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拉合尔简介</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8月8日晚到达繁华的拉合尔市。它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河上游冲积平原,拉维河穿城而过。它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旁遮普省的省会,由建于阿克巴时期的旧城和其南部的新城组成。它土地面积为1772平方公里,大都市人口数量约为1440万,城区人口约514万。它是巴基斯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中心,拥有旁遮普大学、拉合尔管理大学等几十所高等院校。它还拥有众多博物馆、艺术馆、剧院和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历史遗迹。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文学之城”,被誉为“巴基斯坦的灵魂”和“东方的巴黎”。</p><p class="ql-block"> 此图为拉合尔的瓦齐尔汗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拉合尔始建于公元1世纪末,有着2000多年可考证的悠久历史。它曾是加兹纳维王朝、伽色尼王朝、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和锡克帝国等政权的首都。在英国殖民时期,拉合尔成为旁遮普省的行政中心。由于它曾是多个王朝的首都及殖民时期的行政中心,因此该市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名胜古迹众多,如拉合尔古堡、巴德夏希清真寺、夏利玛尔花园、瓦齐尔汗清真寺等,其中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花园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让我兴奋的是,唐代玄奘高僧也曾于公元630年到访过拉合尔。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从乌铎迦汉荼城西北行二十余里,至娑罗睹逻邑,该邑即现今的拉合尔。玄奘高僧在该著作中详细介绍了在这座城市访问时的见闻,成为历史上关于这座城市的最早记载。当时的拉合尔已是一座很繁荣的城市,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城市规模较大,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寺庙与大市场。</p><p class="ql-block"> 此图为拉合尔的巴德夏希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巴基斯坦独立后,拉合尔成为最富裕的旁遮普省的省会,重要的工业中心。它经济迅速发展,工商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等,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软件和硬件生产中心。</p><p class="ql-block"> 拉合尔属亚热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夏热冬凉,年平均气温23°C,年降雨量为500毫米,因城市植被丰茂,被称为“花园城市”。</p><p class="ql-block"> 拉合尔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是巴基斯坦美食的代表城市。著名的菜肴包括尼哈里、比尔亚尼、烤肉等。</p><p class="ql-block"> 巴基斯坦人说:一个巴基斯坦人要是没有去过拉合尔就等于白活。可想而知,拉合尔在巴基斯坦人的心中是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此图为巴印边界降旗仪式</p> <p class="ql-block"> 今天(8月9日)我们要在拉合尔活动一天,行程摆的满,内容丰富精彩。主要的行程:参观拉合尔博物馆,游览拉合尔古堡、巴德夏希清真寺、夏利马尔花园,观看巴印边境降旗仪式。明天我们游览完瓦齐尔汗清真寺后就要返回首都伊斯兰堡。</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拉合尔所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所住酒店前栋楼</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首先参观拉合尔博物馆,它10点钟才开馆。我们9:30驱车前往,这是途中市区一瞥,城市整洁、绿化良好、建筑多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拉合尔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巴基斯坦之旅,满足了我要多游览博物馆的愿望。我们已先后游览了巴基斯坦民俗博物馆、国家纪念碑博物馆、塔克西拉博物馆,今天又将游览第4个博物馆一一拉合尔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拉合尔博物馆始建于1864年的英国殖民时期,原址在托灵顿市场大楼。1887年为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而移到现址,即拉合尔市真纳路旁遮普大学校园对面,最初名为“中央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建筑融合了莫卧儿、哥特式与英殖民时期建筑风格,主体为红砂岩结构的两层建筑。外立面有白色大理石拱廊,还有红砂岩砌的中央圆顶、尖塔和复杂的雕刻。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座建筑瑰宝,而拉合尔也被喻为“一座活着的历史之城”。</p> <p class="ql-block"> 拉合尔博物馆是该市最重要的博物馆,也是巴基斯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不仅是了解该地区、该国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也是南亚次大陆多元历史的缩影。馆内收藏有6万件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它跨越从史前时代到近现代的漫长时段,涵盖了从考古与古代文明、佛教与犍陀罗艺术、莫卧儿王朝珍宝、地方民俗与传统等。它代表了巴基斯坦历史文化的遗产,包括伊斯兰教、佛教、锡克教、印度教的历史,展示了犍陀罗雕塑、伊斯兰装饰艺术、史前石器、纺织用品、绘画、陶器、音乐器材、军械用品等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共有17个展厅,从博物馆大门进来就是细密画展厅,左拐就是犍陀罗艺术展厅,我们迫不及待地先参观犍陀罗艺术之馆。犍陀罗艺术诞生于公元1~5世纪贵霜帝国时期,它是由多种文明的交流孕育出了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的佛教艺术。我在介绍塔克西拉博物馆时已做了大量的讲解,展示了许多犍陀罗佛像、佛首及佛塔等。这展厅所展示的佛像、佛首的数量要比塔克西拉博物馆多,在这里我主要介绍3个犍陀罗艺术精品、镇馆之宝一一锡克里佛塔、苦行僧雕像、舍卫城神变图,以及一些重要的佛像、佛首等。其镇馆之宝不仅是文明交融的见证,更是艺术与历史价值的巅峰体现。</p> <p class="ql-block"> 摆在展厅中央的是十分亮眼的锡克里佛塔,它是镇馆之宝。它建于公元2世纪,在1889年被发掘。这座早期佛塔是用于供奉佛陀舍利,它展现了犍陀罗地区佛塔的初始形态,是现在各类佛塔的雏形,覆钵周体镌刻有许多片精美的铜浮雕,大都是佛教的传说及其精典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尊苦行僧雕像,是释迦牟尼(悉达多王子)苦修像。它是犍陀罗艺术的巅峰之作,是该博物馆的“皇冠明珠”、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这尊公元2世纪的犍陀罗雕塑呈现的是佛陀成道前经历6年苦修行,其肋骨嶙峋的躯体、明显的血管、深陷的眼窝和入定的神态,完美融合了希腊写实主义与佛教精神内涵。雕塑出土于西格里,1894年由英国考古学家捐赠,被公认为“全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苦行佛陀雕像”。其艺术价值在于将宗教叙事转化为极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成为犍陀罗艺术“希腊化佛教”风格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这是舍卫城神变图,也叫大光明神变图,它制作于2世纪,是本馆的镇馆之宝。这面1.19米高的片岩浮雕描绘了佛陀在舍卫城施展神变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当时舍卫城有质疑佛陀教义的,为终结争论,舍卫城国王邀请佛陀赴会。正当大家等待佛陀到来之际,佛陀自身化身于众佛、天部圣众中央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说法。头顶2个飞天托举一个花环,再上有4位天人共撑伞盖,周围环绕168位信徒与天神,此番神迹令大批民众皈依佛门。此神变图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珍品,更是研究贵霜帝国宗教融合的关键物证。</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彩绘灰泥头像,约制作于2、3世纪,其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头部头饰色彩艳丽明亮。其眼晴是蓝色的,分明是欧洲人面孔,兼具东方人慈祥的犍陀罗佛首。</p> <p class="ql-block"> 这些犍陀罗雕塑中许多都是佛陀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它是犍陀罗佛教艺术的重要主题。这是佛传的2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此佛传故事是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象入胎”。“梦象入胎”是佛传故事中佛陀降生前,其母摩耶夫人所做的吉祥梦境,象征佛陀以神圣方式投生人间,开启度化众生的因缘。</p> <p class="ql-block"> 此佛传故事是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于蓝毗尼的无忧树下诞下佛陀。</p> <p class="ql-block"> 这是3世纪的佛陀坐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2世纪的鬼子母雕塑</p> <p class="ql-block"> 这是2世纪夜叉神将雕像</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还陈列有大型佛立像与弥勒菩萨像,这类巨型造像曾矗立在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寺院,见证了古代中、南亚佛教的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 拉合尔博物馆内还专设一个中国展厅,它是该馆重要的特色展厅之一,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中国展厅的艺术瑰宝,是明清瓷器与象牙雕刻。</p> <p class="ql-block"> 中国展厅的展品主要来自20世纪60年代毛拉纳·希夫祖尔·拉赫曼(原东巴基斯坦人)的捐赠,他共捐有148件文物。文物丰富多样,涵盖了明清时期的瓷器、木雕、织物、象牙制品等。其中,瓷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明代的大型瓷罐,其表面以传统的中国花卉图案装饰,青花色彩描绘的花卉和向日葵图案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各种颜色的瓷盘、瓷碗、瓷罐及瓷茶具等。</p> <p class="ql-block"> 宫灯与瓷花瓶等</p> <p class="ql-block"> 展厅中还陈列着象牙雕刻品,如象牙棋盘、棋子、首饰盒等,这些象牙制品工艺精湛,展现了中国古代象牙雕刻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整支象牙雕刻的千佛像,还有佛教法器象牙柄拂尘,象牙扇子等。</p> <p class="ql-block"> 还有龙形船展品,其象征皇权;有唐三彩马的制品,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它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因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而得名。其色彩绚丽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还有金漆艺术展品,大都描绘山水楼阁。有清代宫廷用的漆首饰盒、漆花瓶等,体现了中国漆艺“千文万华”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中国古代字画等展品。</p><p class="ql-block"> 中国展厅的这些展品都见证了古代中巴通过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此展厅的设置,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增进了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还促进了中巴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情谊,成为两国文化互鉴的重要平台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伊斯兰艺术展厅,展示伊斯兰时期的建筑装饰、工艺品等,体现了伊斯兰艺术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二楼窗门是精美的伊斯兰装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军械展厅,正面就是一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雕塑。她生于1819年,逝世于1901年,其统治时期(1837-1901)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82载人生,63年统治,是英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的重要阶段。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的庆祝活动被称为金禧庆典,于1887年6月20日至21日举行 。该馆就是为纪念她登基50周年而迁到这新址的。</p> <p class="ql-block"> 这展厅里展示有历代的武器,如弓箭、匕首、枪支、刀斧、手雷、火炮、炮弹及盾 、甲胄等防护设备。</p> <p class="ql-block"> 在印度河文明展厅里陈列着印度河文明时期的文物,反映了该地区古代文明的风貌,如石器时代原始人使用的各种石器。</p> <p class="ql-block"> 各种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 各种石雕像、石柱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著名的阿育王柱,它是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皇帝阿育王为宣扬以“法”治国、弘扬佛法,在印度各地敕建的纪念性石柱。柱身刻有阿育王的敕文,柱头有精美的动物雕刻 。其顶端是四只背对背面向四方的雄狮前半身雕像,雄狮威武雄壮、强劲有力 。雄狮下方的饰带上,雕刻着高突的浮雕动物像,有大象、奔马、瘤牛和老虎,四种动物之间均以象征佛法的宝轮相分隔 。再下面是钟形的倒垂莲花雕饰 。</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还摆有几片莫卧儿时期的地毯。以丝绸为底,用金银线绣出波斯风格的花卉与几何图案,部分地毯边缘还织有帝王的名字和祈祷文。这些地毯曾铺陈于泰姬陵等皇家建筑,其复杂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当时纺织业的最高水准。</p> <p class="ql-block"> 在伊斯兰古兰经展厅里,展示有许多古老的古兰经手稿,它是伊斯兰文明的精神核心。博物馆珍藏的《古兰经》手稿可追溯至8世纪,是巴基斯坦境内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圣典。其书写采用库法体,字母边缘饰以金线,部分章节配有几何图案装饰。这些手稿不仅是宗教文物,更是研究早期阿拉伯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它与莫卧儿王朝的细密画《古兰经》插图共同构成伊斯兰艺术展区的核心展品,展现了伊斯兰教在南亚的本土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门厅就是细密画展厅,在靠墙的两侧陈列着许多细密画,它也是该博物馆重要的收藏品类之一。</p> <p class="ql-block"> 细密画是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是波斯艺术的重要门类 。它多采用矿物质颜料,甚至以珍珠、蓝宝石磨粉作颜料,色彩丰富且鲜艳持久。其画面精细入微,笔触细腻,注重细节描绘。场景、人物刻画得皆<span style="font-size:18px;">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 拉合尔博物馆的细密画多以宗教故事、宫廷生活为题材。馆藏的莫卧儿时期细密画,常描绘王子、公主的生活场景或宗教神话故事,画面精致细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其他展厅,我们还看到一些精品,有雕塑、铜制品、珐琅制品、服饰、乐器等。因篇幅有限仅罗列几样。</p><p class="ql-block"> 这是19~20世纪毗湿奴砂岩石造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18世纪黑石雕太阳神造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18世纪尼泊尔黄铜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18~19世纪大马士革铜壶</p> <p class="ql-block"> 这是18~19世纪克什米尔珐琅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这是传统的音乐乐器</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前有一尊狮吼青铜古炮,是一门18世纪的大口径火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前现代火炮之一。该炮于1757年左右由杜兰尼统治者下令铸造,重达5吨,用于杜兰尼帝国的战争。后来它被锡克王朝统治者获得,成为锡克帝国的象征。最后又被英国殖民者缴获并陈列于此。炮身上刻有波斯文铭文“谁占有此炮,谁就占有旁遮普”,以及历任统治者的名字。如今它不仅是战争遗物,更是反映着旁遮普地区跌宕起伏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拉合尔古堡</span></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驱车前往拉合尔古堡游览,它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它不仅是巴基斯坦历史的缩影,更是莫卧儿建筑艺术的瑰宝。它与夏利玛尔花园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因此我们对它很期待。</p><p class="ql-block"> 这是博物馆边上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古堡的途中,我们看到了巴基斯坦“决议日纪念塔”,又称独立纪念塔,它是巴基斯坦著名的纪念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1940年3月23日,穆斯林联盟在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领导下,在拉合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决议》。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1967年在当年真纳召开群众大会宣读决议的地方建起了这座独立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高59米,塔基是一个具有宗教含义的巨大五角星,塔座是一朵白色向上的莲花。纪念塔外形由9根方形立柱围成圆体,方柱上镶嵌着大理石,内层有圆形墙壁,内部有289级台阶和电梯,供游人登上塔顶俯瞰拉合尔全城。</p> <p class="ql-block"> 不久,我们来到了拉合尔古堡,准备从城堡的边门入内。拉合尔古堡始建于公元1021年的迦兹纳维王朝时期,当时只是一个用泥土筑成的军事要塞。公元1566年,莫卧儿王朝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大帝将原先由泥土筑成的拉合尔堡重建成一座由高墙环绕的红砂岩结构的军事堡垒。</p> <p class="ql-block"> 随着拉合尔逐渐成为南亚次大陆上的商业中心和莫卧儿王朝的夏都,历代莫卧儿王朝的皇帝不断在古堡内增修、扩建花园、喷泉和宫殿,使得原本只具有军事功能的古堡成为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苑,它是巴基斯坦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阿克巴的孙子沙·贾汗,他为莫卧儿王朝第五任皇帝时,他又将该堡原先红砂岩结构的部分城墙改为白色的大理石,并在城墙上修建了敌楼、碉堡,使整座古堡更加宏伟和牢固。现堡内遗留的许多的建筑都是他执政时的杰作,如这段的白色大理石城墙,还有堡内的镜宫、40柱厅等。</p><p class="ql-block"> 拉合尔古堡因其体现了辉煌的莫卧儿文化,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拉合尔古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这宽道而上,这宽道台阶修建的层距特别小阶面特别宽,那是因为当年皇室成员是乘坐大象进出古堡,这是给大象修建的道路,也叫象道。</p> <p class="ql-block"> 进入拉合尔城堡后,正前方是拉合尔城堡内的清真寺——珍珠清真寺。这座清真寺由沙·贾汗皇帝主持建造,通体由白色大理石修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左拐进到一座宫门,这个门口有设岗,需要另外购票才能入内。门洞的墙上都还遗留有斑驳的壁画,绘的是花草之类。</p> <p class="ql-block"> 进门后左边是佘西宫殿,建于1631~1632年,也是由沙·贾汗皇帝建造。这里的每道拱门、每块砖都刻着帝国的辉煌、爱情的传奇与倾颓的叹息。</p> <p class="ql-block"> 佘西宫殿平面呈半八角形,建筑主体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建筑的内部用复杂的镜面镶嵌工艺以及不同颜色的玻璃共同装饰,营造出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佘西宫殿因此也被称为“镜宫”。</p> <p class="ql-block"> 镜宫是古堡中最负盛名的一个景点,是游客游览古堡必打卡的网红景点。这是沙·贾汗国王专为其王后所建造的,其建造具体事由且听介绍。</p><p class="ql-block"> 这个宫殿内是用上乘的大理石造就,穹顶,四面墙壁上镶嵌了各色珍贵宝石,粘贴了90万片红色、蓝色和褐色的玻璃镜片。光打进来,这里就是巨型万花筒的世界。若夜间烛光一照,各色镜片便可交相辉映出一片“浩瀚的星河”,犹如繁星满天、星光熠熠。</p> <p class="ql-block"> 沙·贾汗国王的妻子为泰姬阿姬曼,本是波斯一贵族的女儿,19岁时嫁给还是莫卧儿王子的沙·贾汗。当沙·贾汗当上皇帝后仍钟情于患难与共的阿姬曼,并正式册封她为“蒙泰姬·玛哈尔”,意为“王宫之冠”。他对于妻子阿姬曼真正做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使她成为皇室中最尊贵的王后。</p> <p class="ql-block"> 传说泰姬曾对沙·贾汗说,希望能拥有一座神奇的寝宫,躺在床上就能看见满天星斗。于是,沙·贾汗下令全国的能工巧匠在拉合尔古堡内为泰姬修建了这座寝宫。镜宫于1631年完工,但泰姬在1630年跟随沙·贾汗南征时,于阿格拉附近的军营中难产去世,至死未能住进沙·贾汗为她精心打造的这座寝宫。</p><p class="ql-block"> 泰姬临终前要求沙·贾汗为她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墓。于是沙·贾汗选择在阿格拉为妻子建陵,即举世闻名的泰姬陵。从1632~1654年2万多名工匠,历时22年终于建成了这举世闻名的陵寝。沙·贾汗国王死后也埋在了泰姬陵。1983年泰姬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去过印度旅游的人大都游览过泰姬陵和阿格拉古堡,它位于印度的阿格拉。当年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与巴基斯坦都在它的疆域内,只是后来英国殖民者实行印巴分治,这才成了两个国家。当年阿格拉城堡是莫卧儿王朝的首都,是第三任国王阿克巴于1556年始建;而阿克巴又于1566年到拉合尔重建了拉合尔堡作为莫卧儿王朝的夏都。它们当时都是用红砂岩建造的,阿格拉古堡称为红堡,也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沙·贾汗皇帝对白色大理石情有独钟,他在阿格拉古堡内(现今属印度的)用纯白大理石建造了一座皇宫,泰姬陵也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造;他在拉合尔(现今属巴基斯坦)将古堡原有红色砂岩的城墙改为白色大理石,镜宫宫殿内也是用上乘的大理石造就,还有古堡内凉亭、清真寺等建筑也都用白色大理石。</p> <p class="ql-block"> 宫殿的门窗、地面也是精细设计建造。门镶嵌在拼接的各种菱形墙壁中,地面带有各种拼接不着痕迹的藤蔓纹,最突出的是窗户也是采用白色大理石石材,并且镂空采用外小内大的设计,不仅通风纳凉极好,还可以防止宫殿外的其他人窥视到宫殿内部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奢华的镜宫将宝石和那个年代非常珍贵的玻璃镶嵌在整个宫殿的穹顶、墙壁及其各个角落,不禁让我们感慨莫卧儿王朝当年鼎盛天下的气势,工匠们登峰造极的镶嵌工艺以及他们的空前想象力和超乎想象的审美观。</p> <p class="ql-block"> 墙的装饰壁画虽经几百年的风化,已经残破不少,但是我们还可依稀可见宫廷中人休闲的生活场景,还可见到矿质颜料描绘的线条与花卉依然鲜艳。</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厅的恢弘气势已经彰显出皇家的极度奢华和大气。内墙用白色软玉打造,天花板及墙上绘制了丰富的壁画并施以镀金,周边还镶着无数宝石和玻璃片。地面由浅色的几何图案面砖拼贴,外立面有白色大理石多瓣状的拱廊,双排八角形石柱的柱头与柱础都雕刻有美丽的花卉图案。它以其斑斓璀璨的莫卧儿建筑艺术而著称于世,它是莫卧儿王朝的建筑瑰宝,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走出镜宫,左侧是一个叫做“帽阁”的小巧而且极为精美的凉亭,它的建材是白色的大理石,建造时间与镜宫同时修建。据传帽阁因其形状和王后泰姬的帽子形状一样而一举得名,其线条优美、造型别致。据说当年建造它耗费了90万卢比,因此它也被称为九百千亭。</p> <p class="ql-block"> 从这广场可看到拉合尔古堡正门一阿拉姆吉尔门的背面,以及对面的巴德夏希清真寺礼拜殿上方的3个白色圆顶及用红色砂岩砌的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要去游览四十柱厅,它处在拉合尔古堡的正中,是古堡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四十柱厅长57米,宽18米,高10米。正面是小广场,背面是水池,水池中设有舞台。</p> <p class="ql-block"> 四十柱厅由40根圆柱支撑,是莫卧儿王朝皇帝办公与接待民众的地方,所以也称为接待厅。它建造于1566年,由阿克巴大帝主持修建。阿克巴大帝在阿格拉古堡也建有一座接待大厅。沙·贾汗登基后对四十柱厅进行了改建,后因战争毁坏,英国殖民时期又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 这座 四十柱厅兼具政务处理与文化娱乐功能。皇帝常在这里接见臣民、审理案件,还可通过连接通道登上从后壁向外延伸的由大理石建造的朝觐台和登景阁,朝觐台面向室内及广场,接受群众朝拜或检阅军队操演;往后是面向水池舞台,它就是个观景台,则可欣赏水池里歌伎舞娘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游览完四十柱厅,从城堡边门出来,要前往巴德夏希清真寺游览,途经古堡的正门前。古堡的正门叫阿拉姆吉尔门,它由莫卧儿王朝第六任皇帝奥朗则布于1674年建造的。它位于古堡的西侧,正对着巴德夏希清真寺和哈苏里花园。它是一个宏伟的入口,有两个半圆形的堡垒,堡垒底部有莲花瓣设计,城门中央上方飘扬着巴基斯坦国旗。</p> <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游览完拉合尔古堡,它确实让我感到震撼。它是巴基斯坦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完整反映从迦兹纳维王朝到莫卧儿王朝数百年建筑史的宫殿群。莫卧儿建筑风格集合了伊斯兰、波斯、印度与帖木儿诸传统完美融合,堪称建筑的顶峰。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弘,但又不失情趣和浪漫的味道。拉合尔堡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堡垒,更是莫卧儿帝国灿烂文明的活化石。其瑰丽的建筑、精湛的工艺与深厚的历史内涵,使其成为南亚最珍贵的文化地标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