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生于足🦶|树根好头脑才会轻松

传统瑜伽 晴儿老师

<p class="ql-block">《说文·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让一个人往上走,攀登的东西叫“足”,在运动康复里讲到足,我们一般指“足踝”。</p><p class="ql-block">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那足就是树根。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很多人的慢性疼痛,大多发生在肩颈,腰背,头疼,当这些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去按摩,拉伸这个局部的地方,可能立马会有一些缓解,但是维持不久。我们不会去想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出在足踝,是我们的树根歪了,营养不良了。</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词叫三足鼎立,在我们脚下也有三个点,第一跖骨头(大脚趾根部下方)、第五跖骨头(小脚趾根部下方)和跟骨。这三个部位共同维持足部的稳定性和平衡,对行走和站立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只要我们站着时,无论是哪里疼痛,一定要去发现足的问题,比如扁平足,也就是根骨外翻(除了6岁以前的孩子有生理性跟骨外翻)的情况下,长期膝盖内侧压力大,内扣,腿不直,影响髋外旋能力,盆底肌上不去,吸气比较短,腹部前侧压缩,小肚子,肩容易内扣,头前倾,驼背,富贵包,背疼,焦虑,一环扣一环。</p><p class="ql-block">很多外在的环境在促进脚的功能丧失,比如踩屎感的鞋子,长期穿高跟鞋,舞蹈中很多绷脚的动作,包括瑜伽里长期的金刚跪姿势,都会导致脚的功能变弱,足背屈的能力变弱,根骨短缩,头也容易前引,有个成语叫缩头缩脚,胫骨前肌得不到锻炼,这个位置在中医里是足三阳足三阴经过的地方。练这个位置的时候特别酸,但是练完你都感觉站的稳了。</p><p class="ql-block">并不是说足背伸就不重要了,也很重要,很多人人是伸屈都弱,对经常锻炼的人,足背屈的能力更重要,因为不常练,而且很多老师错误的口令会让这个地方得不到锻炼,比如“膝盖不要超过脚趾头”。</p> <p class="ql-block">足踝可屈可伸,也要可软可硬。悬空时,脚要软的,在蹬离的时候需要变硬;后面硬,前面柔,软的地方负责减震,硬的地方负责推进和支撑。</p><p class="ql-block">足踝和呼吸对于青少儿来说在整个身体功能中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对大人也是,中医也常说,人老先老腿,我们把下肢功能建立好,也能够老的慢一些。</p><p class="ql-block">脚上有66个重要穴位,建议大家没事多用手去活动自己的脚趾,转动脚踝,增强足背屈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把一些动作应用在日常生活里,就可以很好改善健康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享几个下肢序列练习动作</p> <p class="ql-block">坚持跪坐补下焦元气:“去膀胱内冷、膝冷足疼,腰痛......</p><p class="ql-block">跪坐的好处是啥呢?书里写能“去膀胱内冷、面冷风,膝冷足疼、上气、腰痛,尽自消适。”</p> <p class="ql-block">如果身体气血再上一层楼,做完了跪坐法,再练金鸡独立~▼</p><p class="ql-block">肾阳之火乃生命之本,火能生土,脾土运化依赖肾阳的温养。长期脾虚、乃至任何一脏久病,最后都会造成肾阳虚。肾阳虚久了以后,血液生成不足,就会导致各种阴虚,然后下面太寒,就会逼得热气往上走,形成上热下寒,肾阳不足,火力不足还会造成脾虚湿重。</p><p class="ql-block">用树式(金鸡独立)引火下行,可以引气血把脚上6条经络(肝、胆、脾、胃、肾、膀胱)的原穴冲开,这样,气血才会运行得更加持久有力。</p><p class="ql-block">做完之后,如果肚脐和下腹感到热热的、暖流感是最好的,就是真正的纳火归元,充养“肾阳”了。</p><p class="ql-block">金鸡独立、树式瑜伽,对脾、肾阳虚和下焦虚寒的人都有好处,您可以选择任意一款来练习~</p> <p class="ql-block">踮脚也称提踵,是通过开合脚掌让小腿和脚髁肌腱用力,反复做上下升降的运动。虽然整体运动幅度不大,但动作过程中需要调动的肌肉数量却不少,包括足弓肌、小腿肌群等。长期练习踮脚,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p><p class="ql-block">足部距离心脏较远,踮脚时,心脏会加快血液的流速来满足运动肌肉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脚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也会间接影响静脉扩张和收缩,从而协助血液顺畅地流回心脏,确保全身的氧气供应和代谢顺畅。</p> <p class="ql-block">经常踮脚对人体健康有何帮助?</p><p class="ql-block">01防血栓和静脉曲张</p><p class="ql-block">持续性踮脚可提高心脏的耐力和效率,促进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防止血管堵塞,预防血栓的发生。同时,还能减少脚部的水肿和浮肿,有效防止腿部静脉曲张。</p><p class="ql-block">02缓解身体疲劳感</p><p class="ql-block">踮脚虽然动作简单,也会带动腿上的肌肉和脚踝的关节,促进双腿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曲张、血栓、粥样动脉硬化的病症,缓解身体疲劳感。尤其踮脚时配合有规律的呼吸,身体会感觉更加轻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3可以有效防治痔疮</p><p class="ql-block">踮脚还能有效防治痔疮。因为踮脚时脚趾受力,会不自主地提肛,让肛门肌肉收缩,使直肠静脉血液向腔静脉回流,改善痔核淤血。</p><p class="ql-block">04改善身体弯腰驼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踮脚可以改善弯腰驼背迹象,同时还能缓解腰酸背痛。</p> <p class="ql-block">05预防心血管疾病</p><p class="ql-block">踮脚尖的时候会让小腿肚上面的血流量增加,同时给心肌带来足够的氧气,让心脏得到锻炼,这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动作。</p><p class="ql-block">06加强锻炼小腿肌肉</p><p class="ql-block">小腿的肌肉群对人体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踮脚可以锻炼小腿肌肉、足部肌肉和脚踝,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p><p class="ql-block">07预防运动跟腱断裂</p><p class="ql-block">跟腱断裂常发生在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或运动姿势不当的时候,跳跃、扣杀类动作很容易造成跟腱断裂。如果每天做一做踮脚运动或者在运动前做一做踮脚运动,可以让跟腱得到预热和锻炼,降低跟腱断裂发生的可能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