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村的魂

关中狼

<p class="ql-block">杨庄的魂,是村中间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树干得二个半壮汉手拉手才抱得过来,皲裂的树皮像老人手背暴起的青筋,沟壑里嵌着岁月的泥尘。枝桠斜斜地挑向天空,春日里缀满细碎的槐米,风一吹,白花花的花瓣就落在赶牛人的草帽上,落在放学娃的书包上,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香。</p><p class="ql-block"> 老槐树下是村里的“信息中心”。清晨,杨老汉扛着锄头在树下歇脚,唠两句谁家的麦子抽了穗;傍晚,婶子们搬来小板凳,纳着鞋底说谁家的姑娘要出嫁。夏夜最热闹,孩子们围着树干追跑,把蝉蜕塞进兜里当宝贝,老人们摇着蒲扇,指着树影讲过去的事——说抗战时大树上面藏过游击队员,说饥荒年它的槐花救过半个村的人。记得小时候,杨五社在大树底下摆摊卖茶水,瓜子,各种水果。我们大伙一起买的买,偷的偷,有时候还偷家里的小麦去换杏,连换带偷,最起码也混个小肚圆。杨老汉干瞪眼看着框里的水果一点一点在减少,就是没办法。</p><p class="ql-block"> 树身上有个小树洞,里头总塞着孩子们偷偷放的糖纸、弹珠,像是给老槐树的礼物。有一年暴雨冲垮了村路,老槐树却稳稳站着,枝桠还护住了旁边的土坯房。村里人都说,这树通人性,是杨庄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 如今村里盖起了砖瓦房,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但每次有人回来,总要先到槐树下站站。摸摸粗糙的树干,闻闻熟悉的槐花香,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妈妈在树下喊让回家吃饭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三百年风雨,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它站在村中间,守着杨庄的过往,也望着村子的将来,把一代代人的故事,都藏进了年轮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