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西北大环线八日游

丽平

<p class="ql-block">此行甘青西北大环线,除去从忻州往返兰州的两天,六日行程2600公里,日均驰骋四百余里,穿越青藏高原的苍茫、祁连山脉的巍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荒原,驶过315国道如诗如画的U型公路,途经河西走廊的绿洲平原、青海湖畔的草原与沙丘,邂逅张掖丹霞的斑斓大地,凝望翡翠湖与茶卡盐湖如镜映天,更有百里无人区寂然铺展。那些曾只存于地理课本的名词,如今一一在眼前具象成景——平原辽阔,戈壁浩瀚,沙漠苍凉,湖泊澄澈。山河之壮美,令人惊叹;天地之神奇,使人动容。</p> Day1:到达兰州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到达兰州已是午后,夜幕初临,我们漫步至正宁路,途经中山桥,伫立于母亲河雕塑前,感受黄河奔流不息的脉动。白塔山下,灯火映波,水光潋滟,沿河岸徐行,夜色如画,兰州的温柔在晚风中悄然绽放。</p> <p class="ql-block">《读者》杂志,这本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国民读物,1981年诞生于兰州。字里行间的温情与哲思,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书香气质,也赢得了“读者之城”的雅称,成为甘青之行中一抹静谧的人文底色。</p> <p class="ql-block">听闻兰州以“一条河、一本书、一碗面、一条路”闻名天下——黄河穿城、《读者》润心、牛肉面飘香、丝路蜿蜒。我们的旅程,正是循着这条千年古道,从黄河之滨启程,向大漠深处进发,开启甘青西北大环线的壮阔篇章。</p> Day2:兰州出发路经武威到达张掖 <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是大地用亿万年时光绘就的奇观。层层叠叠的红色砂砾岩经风蚀水刻,幻化出斑斓色彩,赤红、橙黄、紫褐交相辉映,宛如天光洒落人间。行走其间,仿佛踏足远古梦境,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地质变迁的史诗。</p> Day3:嘉峪关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中国明长城的最西端,有“天下第一雄关”“中外巨防”“河西锁钥”“丝路咽喉”之称。</p> <p class="ql-block">悬壁长城,如龙盘峭壁,是明长城进入嘉峪关前的最后一段险要防线。它依山势而建,凌空蜿蜒,仿佛悬于绝壁之上,令人叹服古人的智慧与勇气,也见证了昔日边塞烽火的苍凉与壮烈。</p> <p class="ql-block">离开嘉峪关,大地渐趋荒芜,戈壁无垠,风沙扑面。途经瓜州,远远望见“大地之子”雕塑静卧沙丘,线条柔和却气势磅礴;不远处,汉武大帝巨像巍然矗立,目光远眺西域,仿佛仍在指挥千军万马,守护这条通往文明的古老通道。</p> Day4:敦煌 鸣沙山月牙泉 <p class="ql-block">月牙泉地处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古称沙井或药泉,自汉代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清代始称月牙泉,因泉水弯曲如新月而得名,而我怎么看都觉得象一只秀丽的尖头鞋子</p> 骑骆驼 月牙泉 爬上沙顶看月牙泉 万人演唱会 莫高窟 <p class="ql-block">敦煌的一天,堪称此行最完美的安排:从昨晚沉浸式演出《又见敦煌》开启心灵之旅,到清晨月牙泉的宁静之美,午后莫高窟的艺术震撼,夜晚沙漠万人演唱会的激情澎湃,再乘免费公交直达敦煌夜市,品味烟火人间。行程紧凑而有序,服务贴心周到,为敦煌旅游点赞👍👍👍</p> Day5:青海_海西_大柴旦_翡翠湖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境内,属硫酸镁亚型盐湖,湖水含盐量高,四季不冻。其斑斓色彩源于不同元素浓度与光照角度的奇妙反应,2023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新兴的生态明珠。</p> <p class="ql-block">翡翠湖果然名不虚传,湖面如打翻的调色盘,绿如翡翠,蓝似琉璃,黄若金箔。可惜今日风起沙扬,湖面涟漪不断,未能完全映出倒影之美,却也为这片静谧增添了几分野性气息。</p> Day6:青海_海西_乌兰县_茶卡盐湖 <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坐落于柴达木盆地东大门,东距西宁298公里,西至德令哈200公里,四周雪山环抱,湖面平静如镜,倒映云卷云舒、天地苍茫。行走其间,仿佛踏空而行,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p> <p class="ql-block">湖畔矗立着世界最大盐雕艺术群,盐雕城堡、佛像、动物栩栩如生,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既是艺术的结晶,也是盐湖文化的独特表达,令人叹为观止。</p> Day7:青海湖 <p class="ql-block">青海湖不仅是青藏高原的“气候调节器”与“空气加湿器”,更是物种基因库与藏文化圣地。这里水天一色,经幡飘舞,湖畔流传着仓央嘉措的传说,湖心蕴藏着高原生态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在我印象中的大西北,荒芜与苍茫仿佛是亘古不变的底色,然而历史的长河却在此奔涌激荡。两千年前,张骞持节西行,凿空万里,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壮阔篇章;汉武帝遣霍去病、卫青驰骋沙场,铁骑破匈奴,马蹄声犹在耳畔回响;公元4世纪,僧人乐尊行至敦煌鸣沙山东麓,忽见金光灿然,如万佛临世,遂凿窟造像,开启千年不息的信仰工程;二十世纪初,王道士开启莫高窟尘封之门,四万余件珍宝辗转流散于斯坦因、伯希和之手,虽引争议滔滔,却也让世界惊见东方文明的深邃光芒;七世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经日月山时旌旗蔽日、仪仗巍然,那一幕盛世风华,仿佛穿越时空,在我眼前再度铺展。</p><p class="ql-block">地域的具像化与人物的具像化,是此次西北之旅最大的收获。行走在丝绸之路的苍茫古道上,穿行于河西走廊的风沙之间,踏足唐蕃古道的残石旧径,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那些曾经在书页间静默的文字,此刻化作眼前起伏的山川、荒凉的戈壁与斑驳的关隘。二千多年的繁华与沉寂在此交织,古人的智慧与勇气在黄沙中熠熠生辉。置身其间,方知国土何其辽阔,而个体何其渺小。莫高窟中一幅《五台山图》竟绘尽五台山山川形胜,令人惊叹;卫青、霍去病、王维,这些闪耀史册的名字,竟皆出自同一片黄土——我的家乡_山西。原来,古人远比我们想象中更睿智、更勇敢!古代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开放、更繁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