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英爱之旅(3)

倩一

9月2日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花了四个多小时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凯恩莱恩港,乘人车渡轮穿越北海峡抵达北爱尔兰的拉恩港。 </p><p class="ql-block"> 来英国必然要了解“北爱尔兰问题”:爱尔兰和北爱尔兰都属于爱尔兰岛,自12世纪盎格鲁-诺曼人入侵爱尔兰岛以来,英国就开始对爱尔兰进行殖民和统治。尤其在16-17世纪,英国将大量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新教移民安置在爱尔兰北部,彻底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和土地所有权的结构。原住居民主要是天主教徒,而新来的移民是新教徒。1916年爱尔兰进行了复活节起义,宣告爱尔兰共和国成立,但很快被镇压。1919-1921年,爱尔兰又爆发了独立战争,1922年《英爱条约》签订,爱尔兰自由邦成立,爱尔兰岛32个郡中的26个加入自由邦,而北边的6个郡留在英国,形成了南北分裂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自1921年爱尔兰岛南北分裂后,北爱尔兰因归属问题引发的长期暴力冲突,主要由亲英的新教联合派与亲爱尔兰的天主教共和派之间的对抗。英国军队介入后也成为袭击目标,冲突导致约3500人死亡。1998年《贝尔法斯特协议》签署,确立了权力共享与和平框架,大规模暴力结束,但社会隔阂等遗留问题至今仍在。目前北爱尔兰继续作为英国的一部分,实行“民族自决、权力共享”,成立北爱尔兰议会和政府,由联合派和共和派共同组成,共同执政。由此在北爱尔兰我们看到,有的社区挂北爱尔兰国旗,有的社区挂英国国旗,可能各自在表达自己的意愿吧。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海渡轮很大,底舱可容纳近二十辆大巴,整只船装饰很漂亮,白色船体,甲板漆成深蓝色、有餐厅、酒吧、咖啡厅和免税商店等。</p><p class="ql-block"> 北爱尔兰与苏格兰间的海峡,北通大西洋、南连爱尔兰海,刚上船时遇上天阴,海风很大,体感很凉,我到十楼舱顶转一圈,风吹得人站不住。待下船时天气放晴,靓丽的渡轮和两岸景色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爱尔兰海中的艾尔萨克雷格岛,岛的花岗岩是制作顶级冰壶的理想材料 ,冬奥会等全球高端比赛冰壶都来源于此岛。</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直接来到“巨人堤”,它位于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北海岸的岬角,是世界自然遗产。是由约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或四边形的玄武岩石柱组成,是约5000万年前第三纪火山喷发后,熔岩遇海水冷却收缩、结晶爆裂形成的,后经冰川侵蚀及海浪冲刷,呈现出阶梯状外貌,同时它也有由爱尔兰巨人建造的神化传说。踏上巨人堤,我不得不感叹自然之力的神奇和神话传说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朱先生与来自美国芝加哥的游客在堤上叙旧。</p> <p class="ql-block">  非常佩服这位背着孩子爬上陡峭的巨人堤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海边有一块很像骆驼的巨石,叫骆驼峰。</p> <p class="ql-block">  傍晚,在去贝尔法斯特途中看到大片的绿地、排列整齐的草垛和绚烂的晚霞!</p> 9月3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晚我们住在贝尔法斯特,它是北爱尔兰的首府。清晨,我一个人撑着伞在雨中漫步,这是贝尔法斯特最古老的桑迪罗社区,也是这座城市的南部重要门户,似乎以前发生过很多战事,到处是英雄雕塑和纪念墙,而我特喜欢这里的墙上涂鸦。</p> <p class="ql-block">  上午,在贝尔法斯特市参观了女王大学,它成立于1845年,新哥特式红砖建筑,大学学术实力雄厚,尤其以医学、工程学、法律和人文科学见长,是北爱尔兰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p> <p class="ql-block">  朱先生对大学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位于市中心,宏伟的爱德华时代建筑,其绿色圆顶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标志,内部装潢华丽典雅。在参观时我很有感触:贝尔法斯特市政厅,石砌穹顶尽显豪华气派,但这座地标却无围墙阻隔,向所有游客、市民敞开胸怀。厅内常设历史与艺术展厅,文化瑰宝自由参观。更难得的是,这里并非高高在上的权力象征,一切服务市民的内容都有,还有卖纪念品、生活用品的小卖部。建筑虽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灵魂却始终与百姓苍生脉搏共振。</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的泰坦尼克号船模型。</p> <p class="ql-block">  市政厅巨大的玻璃花窗很特别,图案设计很新颖,内容不是传统的圣经故事,而是展现贝尔法斯特的历史、产业与人文风情。据了解,是市民出资捐赠的。</p> <p class="ql-block">  小卖部。</p> <p class="ql-block">  在位于市政厅广场左、右有两尊塑像,左边为温妮弗雷德·卡尼,是爱尔兰独立运动中的女性活动家,以在1916年复活节起义中担任通讯兵而闻名。右边为玛丽·安·麦克拉肯,是废奴主义者、社会改革家和商人。</p> <p class="ql-block">  贝尔法斯特的泰坦尼克号博物馆,是当年泰坦尼克号游船制造、下水的地方,位于当年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旧址。博物馆四片突出的外立面由3000块立体阳极电镀铝板构成,造型如同船首切开海浪的姿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艘即将启航的巨轮,融入了海洋与轮船元素。也显示这座城市曾是世界顶级的造船中心。</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爱尔兰共和国首都都柏林。从英国的北爱尔兰到爱尔兰虽分属两个国家,但路途不长,也无过关手续,我们大巴车交了4欧元便长驱直入,我想人家原就是同根同源,只是人为地将它们分开,唉!</p><p class="ql-block"> 爱尔兰西濒大西洋,东北与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同大不列颠岛相望,自12世纪起,成为英国殖民地,因长期受英国殖民压迫、宗教矛盾及马铃薯饥荒与英国积怨日深。1916年复活节起义点燃独立浪潮,1919-1921年独立战争后签订《英爱条约》,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至1949年完全独立为共和国,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为北爱尔兰。</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爱尔兰通过低税率、欧盟成员等因素成功吸引了苹果、谷歌、辉瑞等国际知名企业设立欧洲总部,集聚了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和金融服务等高端行业,使得爱尔兰的GDP增速持续远超欧盟平均水平,英国脱欧后,又成为许多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绝佳门户,成为欧洲经济的“引擎”。</p><p class="ql-block"> 都柏林是爱尔兰的首都及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是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时髦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城堡是爱尔兰历史的重要地标,该拱门上方的正义女神雕像(手持天平和利剑)是法律与正义的象征,体现了城堡作为行政与司法中心的历史功能。城堡始建于13世纪,长期作为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中心,后成为爱尔兰独立后的政府机构所在地,其建筑融合了中世纪、乔治亚等多种风格,是爱尔兰历史变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市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  远处是著名的“半便士桥”,又名威灵顿桥,是都柏林横跨利菲河的标志性人行桥,1816年建成开放,建成初期规定行人过桥需缴纳半便士费用,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尖塔是现代地标建筑,位于奥康内尔街中心位置,于3003年建成,高305米,也是目前欧洲最高建筑,被华人称作“金箍棒”。</p> <p class="ql-block">  爱尔兰人可能特喜欢戴绿帽子。</p> <p class="ql-block">  街上到处是醉汉和乞丐。</p> <p class="ql-block">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是都柏林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也是爱尔兰国教(圣公会)的母教堂。始建于1191年,历经多个世纪的修建与扩建,融合了哥特式等建筑风格。据介绍内部保存有众多历史文物、纪念碑和彩绘玻璃,是爱尔兰宗教、历史与艺术的重要载体。我们没入内,在教堂广场拍拍照。</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广场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梅林广场,建于19世纪初,广场三面环绕着乔治风格的红砖房屋,西侧则是伦斯特府(参众两院)、政府大厦、自然史博物馆和爱尔兰国家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是梅林广场公园,园内有一尊奥斯卡·王尔德雕像,王尔德曾于1855年至1876年居住在梅林广场1号,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诗人,雕像呈现他慵懒地倚靠在岩石上的姿态,体现其浪漫不羁的性格。而旁边《怀孕的女人》雕像,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生命孕育的主题,与王尔德雕像共同构成梅林广场公园内富有艺术气息和人文内涵的景观。这里还有许多名人故居,如写《当你老了》的诗人叶芝就梅林广场住在82号。</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的青铜雕像很多,这是耶稣受难组雕,通过人物的姿态与神情,传递出宗教故事中的悲情与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之门,建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据说是为了防止醉汉走错家门,把自家的门涂上五彩斑斓的颜色,或是画上图案,作为标记,现也成了都柏林的重要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住在爱尔兰第三大城市利默里克市的酒店,酒店很大,大堂、走廊和房间的设计非常别致,充满了浓郁的爱尔兰乡村风格,我喜欢。</p> 9月4日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前往莫赫悬崖,沿途的风景令人陶醉。如果说英格兰乡村精致、柔和、如油画般,苏格兰乡村原始、壮阔、有苍凉感,而爱尔兰乡村则绿色、亲切、如诗意般。</p> <p class="ql-block">  莫赫悬崖位于爱尔兰岛中西部边缘的克莱尔郡,面朝大西洋,是欧洲最高悬崖。由地壳变动与海浪冲击而成,绵延8公里,高达214米。这里不仅有险峻的峭壁、独特的沉积盆地和史前河道遗迹,还是海鸟栖息地和珍稀植物生长地,充满了自然的神奇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  悬崖峭壁上原是可以靠近的,因时常有人被风吹下去,现用石板加设了栏杆。</p> <p class="ql-block">  悬崖边是广袤的草原,牛羊在此悠闲地吃草。</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去了可尔代尔购物村,它是爱尔兰的奢侈品牌折扣购物中心,隶属于欧洲九大购物村之一,汇聚了80多家国际品牌折扣店,可能是所有到访爱尔兰游客的必经之地吧。但我们转了一圈,真说不上动心,品牌不多,连朱先生心心念念的博柏利(Burberry)都没有。但它的购物环境和体验感是一流的。</p> <p class="ql-block">  晚上住在都柏林的酒店。</p> 9月5日 <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我们从爱尔兰都柏林港坐轮渡过境回到英国所属威尔士的霍利希德港。清晨的都柏林港十分繁忙,货柜进进出出,我们大巴被要求检查每人的护照,看来进爱尔兰方便而进英国严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船到威尔士港口已是中午12点。</p><p class="ql-block">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南部,是英国的四个构成国之一,东与英格兰接壤,西临圣乔治海峡,南临布里斯托尔海峡,北靠爱尔兰海。首府和第一大城是卡迪夫(我们没去),面积2.0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15万,占英国总人口的4.8%,以农牧业、煤炭和旅游为主导产业。</p><p class="ql-block"> 威尔士的历史要比英格兰更加古老,公元前1000年时,就有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中部来到这里。此后,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苏格兰地区的皮克特人、不列颠人中的布立吞人(威尔士人)不断混战,威尔士地区群山之中的威尔士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渐渐独立出格温内斯王国(属罗马帝国),</span>公元六世纪前,威尔士人不断抗击盎格鲁-撒克逊人一事,孕育了亚瑟王的精彩传说。</p><p class="ql-block"> 公元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威尔士诸侯长久成为英格兰国王的附庸。公元1216年,格温内斯王国的罗埃林大王成立威尔士公国。公元1400年,威尔士亲王不满英格兰国王的统治,公开叛乱,但被英格兰军队打败,此事直接加强了英格兰对威尔士的管理。公元1536年,第一个《联合法案》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通过,两国彻底联合。</p><p class="ql-block"> 1997年威尔士地区针对地方放权进行公民投票,英国议会通过了《威尔士政府法》,据此威尔士国民议会得以建立,威尔士地区开始实行自治。</p> <p class="ql-block">  这个纪念碑立在威尔士霍利黑德港,据说是纪念紫石英号护卫舰斯金纳舰长的,这艘军舰中国人应该不陌生,它在南京解放前夕曾停在下关码头。</p> <p class="ql-block">  霍利黑德港边的火车站,有客运、货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威尔士港进入英国后,先在有意思的名字超长的威尔士小镇火车站打卡,Llanfairpwllgwyngyllgogerychwyrndrobwllllantysiliogogogoch,意思是“湍急漩涡附近白榛树林山谷中的圣玛利亚教堂和红岩洞附近的圣田西路教堂”,其实​这个名字是小镇上的人故意取的,目的是吸引游客,显然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大量游客到此打卡。</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镇火车站非常漂亮,人也稀少,同行的人无意中推开一个小门进到站台,大家纷纷进去拍照。出来的时候朱先生看见牌子上写着无车票人勿进,否则罚款1000镑,大家都吓一跳,同时也都庆幸小站没管理员,否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名字。</p> <p class="ql-block">  小镇名字。</p> <p class="ql-block">  下午来到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这个城市是工业革命的摇篮,二战期间,遭受了猛烈轰炸,城市受损严重,战后重建许多当时看来现代化、如今却显得丑陋的混凝土建筑,所以古老建筑旁都有现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伯明翰是英国文化最多元的城市之一,有欧洲最古老的华人社区以及庞大的南亚、加勒比海裔社区,所以满大街看到的是肤色不同者居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郊外高耸的烟囱和钢架,这是我在英国第一次看到,显示了工业城市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位于市中心的华人社区,由华人出资建设的仿南京大报恩寺塔。</p> <p class="ql-block">  维多利亚广场,周边有宏伟的市政厅、议会大厦、维多利亚女王像和铁人雕塑等。</p> <p class="ql-block">  伯明翰街头艺术和涂鸦文化很著名,出自世界各地的街头艺术家,主题多样,从抽象的图案到写实的人物肖像,应有尽有,且技巧精湛。</p> <p class="ql-block">  更有《浴血黑帮》电影的主题涂鸦墙,不过墙上的人物我看着很陌生(没看过电影)。</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