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阳铺展唐河大地,锣鼓唤醒梨园春色。9月27日下午三时,梦之蓝杯“戏曲大家唱移风易俗”文化展演迎国庆优秀节目汇演首场演出,在群众翘首中准时拉开帷幕。这场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牵头主办,县剧协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承办,县文化馆悉心协办的文化盛宴,以朱景远为总策划、党万树为总监,李中群担纲顾问,仝俊华、王军坐镇艺术指导,用丝竹锣鼓串联起传统与时代,让移风易俗的新风与家国情怀的暖流在舞台上交融激荡。</p> <p class="ql-block">鼓点乍起,便显气象。星月合唱团云飞、孟新凤等领衔的鼓舞《中国范》率先登台,鼓槌翻飞如流霞奔涌,鼓声沉厚似惊雷滚过,既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古雅余韵,更有新时代中国人的豪迈风骨,瞬间将全场气氛点燃。紧随其后,新时代艺术团仝俊华、王军等带来的豫剧《朝阳沟》选段“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台下便有白发老者轻叩指尖附和——这穿越半世纪的唱腔,恰如一条时光纽带,将老一辈的奋斗记忆与年轻人的时代共鸣紧紧相连,经典的生命力在此刻愈发鲜活。</p> <p class="ql-block">传统戏曲的精髓,在唱腔流转中尽显风华。京韵剧社王向伟、雷伟等人的京剧联唱堪称点睛之笔,《苏三起解》的低回婉转里藏着世事沧桑,《穆桂英挂帅》的高亢激昂中见得英雄气骨,字正腔圆间,国粹的庄重与灵动展露无遗;王向伟再唱《戴诺》选段“山风吹来一阵阵”,细腻唱腔似山风拂叶,将少数民族姑娘的情愫娓娓道来。曲剧的温婉则另有韵味:泗洲常花园戏曲队郭青华演绎《陈三两》“迈步上宫廷”,唱腔清亮如泉,每一个拖腔都刻着人物的刚正风骨;新时代艺术团常玉洋等带来的《卷席筒》选段,一句“小仓娃我生来灾星重”刚落,台下便掌声雷动,那藏在悲腔里的善良与坚韧,最是能叩击人心。</p> <p class="ql-block">若说传统戏曲是浸润人心的文脉,红色旋律便是激荡灵魂的脊梁。唐城红歌队胡丽霞的《我爱你,中国》一开口,深情便漫过舞台:“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的吟唱,不是刻意的抒情,而是发自肺腑的告白。馨艺艺术团翟岩领衔的情景剧《再唱山歌给党听》,以生活化的场景再现红色记忆,没有华丽布景,却让“党恩比山高比水长”的情愫直抵人心。当老干部大学合唱团牛鹏飞唱响《不忘初心》,当星月合唱团在陈龙指挥下铺开《四渡赤水出奇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潮,歌声如黄河奔涌,在场观众无不起身附和,家国情怀在这一刻凝聚成最动人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二十余个节目,恰似一幅多元共生的文化长卷。既有豫剧《小二黑结婚》的清新明快、《铡刀下的红梅》的悲壮沉郁,也有曲剧《屠夫状元》《风雪配》的市井风情与闺阁意趣;既见舞蹈《梅花赋》的翩跹舞姿,更有红歌队原创歌曲《沙滩月下》的本土新意。幕后,剧务常玉洋穿梭奔忙;台前,主持人王慧新、牛鹏飞从容串联,台上台下的默契配合,让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的展演,更是“移风易俗”文明理念的生动传递——用戏曲里的忠孝节义涵养人心,用新时代的旋律引领风尚。</p> <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掌声中消散,这场演出的余韵才刚刚开始。9月28日、29日,更多精彩还将接续上演,让梨园新风浸润更多角落。从鼓乐催春到弦歌颂国,从传统唱段到原创佳作,唐河这场文化展演,早已超越了“节目汇演”的范畴:它是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是家国情怀在基层的“具象表达”,更是文明新风在群众中的“无声浸润”。在国庆佳节将至的日子里,唐河用这曲梨园欢歌,献上了对祖国最赤诚的礼赞,也铺展了文化兴县的生动图景,余音绕梁,回味悠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