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焦今年73岁,有过近35年的法官职业生涯。几年前老伴离世后,他就在独生女儿所在的小区租住了一间单元房养老。由于外孙已经考入政法大学,他平时不是打太极拳养生,就是和一帮老伙计去周游祖国大好河山。平静而惬意的退休生活在两年前被打破,体检中发现老焦患上了胆管癌。</p> <p class="ql-block"> 女儿和女婿对他的病情很重视,几乎跑完了省城所有的三甲医院,经过了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但他的病情还是在不断的恶化中。我第一次见到老焦是去年的冬季,由于恶心呕吐、厌食、疼痛等肿瘤症状已经将他折磨的奄奄一息。由于身体已经无法进行抗肿瘤治疗,他被女儿送到我们科室进行安宁疗护临终关怀。</p> <p class="ql-block"> 老焦为人很乐观也很健谈,住到我们科室后给他进行了对症治疗。首先管控了疼痛,让疼痛不在影响他的睡眠。运用针灸加药物的方法,他的恶心感和呕吐也几乎消失。特别是在使用了甲基孕酮后他的食欲也慢慢地改善起来。很快他就能下床活动,由于体力活动的增加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他的食欲。</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科室住了一个多月后,他的体重增加了10多斤,已经能够独自下楼活动,还在科室的走廊打太极拳表演给我们看。出院时,我们叮嘱他每个月来医院复诊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及时就诊,但他再没有出现过。开始我们医生有时还会说一声,不知老焦咋样了。</p> <p class="ql-block"> 直到两个月前,老焦的女儿带着他再次出现了。此时的老焦已经廋成一把骨头,明显的舟状腹都能看到腹主动脉的搏动。原来他的肿瘤已经转移到胃的贲门部,好几天没有进食水了。在我们补充了基础的盐水和碳水化合物后,老焦的状态有所恢复。</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他建议在胃镜引导下留置一个胃管,并告诉他如果胃管使用后有可能体重会像上次一样再增加10多斤。他说考虑考虑,然而几天后他明确告诉我,他拒绝使用胃管,他不想承担下胃管过程中的痛苦,也不想在癌痛中继续煎熬。虽然后来我还反复动员过他下胃管,但他都没有同意。</p> <p class="ql-block"> 由于拒绝使用静脉高营养和人血白蛋白,老焦的状态越来越差,渐渐出现了昏睡和意识模糊。每次去病房看老焦,护工总是给我诉说,老焦意识稍微好点就开始喃喃自语,所诉说的内容都是当年给领导们汇报案件的情形。有时说着说着还情绪激动地不行。</p> <p class="ql-block"> 上周四,老焦的意识状态突然清醒了,但是反复给女儿和护工说,床边有一个穿白色纱衣的女子,如何赶也赶不走,但是也不和他说话。女儿把这些告诉主管医生,还认为是老焦的病情好转了。主管医生担心地告诉他女儿这可能是回光返照,让她不要离开医院始终陪在他父亲身旁。周五凌晨,老焦在女儿陪伴下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p> <p class="ql-block"> 记录这个故事,并非想说明什么深刻的道理。只是老焦是我所有病人中相对特殊的一位。这种特殊,并非因为他的病情有多么罕见或复杂,而是因为他在我们科室住的时间太长了。长到我们已经习惯了他病房里那股淡淡的混合着药水与旧书报的味道;长到我们之间,早已超越了程式化的医患关系,建立起一种类似朋友般、笨拙而朴素的感情。所以,我只是想把他记录下来。像一个朋友,像一段日子,如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曹诚,主任医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舒缓医疗科主任。擅长急危重症和老年医学。是西安市老年医养结合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急诊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老年医学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首届医师节市级“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者。是中国西北地区安宁疗护工作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实践中创立的安宁疗护三原则被卫健委在全市推广,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2016年至今参与创办两家安宁疗护中心,均成为西安市安宁疗护示范单位。先后给超过700位的患者提供过临终关怀服务。联系电话13891969851(微信同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