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出现及发展

清新淡雅

<p class="ql-block">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保留最完整、最典型的奴隶社会形态,其核心是奴隶主阶级通过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家支组织,对奴隶进行人身占有和残酷剥削。</p> <p class="ql-block">随着农业生产的初步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氏族内部逐渐分化出贵族(兹莫、诺合)与平民,平民因债务、犯罪等原因沦为奴隶,推动阶级结构固化。</p> <p class="ql-block">老支书的烟斗木雕</p> <p class="ql-block">骨经书</p> <p class="ql-block">羊皮书 竹简</p> <p class="ql-block">- 兹莫:原为彝族先民中的部落首领,后成为受中央王朝册封的土司,是最高统治阶级,占有大片土地和奴隶。</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诺合(黑彝):纯粹的奴隶主阶级,享有绝对特权,可随意处置所属奴隶,其身份神圣不可侵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曲诺(白彝):依附于兹莫或诺合的自由民,有少量财产和人身自由,但需承担劳役、赋税,不能脱离主子独立生存。</p> <p class="ql-block">枪</p> <p class="ql-block">习惯法记录,就是处罚不轨及犯罪行为。处罚很严厉,包括罚款。怪不得奴隶都很听话,不会违背奴隶主的命令</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羊,很逼真</p> <p class="ql-block">各种皮碗 木碗 漆器 酒具 水器</p> <p class="ql-block">很全</p> <p class="ql-block">这种社会形态延续了上千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民主改革。通过废除奴隶主的土地所有权和对奴隶的人身占有权,将土地分配给奴隶和农民,彻底摧毁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和等级制度,凉山彝族社会直接从奴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p> <p class="ql-block">头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