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影评

胡立红

<p class="ql-block">  上个星期就有同事相约去看《731》,我一直不喜欢看这类很沉重残酷的电影,所以没去。今天,一个很胆小很老实的经常让我保护欲爆棚的妹妹说她想看《731》又害怕,我就陪着她去看啦!</p><p class="ql-block"> 看之前害怕太血腥太恐怖,看完之后觉得还好,能承受,只是从头到尾,心脏都像供血不足,缺氧般难受,到最后小男孩拼尽全力爬上去,还多挨了一枪,还是死在葬坑里,后面观众的轻泣声也带出了我的眼泪,泪流了出来,心脏瞬间减压,不难受了。</p><p class="ql-block"> 可即使是看到流泪了,有些感受还是想诚实地记录一下!</p><p class="ql-block"> 满怀期待,本想看的是历史的残酷、人民的苦难、日本人的恶意,结果,这样宏大的片名,这样的国家历史主题,却让人看的是一个小人物的视角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越狱故事。电影打着还原历史的旗号,却没有真正深入地挖掘731部队的罪行。它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冻伤烧伤实验、活体解剖、细菌武器研发等,却没有对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人性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一部呈现历史的严肃片,创作上应秉持着严肃的态度,尊重历史,尊重观众的爱国情感,可电影开幕竟是不离下三路的诙谐,剧中太多不合时宜的笑料和幻想情节,彻底破坏了电影的应有的庄严基调,也是对历史受难者的大不敬。这些笑料稀释和消解了这场日本人对于中华民族的反人类的、极端的,系统的残害的残忍性,将一场国殇降格为了一场可供娱乐的“故事”,仿佛在丧礼上表演滑稽戏,真的是对观众情绪预期的粗暴践踏啊!影片既想利用沉重历史作为宣传噱头,又担心题材过于压抑影响票房,于是强行注入商业娱乐元素,这种“既要……又要……”的投机心态,最终让影片既冒犯了历史,也辜负了观众!</p><p class="ql-block"> 电影的大方向错了,剧情细节也一塌糊涂,意义不明的镜头太多了,叙事也拖沓破碎,毫无逻辑可言。</p><p class="ql-block"> 731实验楼里的与实验和军事无关的日本文化的描述太多太莫名其妙,每次带人去做实验为什么要整个艺伎游街、黑白无常?石井四郎作为一军之长,不穿军服或实验服,竟穿着羽织?</p><p class="ql-block"> 拿中国人做实验的人间炼狱,干净整洁舒适,一尘不染;只有代号没有名字的马路大天天吃饺子苹果鸡蛋米饭,所有人的妆造都干净漂亮,马上要进焚尸炉了还肌肤白嫩,头发有型。</p><p class="ql-block"> 731实验楼里为什么会有超高超大的中药柜?日本小孩坐着升降梯不停地喊中药名,细菌战还要这样研究中药?最让人无语的是姜武偷来的中药会使半死不活的鼠疫病人瞬间精神,硫磺燃烧就可以杀死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毒!</p><p class="ql-block"> 那个女军官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放过姜武?偷看孕妇后跳舞,又睡在她身旁,脖子上的樱花标记,最后自己也成了标本,到底是电影还是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啊?</p><p class="ql-block"> 石井混在被捉的人群里,和马路大一起泡澡?</p><p class="ql-block"> 日本人打了疫苗,陪着马路大一起做实验?</p><p class="ql-block"> 苏联人为什么好像比中国人还多?苏联女战俘歌唱神圣的战争,意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电影最后,明明受难者面对着毫无漏洞、无法撼动、无路可逃、强大可怕的毁灭性机器,害怕绝望,可他们到了生命尽头,还要被导演强加一场近乎儿戏的戏剧性的一边喊出自己的名字,一边徒劳的想爬出坑的肤浅的表演!真正的纪念应该是沉静的、克制的、充满敬意的,而不是这种突兀的让人尴尬的舞台腔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借《731》这么大的名字消费观众的爱国情怀的话,如果换个与内容相契合的名字的话,那其实这部电影还算得上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电影!</p><p class="ql-block"> 片头片尾的历史数据和记载资料,让人铭记历史,努力前行:“你若记得,我便活着”!也相信天堂永远都没有有日本人!</p><p class="ql-block"> 结尾字幕: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这个也是731罪证陈列馆出口的标语,很喜欢,就借用它做为我的影评的结尾吧!</p><p class="ql-block"> PS:看电影时喝了杯咖啡,所以半夜写影评以对抗失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