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天单人徒步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大环线ACT旅行记(1)

孑孑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2号上午当地时间十一点左右到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机场,机场设施简陋的,可能国内任何一个机场都会比它高大上。机场内没有廊桥只有大巴接送上下机的旅客,其实如果不是因为防止国内国际旅客混杂,连大巴车都不需要,几步路就可以下了飞机走到候机室。进入海关前需要在自动机上填写一些信息,上面的软件估计是印度人开发的,屏幕提示极其不清不明,这与旅客是否懂不懂英语无关,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在旁边帮助旅客输入信息。虽然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之一,可是还是有些旅客尤其是刚下机的中国人给他们小费。飞机上的邻座大叔正好刚办完手续,就告诉我他给了机场工作人员一百人民币小费。我说你不应该给更不能给那么多,这样助长海关人员特别是跟中国人要小费的习惯,他却说一百块钱不算什么。我无语了,心想虽然现在尼泊尔对中国人免签证,并因此可以节省一大笔钱(三十天签证要五十多美刀,九十天签证要125美刀),但是做人做事也不能没有原则啊。说句题外话,曾经遇到骑摩托去阿富汗的外国人,告诉我在阿富汗遇到塔利班索要小费,否则不予通过让等待。而几个外国人宁可等了九个小时也坚持不给小费,最后反应到塔利班检查站的领导,没有办法还是让通行了。</p><p class="ql-block">出机场打车时有司机要两千或者一千五百卢比,讨价还价可以讲到一千卢比。我则坚持给八百卢比,因为机场里面的出租车店预约也就要八百六十卢比。其实出了机场停车场大门,六百卢比也可以打到车的。</p> <p class="ql-block">我不是第一次来加德满都,去年十月份来尼泊尔走了EBC大环线。时隔半年加都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一如既往的中餐馆很多很热闹,甚至比去年又多了一些,服务员都会说几句中文,一些饭馆可以直接付人民币。</p><p class="ql-block">办理完入住手续后最重要的事情是兑换钱,尼泊尔这里大都是现金交易,没有现金寸步难行。对我们来说中餐馆是兑换卢比的好地方,如果是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给钱,则汇率更好,可惜我只能用现金但也比普通尼泊尔人开的要高些。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通讯,拿到尼泊尔卢比后马上在街道旁边的电话卡商店买了一个SIM卡,主要为了在路上能够上网了解当地天气预报,也可以经常与家人及朋友保持联系,也开始了自己将每天日记总结发在微信上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加德满都尤其是最繁华的泰米尔区街道狭窄而不规范,路上车子很多很拥挤,摩托车非常多,但是很少电瓶车,可能三哥还没有能力大量生产吧。从上午十一点左右一直到傍晚,街上都是熙熙攘攘,空气浑浊到令人窒息,虽然疫情已经过去走在外面最好还是一直戴口罩。</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种街道本来就堵塞严重状态下,还有人力三轮观光车到处转悠,全然不管交通规则见缝插针游走于车辆与行人之间。我跟在那里等待客人的三轮司机开玩笑说你这个出租车比较好,不用烧油不用考驾照,而且大街小巷都能通行无阻。他似没有明白我在开玩笑,一脸认真的告诉我这个不是出租,是不啦不啦什么的反正我没有听清楚。然后他动员让我坐上去,我说现在肚子饿了,需要去吃饭。</p> <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去游客服务中心办理登山徒步许可的时候,在大街上看到了一群当地人举着三角国旗示威游行,为什么示威我没搞清楚,问了几个路边上站着的当地人他们也不知道。只见开路车上大喇叭播放劲舞歌曲,游行的人们不时喊着听不懂的口号,吸引了很多围观者。虽说是示威可是气氛非常欢快,让人感觉如同庆祝节假日一般,我都想加入进去了。今天(九月)再看,真是庆幸那个时候没有大乱,也不敢想象半年多后竟然发生更大规模的骚乱,连总理都被赶下了台。总体来说这里的人还是比较贫困,经常可以看到躺在路边或建筑物犄角旮旯的穷人,尤其是一些妇女抱着瘦弱的孩子,看着她们那种无助的眼神心理非常复杂,有些爱莫能助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徒步ACT需要先坐车从加德满都到贝斯萨哈市(Besisahar),可以包车也可以坐当地大巴,在网上找到了大巴售票地址。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去找卖大巴票的地方,走了一段路在网上给出的地址处始终找不到卖票店。正好旁边有一个小旅行店,问他们也不知道那个售票处。他们说去贝斯萨哈的大巴车很少,一般都是包车去。我只有一个人,不可能包车吧,他们帮助在网上查了一下,正好明天早晨有一辆旅游车还有空位。他们可以帮助买票,但是要收两百卢比手续费,一共1200卢比。我住的地方也可以帮助买票,要收两千卢比,这样比较,这个小店算非常公道的了。他们还帮助联系了目的地的住宿,告诉我明天到后告诉他们一声,有什么困难可以提供帮助。</p> <p class="ql-block">晚上去一家国内西北人开的羊肉馆,人多需要拼桌,同桌的是重庆和成都来的两个四川妹子。重庆妹子来这里一个多月,学习英语和架子鼓,抱怨已经花了八千多RMB,还丢了部苹果手机,结果是英语没有怎么提高,架子鼓去了两次因为听不懂就不学了。成都妹子今天刚从EBC的珠峰大本营坐直升机下撤回来,说高反原因血氧饱和度低到30多些,不知道真假。上次我走EBC就听说了很多人因为买的保险中包含直升机救援,上到大本营后不想再走就说高反严重喊救援,搞的很多保险公司都不想做了。成都妹子国内只走过很少徒步线路,竟然就有鳌太,据她说走鳌太时天气不好差点失温噶了。两个四川妹子吃完走后又先后来了两个年轻人,也是国内来的。我看有一半食客都是国内来的,老板说疫情前来尼泊尔的中国人更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难怪当地人见到东方面孔的游客就直接说你好。</p> <p class="ql-block">这次徒步ACT也是打算与上次走EBC同样的方式,全程无向导无背夫一个人走。尼泊尔徒步线路比较成熟,一路上都有茶屋客栈提供食宿,按照轨迹一般来说没有什么问题。这样随身携带的行李不是太多,只带了换洗及防雨防寒衣物,加上一个比较好的鸭绒睡袋及以备不时之需的药品和能量棒,大概在二十斤以下。买的机票让我可以在尼泊尔呆四十五天,时间非常充裕,完全不用着急赶路,全程可以随心所欲想停就停想住就住。</p> <p class="ql-block">3月24号早晨七点退房,坐摩的赶到大巴上车地点只用了十多分钟。这次去贝斯萨哈的大巴上人比较少,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选择了坐晚间大巴早晨到,然后接着打车去茶米(Chame)或马南Chame(Manang)作为徒步起点。而我不喜欢那么赶,还是白天车傍晚到比较适合我,在贝斯萨哈住一晚明天早晨再去茶米。尼泊尔公路交通很成问题,道路坑坑洼洼颠簸崎岖,尘土飞扬空气混浊,只有快到目的地路面变好空气才清新一些。大巴车也是破旧老化,中途熄火吃饭后竟然打不着火了,还需要大家推车启动。一路上每到上坡汽车就开始喘粗气,我非常担心它什么时候不小心一口气没出来会死机趴窝,值得庆幸的是最后总算开到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同车的大部分是来走ACT的徒步爱好者及向导们,下午四点多到达贝斯萨哈后一部分人直接坐车再往前赶,我就住在这个旅馆了。房间看着还比较干净,价钱合理(不到三十人民币),只是不带卫生间。到后赶忙洗了一个热水澡,将一路上的灰尘洗净。</p><p class="ql-block">这里当地人很多面孔很像中国人,印度裔一般生活在低海拔比较温暖条件比较好的平原丘陵地带,靠近喜马拉雅山脉则生活着各种东方人如藏,夏尔巴等。气温比加德满都又高一些,一路上看到很多鲜花盛开,不知道山里面的杜鹃花是否也开了。这里山谷两旁很多耕田,自然环境比东部好很多,田野里看到很多牛羊。一路沿着马斯扬河谷,山坡上郁郁葱葱长满热带常绿植物。晚饭吃的蔬菜面条汤加蘑菇比萨饼,从此几个星期估计都吃不到可口饭菜了。</p> <p class="ql-block">安娜普娜大环线徒步简称ACT,几年前曾被评为世界前十徒步线路的第一位,原来的起始点是从贝斯萨哈开始徒步,走个几乎闭环的马蹄形线路在Nayapul结束,完全走下来需要二十多天。现在从贝斯萨哈已经修了公路,一直可以坐车到马南,而中途翻过托龙垭口后到达木科提那特后也可以坐车到博卡拉,徒步的日程可以缩短几乎一半,但是这一半包含了最精华部分。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都选择从马南开始徒步,到木科提那特结束。但还是有些人依然想走传统线路从贝斯萨哈开始,这一段路是土路,汽车很多尘土飞扬,让我望而却步。我的选择则是先坐车到茶米,海拔两千多风景也更加漂亮多样,而且可以体验植物的从低海拔的参天大树一点点到高山杜鹃然后草原最后雪山的变化。一直走到普恩山(Poon Hill)线,再接上ABC线,这样可以一网打尽这一区域的所有主要徒步线。以后道路可能会不断的向前修,现在不来再过几年可能更没有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早晨七点多走到街上,一个统管车辆调度的人把我带到一个越野车旁,司机正忙着捆绑货箱上的行李。他和司机说了一下,让我坐这辆拼车。车厢已经装满高高的货物并用帆布盖严,绳子来回缠绕捆绑的结结实实,可见路途非常颠簸。司机又把我的背包用塑料袋装起来以防尘,再捆到上面。说实话我非常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给颠下车,问了司机说捆得很紧不会掉下去。五坐吉普要塞进去七个人,后排四人前排三个,一路上感觉如同三明治被挤的很偏,每次颠簸都是痛苦折磨。</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的道路永远是在修理与塌毁交错进行,不时地堵车错车,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路上看到一辆面包车还是个外国人租的,错车的时候可以看出这个外国司机不太适应狭隘的环境,堵了后面很多车,每到稍微宽敞的路面他就会让车并不停的道歉。刚开始的山区风景并没有什么特别,车轮转过后飞尘蔽日,路上偶尔有徒步者见到车来都急忙背过身用头巾捂住嘴。刚开始道路两旁并没有什么特别,三个小时后突然旁边远处有雪山出现,河谷也险峻起来,路旁高大的木棉开着红色花朵,路旁植物开始茂密,有时还可以看到猴子在树丛里闪现。在一个瀑布旁边,司机停下车子并告诉人们在此喝茶吃饭。我早晨已经吃了早饭,就要了一杯姜茶,一边喝一边欣赏瀑布及下面的河滩。</p> <p class="ql-block">同车的五个当地人是亲戚,在偏远山区开了两个旅馆,看他们手机里面的当地风景非常漂亮而狂野,很像马纳思鲁区域。这次他们去贝斯萨哈进货,吉普车后面大部分是他们的货物。他们需要在Koto,一个离茶米很近的地方下车,然后还需要雇几匹驴子帮助馱货,再走两到三天才能到家。那里距中国西藏很近,风景更加壮丽但是外国人需要另外申请许可证才能去徒步。</p> <p class="ql-block">待他们下了车再开了一个多小时,一点左右到达茶米。司机直接把我介绍给这家山鹰之眼旅馆,我看了一下房间及地点,感觉还可以就决定住这里了。肚子空空,放下行囊后就要了一份尼泊尔传统餐。因为实在饿了让老板添加了两次饭菜,最后已经无菜可加了。</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到村庄里面转了转,临街的部分几乎都是茶屋用来接待徒步客,由于从这里开始的徒步者不是太多,街面上冷冷清清。我住的客栈再往山坡上走一段距离,可以看到一个围墙寺庙,大门紧闭显得里面非常高深不可及。远处黝黑的山峰狼牙般矗立在天空下,显得可望而不可即。下午三点多云开始涌上来,风马上也跟了过来,气温一下子明显降低了很多。客栈一点点来的人多了起来,有一对欧洲来的夫妇,看着大概有五十多岁,他们两个一直坐在二楼阳台处边聊天边喝茶,我走过去打了声招呼,得知他们只是想走一段徒步线路,主要还是来尼泊尔山里体验当地风土人情。这样的徒步者我以后也遇到了很多,大部分是只想在马南附近转一下,既有较好的吃住条件,也可以体验一下三千米左右海拔高度的风景,每天悠闲自在的坐在阳台,喝着咖啡看着四周雪山围绕,时间都似乎静止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ACT徒步第一天,清晨五点多起床。六点左右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安娜普尔纳II峰一点点被阳光照射下由白变成金黄,再变成亮白色,天也亮了起来。我先到村庄里面转了一圈,一片寂静只有我一个人游荡。今天要从茶米到上毗尚(Upper Pisang)走十四公里,海拔从两千六到三千三。由于尼泊尔山区气候多变,尤其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容易起风阴天下雨,所以我尽量都要自己尽量在三点前到达休息地,避免赶上阴雨气候。而上午尤其早晨温度适宜风止云少,是徒步的最佳时间。早晨七点多出发,太阳虽然升起,旁边的雪山顶已经由金色变为明亮的白色,但还没有照进沟谷。路上很少看到行人,村子里也是户户大门紧闭没有动静。沿着公路一个人走,早晨的山里风息云止,只能听到不远处的河水的流淌声,四处非常安静。</p> <p class="ql-block">不久经过一个小村庄,几户二层楼建筑物外面涂了蓝色,写着茶屋的标志,每家都是大门紧闭里面静悄悄的,时间还是有些早。</p> <p class="ql-block">八点半左右道路接近河谷底部,左手侧马斯杨河蜿蜒曲折一直伴随。河谷两旁有时会遇到悬崖峭壁,地质情况非常复杂,道路会通过悬崖下人工凿挖的栈道。</p> <p class="ql-block">不久需要渡过一个长长的铁锁吊桥后道路开始爬升,我沿着石子公路不停的爬坡,听到前方有砸石头的声音。只见几个当地年轻小伙子坐在路旁用小锤不停的将大块石头砸碎,一边说话。我主动跟他们打了声招呼Namaste,然后继续走路。走了几步突然听到其中一个小伙子说了一句”秦腔穷”,我非常吃惊,立即转过身看着他们,然后一边问他刚才说什么了,一边走到他身边。我用登山杖指着那个年轻人,“你他妈的说什么?”“再说一遍试试”,我要求他给我道歉。旁边的几个年轻人都低着头继续砸着石头,那个年轻人看看旁边的伙伴然后说了声“Sorry”。之后对他说中国尼泊尔是邻居,我遇到的尼泊尔人都对中国人很友好,可是你为什么要说歧视中国人的话呢?我继续问他是否知道尼泊尔人在别的国家人眼中的地位,并告诉他如果不想被歧视,首先自己就不要歧视别人,他再次跟我说了声“Sorry”。在国外几十年中我只遇到两次有人对我说“秦腔穷”的,另外一次是在美国一个中学生说了一句,我走到他面前吐了脏字后他马上就道歉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着公路走在山林中,一些地方徒步线路与公路分开,虽然坡度大些但是脚下铺满树叶的土路走着让人感觉是要到某地野营。这段徒步路线是穿梭在森林里,走在这条路迹不是十分明显小道上前后不见人,有些空地堆放着几块石头,似乎以前有人居住但放弃已久。天空晴朗太阳照到全身,马上就感觉有些热了,我放下背包脱去外套坐下休息。四周被雪山环抱,安娜普尔纳几个山峰矗立眼前,东南方向一面由整块岩石构成的几百米宽的石壁,上面堆满了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这道石壁被当地人视为神圣之地,不允许游客随便攀登,他们认为那里是人死后的灵魂的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十点半左右已经走了三个小时,太阳下身体热的出汗,忽然看到前面出现涂着彩色的建筑物,走近看出是一个建在村口两层楼的茶屋。茶屋旁边个小卖部有各种饮料,墙上写着网络自由免费。我放下背包走到卖店要了一杯咖啡,跟店主年轻男子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们夫妇两个经营这家茶屋已有多年,这里四周风景漂亮,所以很多徒步者即使不住也愿意在此坐下休息,要杯饮料并欣赏自然景色。东南我来的方向看去,大石壁远远的横在那里,左侧与一面陡峭的岩石山坡相连,石坡光滑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马斯杨河。右手侧远方是雪山,近处山坡上生长很多松树,村口多彩的经幡随风飘扬。他问我今天到哪里宿营,我告诉他在上毗尚,他告诉我那里有一家叫做丘顶旅馆(Top hill hotel),就在村口。到后告诉老板是他介绍的,可以免费住宿。去年我在EBC徒步也遇到过这种两地旅馆互相介绍的情况,这也是当地一种营业方式。</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目的地上毗尚村,刚到村口就看到了右手侧的丘顶旅馆。找到老板后告诉他是前一个村庄的那家人介绍,给了一个楼上的房间,还真就免去住宿费。这个村庄算比较大的,看到旅馆右手坡上面有很多破旧的藏式建筑,有些倒塌严重如同废墟。问当地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倒塌房屋,回答道这些房屋的主人都全家搬走了,很多人去了加德满都或者博卡拉,他们不再回来生活,任由房屋倒塌了。我感觉这些偏僻山村人口流失严重,如果没有现在的旅游业的支持可能更不会有什么人生活在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然后后洗了个热水澡,坐在门口的阳台隔河看着安娜普尔纳山峰,正好面对着著名的人脸峰,看着那个诡异的人脸,任由想象这大自然的奇妙。据说有些人晚上看着这个人脸而不能入睡,而我则似乎看到的是安详。</p> <p class="ql-block">稍后我下楼去餐厅的时候正好遇到一队印度来的旅行者,其中的一个年轻人挺住脚步眼睛直直的看着我的脚,等到我下了楼梯走到他身旁时他忽然指着我脚上的拖鞋直接让我跟他换一下,我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并告诉他这双拖鞋是我自己的。他说以为是客栈的呢。我感觉非常奇怪,告诉他就是我穿了客栈的也不可能换给你呀,他愣了一下,之后他似乎反应过来说了一句Sorry径直走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个人在村子周围转悠,外面风虽然很大但是太阳直射照在身上还是感觉温暖,风吹得四周发出呼啸声音,树枝被摇来摇去,远处山峰上的旗云也快速的变化着。初春的山里一般树叶还没有长出来,但是桃树上可以看到不算太密的花朵开始绽放。</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子建在山坡的阳面,村子里的小路弯弯曲曲通向不同的地方,路面是用石板铺成,坡度比较大更多的是一个个台阶。几个村妇在山泉水管旁边洗土豆,看着我走过只是说了一声Namaste,并没有特意盯着我看,她们已经习惯游人在村子里四处猎奇的乱窜,见惯不惊了。有时可以看到小孩子躲在大人的后面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目光默默的追随着游人走动。回到客栈我坐在餐厅要了一壶奶茶,找了一个向阳的地方边喝边注视远方云彩的变化,一个人的旅行就这点好,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安静时刻。</p> <p class="ql-block">早晨六点起床,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看对面的山峰,一会儿阳光开始照在山顶,金黄色的峰顶越来越多,而山下还处在黎明前的阶段,色调青暗。别的住客包括那群印度游客们似乎并不着急赶路,还在睡梦中。</p><p class="ql-block">我吃了早饭后七点半从Pisang出发。不着急赶路走得比较慢,这样也可以给自己留出时间来欣赏风景。靠近村庄的地方有一些桃树刚开始开花。村子虽小但是作为村门的经塔修的很漂亮,顶部的彩绘多彩多姿,信仰主宰着这里的所有人。</p> <p class="ql-block">出村后沿着山坡小路基本比较平坦,左手侧可以看到马斯扬底河,河旁不知名的小村落零零散散。山坡生长着各种树木以松树为主,风静无人,天空湛蓝,小路上铺满了落下的松针,走起来非常舒服。一个小时后右侧出现一个吊桥,开始了困难的爬坡。气喘吁吁的又爬了一个小时的坡路,猛然就看到Ghyaru村就在眼前。迎面就是一座经塔,彩色经幡四处飘扬。村口一个观景台位置极佳,近处白色的经塔与金色的塔尖直指蓝天,色彩斑斓的经幡随风舞动,远处就是雪山人脸峰清晰可见。心想住在这个村子体验一定很好,只是我这才走了两个多小时,还是继续赶路吧。</p> <p class="ql-block">沿着右侧山坡走着,突然看到前方山坡在面向沟谷方向形成一个突出部分,山与突出部分只有很窄的一道梁连接,突出及连接的山梁四周极其险峻,下面就是沟谷底部但是四周就是万丈悬崖。突出部分一个废墟建筑非常显眼,很像古代的堡垒或者要塞,卡在河谷中间可以扼守山谷里的通道,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是一个喇嘛寺遗址。看了一下我走的道路旁有一条小野路通向山梁。看看四周无人,我放下背包拿着登山杖走了过去,小路上上下下弯曲通过山梁,走进突出部位杂草及灌木丛几乎遮盖了道路,一点点到达废墟边。可以看到这以前是个很大的建筑物,由高墙围起,里面还有几座建筑物的地基,围着部分还有石板路通向临谷悬崖,悬崖周边都是石头围起来的墙。内部已经完全坍塌破败,但是从遗址基础上可以看出当年还是颇具规模的。</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半左右看到远处山坡上一个藏式村庄,那就是我准备住宿的Ngawa村。Ngawa村建在半山腰一块略微平整的台地上,村庄下面的地貌与周围格格不入,呈现出一座座圆锥形土塔似的。出发三个半小时后终于到了目的地,刚进村就看到网上说的一家旅馆,进去问价竟然要1000卢比。心想再往前走一段看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再花两个小时继续走到下个村庄。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有历史年代的小村子,村里的建筑都是石头砌成藏式院子。与其他村庄不同的是经塔建在了村中心,几棵非常古老的柏树在旁边显得非常沧桑。村子里很少看到有人走动,有时候让人怀疑这会不会是被人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就在快出村时看到又一个经塔,旁边一家用整齐的石块建成的三层建筑,原来是一家看着很漂亮的旅馆,老板娘在用水龙头冲洗周围地面。问了一下房间情况,要500卢比。我说在这里吃中午晚上及明天早晨餐,可否免除房费。老板娘略微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她带我爬上二楼,房间是朝阳看着温暖干净,从屋子里就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而且是安娜普娜II和IV同时出现。中午饭是牦牛肉咖喱饭,当老板娘知道我们的中国人时说这里很多人对中国比较向往,都想去中国看看,我开玩笑的说你们去太方便啦,直接翻个山走过去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洗了个热水澡,趁机把换下的衣服也洗了,然后躺床上晒着太阳发呆。忽然听到客栈传来敲木鱼的声音,虽然很轻但我敢肯定是客栈中什么人在边咏经边敲木鱼。出去后发现声音从二楼边上一个房间传出,我慢慢走进那个房间,听到一个男人在喃喃自语的咏经,透过窗户屋子里没有开灯,一个五十多岁的身穿深红色袈裟的男人坐在木板上低头自语。我很想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念经,但又不好贸然闯入,只好轻轻地退了回来。后来特意去问了老板娘才知道这是一个落单的喇嘛,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他没有什么寺庙可去,村里人就将村口的经塔及经堂让他看管,由于靠近这家客栈这个落单喇嘛就顺便吃住在这里,而且是免单。老板娘说他轻易不出门,吃饭喝水都是店里派人送去的,所以我也没有机会与本人交谈。</p> <p class="ql-block">ACT徒步第三天。今天只要求到马南(Manang),大概有四小时的路程,海拔高度相同只是路上有些地方上下坡。早晨七点吃饭,七点半准时出发,路上没有行人非常安静。初升的太阳照在身上让人感觉到温暖,空气有些凉爽正是徒步的好时候。半路上看到一个观景台坐了一个欧洲女孩背对着山路面朝远方的雪山,上身光着只穿了内衣,我感慨西人真抗冻,一大早就日光浴。我打了声招呼后继续不紧不慢的走着,没有赶路的压力也不用考虑晚上住的环境,使徒步变成了一种单纯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后就在快进入小村庄Mungii时,看到路边有一家简陋的小卖部,一个中年男子打招呼并问从哪里来,我告诉他从中国,他马上又说了一句你好,这也是他知道的唯一一句中文。男子邀请我坐下休息一下,并问我是否可以买点饮料。才走了一小时,我本来不打算停下来。可是看到男子脸上纯朴表情,我决定坐一会儿。男子高兴的介绍这里有咖啡,茶及果汁等饮料,并补充说有一种自己用当地水果做的果汁。这个当地水果引起了我的兴趣,问是什么样子的水果,男子说是河对岸山脚下生长的一种低矮植物的果实。他去年深秋果实成熟时采摘的,然后简单加工做成橘黄色果酱样子装在塑料桶里。男子用勺子挖了一坨放进杯子里,然后兑了一些矿泉水并搅拌均匀递给我。喝了一口酸甜的勾兑果汁,我马上知道这是果实就是我们说的沙棘果嘛,但是国内的沙棘树可是能够长很高的。正好几天没有吃水果,补充维生素也是应该的。问了一下马南还有多远,他说还有一个小时,看来我十点前就可以到达。</p> <p class="ql-block">路边山坡的景色从岩石变成沙石结构,而沙石经过雨水的冲刷将山坡变得一条条深沟密布直上直下,一个个类似碉堡的沙堆整齐排列,非常像土耳其的卡帕都其亚的以火山景色著名的地貌。我走近一个沙石堆仔细观察,石头大小不等与泥土混在一起,而且十分坚硬如同水泥,这恐怕是大自然自己制造的最原始水泥了。这两天路过的村庄一个共同点是非常像西藏或者四川的藏族人村庄,房屋构造都是木石结构,村里的巷落弯弯曲曲四通八达,令外人找不到北。建筑物上面多挂着彩旗,在蓝天雪山的映衬下非常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不到十点我已经到了目的地,看到这家客栈,家门面整洁,里面有很多整理行囊的徒步者,决定就这家了。拿到三楼的房间,把背包放下后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要了一壶热开水。我坐到院子里的木桌旁,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看着远处安娜普娜几个雪峰云卷云舒。院子里一条很大的长毛黄狗懒懒的躺在地上,任何人走过它都不搭理,就那么深沉地睡着。</p> <p class="ql-block">马南镇应该是马南县的首府,ACT徒步前半段最大的一个镇子,海拔3540米。很多人都是直接从贝斯萨哈坐车到这里开始徒步,所以镇子里有各种户外店,客栈酒店也很多。就在这里遇到了中国户外组织的徒步队伍,并且喝了他们很多茶水。下午没事,一个人出去在周围四处溜达,让我感觉到了西藏的村庄似的。天气晴朗,只是风比较大,穿着冲锋衣都有些冷。村子旁边一条河流,河对面不远处有一个湖泛着绿色。这里有几条短程徒步线路,明天准备去小冰湖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