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夫子,四知先生

袖里乾坤

<p class="ql-block">  上午参观完丰图义仓(<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7leau0"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大德之城,人文朝邑,丰图义仓,恩泽黎民</a>),午饭后我们驱车前往40公里外的杨震纪念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杨震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展示廉政人物最多、文化内容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 到地方后,在停车场就能看到高大的青石牌坊,上书三个金色大字“<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四知坊</b>”,两侧石柱上一副楹联:<b>千古潼关清风明月廉声远,万寻华岳剑影莲峰正气高,</b>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清廉、简约、庄重。</p><p class="ql-block"> 牌坊后面的广场上就是一座高大的杨震的雕像,身着汉袍,手持书卷,英俊中透出几分慈祥,睿智里带有些许威严。雕像底部有简介:杨震,公元?-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今潼关水峪口村)人,长期从教,人称“关西夫子” ,五十岁入仕途,官至太尉 ,以“四知"拒金名扬古今,因称“四知先生”,死后葬于潼关四知村。</p> <p class="ql-block">  走近杨震公祠,欣赏过一副楹联“<b>一座雄关踞河岳汤池铁壁,四知太守昭清廉竹节梅风</b>”后,正式开始我们的参观!大门里的桌子上还有好多关于杨震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  进来大门后,迎面就是正厅“四知堂”。走进堂内,有前排六根方柱、后排四根圆柱,拱卫着四知先生的白色坐像:汉服宽敞,白发苍髯,双目炯炯。</p> <p class="ql-block">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记载:“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来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b>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b>’密愧而出。”这段要言不烦、言近旨远的文字,生动形象地记载了先生“深夜却金”的全过程,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四知先生”为官廉洁的高大形象!</p> 年幼家贫却胸怀大志! 奉母教弟,孝贤乡里。 为人师表,亦农亦教。 <p class="ql-block">  品行远播,先举茂才,后至太尉。</p> 暮夜却金,廉名远播! 以死明志,饮鸩而亡。 后人赞颂杨震的诗词语句。 <p class="ql-block">  弘农杨氏,人才辈出!先生以他的清廉自律和严明严格的家教,影响了杨家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儿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杨彪,均以清廉节操和卓越才华担任过太尉,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一门四太尉”的千古佳话。</p> 四知却金,慎独典范!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先生的墓地拜谒!这里有高大的门阙,还有夹道的石狮、石马、石象。我恭恭敬敬的向四知先生鞠躬,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  在四知先生墓前,还建有一个很大的祭坛,坛上一圈有二十四节气,中间立有一个高大的石柱,顶上蹲着一尊瑞兽注视远方。</p> <p class="ql-block">  要离开时,看着路边风吹绿柳,池水如碧的水池,我深深陷入了沉思:在那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先生毫不犹豫说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个大字时,没有半点做作,这是先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先生心灵深处的坦荡告白,是他干净做人的标志,是他清廉为官的信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这四知,是中华民族正气之真谛,将永远留芳人间!</p> <p class="ql-block">  先生的品德,可映日月,可鉴天地;先生的功绩,与华岳同在,与大河并流。先生一生为社稷和为百姓恪尽职守、辛勤操劳,他曲折坎坷又辉煌悲壮一生,他清白做人清廉为官的操守与品格,为中华民族后来人留下了学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