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乔家大院,晋祠

Helen

<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始建于1756年的宏伟建筑,在乔家鼎盛时期,总收入竟占全国总收入的七分之一。真可谓“富可敌国”。</p> <p class="ql-block">  从景区入口到乔家大院正门口,有一条长约百米的大道,两旁的雕像还原了乔家经商的过程,栩栩如生,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乔家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是慈禧老佛爷逃难时,在乔家暂住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  走进乔家大院,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这里分为六个大院,每一座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号院,巩俐在拍电影时,曾在这里居住。</p> <p class="ql-block">  这些红灯笼是当年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时留下的,它们不仅为乔家大院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也让这里更加鲜活,仿佛能闻到当年乔家繁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部电影,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张艺谋先看中了王家,在谈价格时,没谈成,这时,乔家人去找张艺谋,声称不要一分报酬,只要在电影的片尾写上:此片拍摄于山西晋中市乔家大院旅游区。</p><p class="ql-block">电影一上映,轰动全国,乔家大院因此名声大噪,门票价值难以估计。乔家不愧是商人,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p> <p class="ql-block">  张艺谋在拍电影时发现,从高空俯瞰整体建筑,恰似一个双喜字图案,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乔家刻意为之。</p> <p class="ql-block">这副对联是刘墉书写</p> <p class="ql-block">这是郑板桥的字画</p> <p class="ql-block">  这是乔致庸三女儿绣玉的闺房,她温婉贤淑,心灵手巧,光绪二十四年,她嫁给祁县晋商巨族何家,新婚不久,丈夫不幸病世,她信守名分,终身守寡。</p> <p class="ql-block">晋商风云地,百年乔家院。</p><p class="ql-block">一砖一瓦皆故事,一廊一檐见匠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乔致庸的书房,客厅和居室。他是在中堂的创立者,也是乔家发迹后达到鼎盛时期的掌家人。他从小嗜读善思,筹谋有方,待人忠厚,处事圆润,广结善缘。</p> <p class="ql-block">  乔致庸的传奇人生,藏在每一个院落里,商道即人生,这里写着答案。</p> <p class="ql-block">乔家有严格的厨房手则,</p> <p class="ql-block">厨房里的老物件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是2号院</p> <p class="ql-block">针对后代的家规,非常严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3号院</p> <p class="ql-block">这面犀牛望月镜,价值300万</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屏风是用海南花木梨制作的,也是价值不菲。</p> <p class="ql-block">  慈禧御赐的一对九龙灯,现在只剩一盏,形单影只。</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乔家大院的深巷里,万人球(如现在的探头),望月镜,九龙灯……乔家的黑科技古董惊艳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是4号院</p> <p class="ql-block">  这是5号院在中堂,是最美的院落。也是乔家大院的核心院落,是主人接待宾客,处理家族事物的场所。抬头望去,门楣上“在中堂”三字苍劲有力,透着一股沉稳和大气。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更是晋商精神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在中堂的建筑布局严格按照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正房高大宽敞,是长辈居住的地方,两侧厢房相对较低,供晚辈居住,倒座房用于接待客人。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家族的等级秩序,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p> <p class="ql-block">  参观在中堂,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艺术,更能深入了解晋商的文化内涵,乔家的经商之道,治家理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这里的每一处雕饰,每一扇门窗,都是历史的见证,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晋祠,原名晋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p><p class="ql-block"> 晋祠和故宫是一个级别的,由此可见,晋祠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晋祠始建于北魏之前,宋朝建圣母殿,金代建献殿,明清陆续增建。从山门进入,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这颗槐树已有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一座集殿,台,楼,阁为一体的复合建筑。是清代建筑,底层是宽敞的高台,西侧的楼台用作戏台,面向圣母殿,东侧为演戏时的后台。这个戏台至今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西游记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这座铜像建于北宋,至今没修复过,也不生锈,专家们研究过他的成分,居然含有不锈钢,在那个年代,真是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唐代原版石碑,仅次于王曦之的兰亭序,又高于兰亭序。</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碑的原文</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碑的译文</p> <p class="ql-block">献殿,用于祭司摆放贡品的地方,他的斗拱建于金代,已有800多年历史,1955年落架返修。</p> <p class="ql-block">  顶梁柱上写有字,一边是建于金大定八年,另一边是一九五五年用原料照原式翻修。</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宏伟而庄严,飞檐翘角,气势磅礴,走进殿内,八条龙盘旋于檐柱上,近千年的历史没让他们失去生气,依然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仔细瞧一下这三条龙的手势,非常有趣,一个比耶,一个点赞,还有一个竖中指。</p> <p class="ql-block">  圣母像端正中央,两侧侍女塑像,形态各异,仿佛千年前的宫廷侍女正静静伫立在你面前。</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其中的一个侍女,仔细看下,她右边脸是难过的表情,甚至眼中还含着泪水,而她的左脸则带微笑。多么精湛的工艺。</p> <p class="ql-block">  这是西周种下的柏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这颗柏树实现了历代皇帝长生的梦想,这旺盛的生命力,是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晋祠有“三绝”:难老泉,侍女像,鱼沼飞梁,这三者均代表了晋祠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难老泉不止是一处泉水,它是晋水的源头,被誉为太原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泉水不息。</p> <p class="ql-block">站在晋祠,仿佛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梁柱,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晋祠不仅仅是一座古庙,它是时光的见证,是岁月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山西,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绝美景致的土地,宛如一部尘封的史书,翻开每一页,都能让人沉醉于岁月的韵味之中。</p><p class="ql-block"> 九天的山西之旅虽已结束,但所见的古建,美景值得我细细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