mansour)是摩洛哥梅克内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北非最宏伟的城门之一。它由阿拉维王朝苏丹穆莱·伊斯梅尔于18世纪初兴建,由其继任者完成,并以设计者曼索尔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门融合了伊斯兰与摩尔式的建筑风格,以其巨大的尺度、对称的拱门和精美的装饰著称。墙面布满色彩斑斓的彩陶镶嵌(Zellij)、古兰经经文雕刻与几何图案,展现了摩洛哥传统工艺的极致魅力。它不仅曾是皇家仪式的入口,更是权力与艺术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如今,曼索尔城门作为梅克内斯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屹立在古城广场旁,见证着历史沧桑,持续吸引着世界游客的目光,成为摩洛哥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