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老君山 归途景致添

平静

<p class="ql-block">  别过云雾缭绕的老君山,原以为旅途的精彩已达顶点,未想归途之上,风光与心境竟愈发从容丰盈。</p><p class="ql-block"> 9月23日,嵩县被一场连绵的秋雨包裹。雨丝从清晨织到日暮,又从入夜飘至天明,淅淅沥沥未曾停歇。我们索性放缓脚步,将这一日定为休整时光。没有赶路的匆忙,只静听雨声打在窗棂,看远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倒也成了旅途里难得的松弛时刻。</p> <p class="ql-block">  9月24日清晨,推窗时竟撞见满室阳光。久雨初晴的天空格外澄澈,连空气里都浸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简单吃过早餐,我们骑行从嵩县出发,向巩义方向前行。风拂过耳畔,带着初秋的微凉,车轮碾过湿润的路面,留下一路轻快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  行至正午,一路辗转,骑行走进洛阳白马寺景区。走到山门前,“白马寺”三个鎏金大字苍劲有力,两侧的石马神态昂扬,虽历经千年风雨,依旧透着几分庄重。</p> <p class="ql-block">  迈进山门,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的古柏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沿着中轴线前行,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依次排开,飞檐上的神兽、殿内的木雕彩绘,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古朴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踏入洛阳白马寺,仿佛走进一卷摊开的古建筑画册。红墙黛瓦映着古柏青藤,飞檐斗拱载着千年时光,每一处建筑都似在低声诉说着佛法东传的初章</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前的香炉最是热闹,信徒们排着队弯腰上香,青烟随着人流流动,时而聚在殿宇间,时而散在庭院里,混着檀香与草木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寺院。</p> <p class="ql-block">  在白马寺这座中原古刹的红墙之内,除了古朴庄重的中式殿宇,还藏着三座风格迥异的异域佛殿——缅甸殿、印度殿与泰国殿。它们跨越山海,将东南亚的佛国风情悄然融入洛阳的晨钟暮鼓里,成了千年古刹中别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这三座异域佛殿,虽风格迥异,却与白马寺的中式古刹和谐共生。缅甸殿的华丽、印度殿的厚重、泰国殿的精致,在晨钟暮鼓中交融,既诉说着不同国度的佛教文化,也见证着佛法跨越山海的交融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下午游览结束后,我们继续骑行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下午4时,骑行至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这座被誉为“中原活化石”的古宅,就静静卧在邙山脚下、洛水之滨,藏着百年家族的兴衰故事。</p><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原著名的封建地主庄园,因康氏家族在明清两代连续十二代人富裕了400余年,且“康百万”为慈禧太后对康家的封号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康氏家族祖籍山西洪洞,明初迁至巩义。明中期,康家利用洛河、黄河的水运优势开展粮食、布匹等贸易,逐渐发家修建庄园。 </p><p class="ql-block"> 迈进大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代,错落有致的院落层层递进,青石板路蜿蜒其间,连接着一座座青砖灰瓦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沿着主路前行,最先看到的是“栈房区”。这里曾是康家的商业核心,如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商铺、账房。站在宽敞的院子里,仿佛能看到昔日车水马龙、伙计们忙着装卸货物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往里走,便是家族居住的“住宅区”。庭院深深,雕梁画栋随处可见。窗棂上的木雕花鸟栩栩如生,屋檐下的砖雕寓意吉祥,连石阶的边角都刻着精致的纹路。走进一间厢房,旧时的桌椅、床榻摆放整齐,墙上挂着的字画虽已褪色,却仍能感受到康家对文化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货币窖藏中按年号整齐码放的洪武通宝至光绪元宝,见证了康家“汇通天下”的金融能力。</p> <p class="ql-block">  比金银库更神秘的,是主宅区一院那处铁栏杆围护的藏宝洞,已成为庄园最吸睛的景点。它的发现源于一场跨越半世纪的追寻:1948年农会清算时,民兵们逐屋敲击排查却一无所获;直到2003年,康家第十九代后人康素婵的童年记忆才揭开线索——日本侵华时,她曾见长辈往窑洞拐窖中搬运物品。专家勘测时竟发现,表面正东的窑洞进门后实则转向西北,这种隐蔽设计让外人难以察觉空间玄机。当清理至地下一米处,假墙壁后藏着纵横相连的洞窟群:既有长2.8米的储物洞,又有带脚蹬坎的逃生通道,甚至通过天井与未知区域相连,因深处坍塌风险,至今仍有部分通道未敢探查。</p><p class="ql-block"> 这座“富过十二代”的商业帝国遗迹中,最引人遐想的莫过于暗藏其间的藏宝室。它们既是康氏家族万贯家财的藏身之处,更是中原商帮生存智慧的物化见证,在砖石瓦缝间藏着财富与传承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登上庄园的制高点“眺洛楼”,视野瞬间开阔。康百万庄园占地240余亩、房屋1300多间,十分庞大建筑群。远处洛水如带,缓缓流淌;近处田野阡陌纵横,村落错落。站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百年前的风云,感受到一个家族在时代浪潮中坚守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游览结束后,我们骑行前行至巩义市,入住馨梦酒店。今日骑行140公里。</p> <p class="ql-block">  9月25日晴,我们从巩义市出发,沿中原大道“坐山车”般山间公路,骑行约60公里抵达郑州市。</p> <p class="ql-block">  在郑州市用过午餐,一马平川地到达开封市。</p> <p class="ql-block">  到达开封已5点多,入住来时住过的漫欣酒店,今日骑行132公里,总里程为995公里。</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的开封,清晨被一层灰蒙蒙的云笼罩着,天空沉甸甸的,零星小雨慢悠悠地飘下来。查看天气预报,未来几天都是雨,我们没多耽搁,早早收拾好装备从漫欣酒店出发——得赶在大雨落下前,骑过开封到兰考那段出了名的烂路。</p> <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先后骑行经过兰考县城、曹县庄镇,雨时断时续,风里带着初秋的凉意。骑到菏泽时,天边的云稍微散开些,我们简单吃了点东西补充体力,又接着往巨野赶。</p> <p class="ql-block">  下午17时,骑行至巨野县城,入住华驿酒店,今日骑行191公里。到目前为止,骑行河南老君山往返总里程为1186公里。</p> <p class="ql-block">  9月27日清晨,巨野的雨还在下,密匝匝地织成网。我们被这场雨轻轻按住了脚步,我们静静等着——等雨势转弱,等风变得温柔些再出发。等到9点多,雨势稍微弱些,我们就立即出发踏上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  中午,当车轮最后碾过济宁熟悉的街道,我们终于结束了这场从济宁出发、往返河南老君山的骑行之旅。13天风雨兼程,1236公里的轨迹,从起点回到终点,画成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本次骑行河南老君山13天,在这1236公里的骑程中,我们一路向南穿越鲁西南的田野,再踏入中原的山地。爬坡时腿肌的酸胀、顶风骑行时紧绷的肩背、暴雨里模糊的视线,都是这段骑程刻在身上的印记。每当夜宿酒店、挑灯记录当天的路程,就像与自己的对话;等日后翻起,便能想起每一段路的模样。在每一段美篇里,都藏着我们并肩的坚持、途中的风景,还有从出发到归来的完整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骑行河南老君山,这场骑行,始于济宁,终于济宁,圆满得刚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