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云中游大同

一醉陶然

<p class="ql-block">“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苏东坡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的一个典故,可是老先生把云中和平城两个时期的地名弄混了。</p><p class="ql-block">  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因虚报战功 被削职。大臣冯唐劝谏皇上,恢复了魏尚的职务。并派冯唐持节云中宣旨。苏轼在词中暗指自己为受排挤、遭陷害的魏尚。</p><p class="ql-block"> 云中是唐朝的称呼,汉朝时称平城,也就是如今的大同。</p> <p class="ql-block">  早年曾多次去过大同,我与大同还有很多故事。我三哥当过汽车兵,转业以后没有工作。自己跑“盲流”来到大同,开始下井当工人,后来开汽车,并娶妻生子,在大同定居。父亲去过几次大同,回来讲大同古迹和三哥他们家的故事。父亲是饱学之士,讲故事当然有些逻辑,使我在幼年就对“云冈石窟”、平城古迹有些印象。</p> <p class="ql-block">前些年下海搞公司,多次来大同谈业务。业务没谈成,也没时间旅游,竟然连“云冈石窟”、大同古城在哪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如今十几年又过去,已经古稀年纪,终归诗酒田园。自叹人生将要结束。再不来,今生就要错过大同了。</p><p class="ql-block">可惜,三哥早已去世,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大同是鲜卑人(北魏)的都城,是契丹人(辽)、女真人(金)、蒙古人(元)的陪都。</p><p class="ql-block">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在牛川召开大会,建元立国,进军平城。四月,拓跋珪于平城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建都平城,史称北魏。从此鲜卑人南征北讨,打败贺兰,收降三部,灭”三燕“,逐渐统一北方,中国进入南北朝时代。</p> <p class="ql-block">佛教自汉明帝“白马驮经”之后,逐渐盛行,南北朝时达到高潮。大师辈出,昙曜是其中之一,生卒不详,祖籍凉州姑臧,早年出家,在凉州修习禅业,“摄行坚贞,风鉴闲约”。</p><p class="ql-block">北魏到了太武帝时期,佛教经历了一场浩劫。太武帝拓跋焘雄才大略,富国强兵,南征北讨。但是多年战乱财政空虚,而佛家寺庙却有大量钱财、土地和僧众。于是发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灭佛运动,捣毁寺庙,没收土地,强制僧尼还俗。昙曜不避凶险,坚守佛法,密持法器,暗穿袈裟,继续深山修行。</p><p class="ql-block">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复兴佛法。昙曜从深山中走出,重建庙宇,聚众修佛。几次欲见文成帝献弘扬佛法之策,都被拒绝。一次文成帝出猎,昙曜拦住马头,提出诉求。文成帝不听,策马离开。但是文成帝的马却叼住昙曜的法衣,文成帝感到奇异,请昙曜进宫,讲授佛法,文成帝顿悟,拜昙曜为国师,主持开凿云冈石窟,历经数年凿成“昙曜五窟”,奠定了云冈石窟的基础,并推动译经与寺院经济制度改革,被尊为北魏佛教复兴的核心领导人物。‌</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辽宁义县,也曾是北魏国土。公元499年,开凿了万佛堂石窟,也自称是国师昙曜主持建造。看来昙曜佛法无边,有分身之法。昙曜来没来过义县,无从得知。但是位于大凌河北岸的万佛堂石窟,确实是北魏时期开凿,义县县志记载,万佛堂规模浩大,造像宏伟。曾有前、中、后三殿。但是千年历史桑田,大凌河洪灾泛滥,先后冲走前殿和中殿。只有后殿由于在悬崖之上,得以保存,1988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我们简约历史,唐朝过后,五代战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太祖死后,耶律德光即位。后晋石敬瑭拜比自己还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作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从此大同归了大辽。</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又一次兴盛,辽重熙七年(1038年)薄伽教藏殿始建。</p><p class="ql-block">辽清宁八年(1062年)华严寺始建。华岩寺是中国现存的三大辽代寺庙之一,其它两处为蓟州独乐寺和义县奉国寺。</p><p class="ql-block">义县是萧太后生前封地。萧太后死后归葬义县与北镇交界的医巫闾山乾陵,后来韩德让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也葬在乾陵。义县奉国寺是耶律隆绪为母亲萧太后建造的寺庙。</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比大同的华严寺早了几十年。以其大雄殿、七尊大佛塑像和墙壁彩画“三绝”闻名,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是最完整,建筑水平最高的辽代皇家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同,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现代能源之城。游览三日,一日云冈石窟;一日大同古城;一日大同博物馆和梁思成纪念馆。老骥暮年,陈年腿伤已是不可救药,行走日益艰难。这可能是我人生最后一次远游,终点在平城谢幕。意足矣!</p> <p class="ql-block">填《长相思》一首</p><p class="ql-block">(欧阳修体)</p><p class="ql-block">霜一程,</p><p class="ql-block">雨一程,</p><p class="ql-block">风掣云中秋叶行,</p><p class="ql-block">关山越数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魏一城</p><p class="ql-block">辽一城</p><p class="ql-block">听法摩崖善化庭</p><p class="ql-block">云州无虏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