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称:九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737529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选自网络,致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切过往,皆为篇章。曾经的粮票、油票、布票和肉票等票证已成为久远的记忆了,自1993年4月份起,全国所有粮票停止流通,粮油开始敞开供应,结束了近40年的“票证”经济。旧时的粮票不仅是购粮凭证,更是承载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它全面见证了我国从物资短缺到市场繁荣的历程。尽管粮票现在已成为大众收藏品,但回想起来,依然倍感亲切,记忆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国初期,由于物资比较缺乏,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必须,1953年开始实施粮食统购统销,1955年全国正式启动粮票制度。在我记忆中,粮食的定量是根据年龄、工作岗位等予以确定的。城镇居民每户发一个粮本,每月凭粮本到附近粮店购买所需粮食。同时需要领取一定的粮票用于日常食堂的消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人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当时对粮票的概念不是太清楚,因为农村属于自给自足,不需要任何粮票,只有到乡里或去县上遇到饭点,买吃食时才需要粮票。当时由于粮食都是定量的,你到食堂买馒头等面食都需要在给钱的前提下,付给相应的粮票,否则人家不会卖给你。农村居民因为是农业户口,需要拿自家的粮食到粮站去换取,否则没有粮票可用,很是麻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的粮票又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以及部队专用粮票。全国粮票一般大型国营单位和政府单位职工才能拥有,多数单位发放地方粮票,而部队粮票市场是不流通的。地方粮票只能在本省区域内才可使用,出了省只能使用全国粮票,因此全国粮票非常受欢迎,即使拿粮票换鸡蛋,也是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换的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当时的粮食紧缺,城镇居民的口粮需要定量。重体力劳动者发放的粮食(票)就多些,轻体力劳动者就会少些,孩子和家庭妇女又会更少。而孩子们又处于长身体的时期,饭量又非常大,不仅自己的定量不够吃,即使加上父母的剩余依然不够吃。因此孩子多的家庭每到月底就会吃紧,需要想一些别的办法,或找孩子少的家庭借借,或拿细粮找别人换多一些粗粮,日子过的相对比较艰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本人参加工作后,在水利部直属设计院工作,属于大型全民所有制单位,发放的粮票就是全国粮票,内心感到无比荣耀。当时的粮票有5斤、1斤、半斤、1两2两之分,亦有70%细粮和30%的粗粮之分。粗粮就是玉米面和糙米,口感不是太好,不愿吃时就找缺粮的同事换点细粮吃,如今想来依然回味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政策,粮食收成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养殖业也完全放开,肉蛋副食得到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肚子里的油水越来越多,粮食的摄入越来越少,粮食再也不是稀缺物资,取消粮食统共统销也就成为了必然,曾经的粮票也就成为了人们的美好回忆。虽然粮票已成为过往,但它为我国度过困难时期,乃至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启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