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青海——把心留在那片黄与蓝的皱褶里(甘青环线游纪实之二)

秋荷

<p class="ql-block">  9月的青海,褪去了盛夏的热烈,多了份恰到好处的从容——风不燥,天很蓝,连时间都仿佛被拉长。这场旅程,像是与秋天的一场约会,还未等它将所有色彩尽数铺展,转身时,那份清透与辽阔,已悄悄被塞进了行囊。</p><p class="ql-block"> 9月13日,告别甘肃敦煌,乘车约350公里,抵达了四周环绕着绵绵雪山与茫茫戈壁的大柴旦。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这里海拔在3100至5742米之间,平均海拔3400米。特殊的地质构造造就了荒漠与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它们呈现出龙岗、堡丘、土柱等形态,与风向平行,相间排列。大柴旦境内高山纵横,盐湖遍布,分布着众多旅游景点,如水上雅丹、翡翠湖、大柴旦湖、小柴旦湖等。其中,距离大柴旦十几公里的翡翠湖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柴旦翡翠湖景区,无数个大小不一的盐湖散落在戈壁之上,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翠绿色、碧蓝色与灿黄色,色泽如同翡翠般绚丽,倒映着蓝天与白云,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我们沿着栈道缓缓前行,脚边的盐滩泛着白色的光泽,这是独属于西北的浪漫。晚上住在大柴旦,连空气都带着一丝丝咸意。</p><p class="ql-block"> 14日早餐后,行车约107公里,途经南八仙雅丹,又称大柴旦魔鬼城(这并非安排的景点,只是顺路经过)。沿途百余里的魔鬼城,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手机没信号。这里的雅丹是大地的筋骨,嘶吼了千年的风,将岩层雕琢成一座座孤独的城堡。站在其间,让人有“天地辽阔,人如尘埃”的感觉。八位女地质队员在此牺牲的故事,让这片“魔鬼城”多了几分悲壮。1955年,曾经有南方八位年轻的女地质队员为寻找石油进入此地,返回途中遭遇沙尘暴,路标被掩埋,因迷失方向而集体遇难。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将这片雅丹群落命名为“南八仙”。“南八仙”是千千万万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者的代表,她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p><p class="ql-block"> 《观南八仙雅丹怀先烈》</p><p class="ql-block">风塑沙土立万秋,嶙峋如阵势难收。</p><p class="ql-block">曾有八仙驱瀚海,丹心融雪化荒丘。</p><p class="ql-block">今日举目山河阔,犹忆当年热血流。</p><p class="ql-block">雅丹不语藏忠骨,长风万里颂英猷。</p><p class="ql-block"> 穿越过南八仙雅丹,乌素特水上雅丹给我们又一种惊喜。“乌素特”,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或“水上之地”。这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戈壁与湖泊共存的奇观,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经过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大风如同雕刻师一般,将各种土疙瘩吹成了奇形怪状的模样,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出海的军舰。原本这里是一片戈壁滩,直到2007年,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因山洪爆发而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将干涸的戈壁变成了独特的水上世界。湛蓝的湖水环绕着土丘,水鸟在湖面低空飞行,偶尔落在土丘上,为这片荒凉的土地增添了一丝生机。这些硬朗的土堆与温柔的湖水相互映衬,荒凉中透着一股仙气。原来,风与水竟能将大地雕琢成如此奇妙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我们踏上了著名的U型公路。公路笔直地延伸向远方,中途突然向下凹陷,又缓缓向上隆起,形成一个完美的“U”型,仿佛与天空相连。透过车窗看着前方的车辆行驶在公路上,像一个个小黑点在天地间移动,你不禁感叹人类的渺小与天地的自由壮阔。</p><p class="ql-block"> 晚上,抵达德令哈。小城安静而整洁,让人感受到高原小城的宁静与惬意。到了德令哈,才明白诗人海子笔下 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寂寥并非虚言。夜晚的巴音河静静流淌,河边的路灯亮起,暖黄的灯光洒在水面上,竟生出几分温柔的乡愁。明天一早我就要启程,为不能好好看看这座城市、不能拜谒海子纪念馆和碑林而感到遗憾……</p><p class="ql-block"> 我写下一首诗寄给海子:</p><p class="ql-block"> 《夜宿德令哈寄海子》</p><p class="ql-block"> 风把巴音河的碎星吹进窗时,</p><p class="ql-block">我才敢确认——</p><p class="ql-block">真的踏在了你写过的城。</p><p class="ql-block">灯影里晃着半行未干的诗,</p><p class="ql-block">像你当年留在戈壁的叹息。</p><p class="ql-block">明天的路要赶在日出前启程,</p><p class="ql-block">碑林的石片该还凝着夜露吧。</p><p class="ql-block">那些刻进纹路的句子,</p><p class="ql-block">终究没来得及,和我的脚步撞个满怀。</p><p class="ql-block">算来竟是隔着三十年的风,</p><p class="ql-block">我枕着你的德令哈,</p><p class="ql-block">你守着你的星辰。</p><p class="ql-block">若晨光漫过戈壁时,</p><p class="ql-block">请把我的遗憾,折进吹向碑林的风里。</p><p class="ql-block">(秋荷:2025年9月14日晚,于德令哈中德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5日早餐后,我们告别德令哈,行车200公里,来到中国版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它镶嵌在柴达木盆地的雪山草地之间。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远处的雪山,一阵微风吹过,碧波荡漾,泛起朵朵涟漪。茶卡盐湖的蓝,取决于天空的颜色,天空晴朗,白云浮动,人仿佛置身于镜子般的世界里。我们套上靴子走进湖水中,低头能看见自己清晰的倒影映在湖面上,如同走进了一场不真实的梦。坐上观光车去看盐雕,拍照片时,若不是穿着单衣,还以为是在东北看冰雕呢。</p><p class="ql-block"> 离开茶卡盐湖,行车150公里,我们来到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二郎剑景区位于青海湖南岸,之前被称为151基地,是中国第一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它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以草原、沙滩、动物为主的生态自然资源,成为青海湖旅游的一颗明珠。因景区内有一条深入湖内十几公里的窄窄尖形半岛,形状像一把剑,故而得名二郎剑。记得2007年,我和同事从西藏出发,乘坐越野车翻越日月山,来到青海湖,当时还没有听说和到过这个景区。据资料显示,二郎剑景区于2005年开始开发,2018年10月国庆起开始旺季经营。站在湖边,看着青海湖的湖水湛蓝如海,远处的雪山连绵起伏,海鸥在湖面上飞翔,心中满是不舍——这趟旅程,即将走到尽头。晚上,住在湖畔的青海湖旅店。导游大鹏给每人发过两盒葡萄糖和两罐氧气,一路上我都没用着。而在青海湖,缺氧的感觉比较明显,可能也是多日的疲劳,晚上睡不着觉,几乎一小时醒一次。直到凌晨3点,我吸了几口氧气,没想到真的管用,一觉睡到了早上6点半。所以,我建议去青海的朋友,该用就用,真的很管用。</p><p class="ql-block"> 16日早餐后,乘车155公里抵达西宁。午饭后,前往藏传佛教的圣地——塔尔寺。它始建于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为纪念他而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也是青海藏传佛教黄教最大的寺院和宗教中心。历经600多年的发展,塔尔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及宗教风格,尤其是其艺术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闻名于世。屋顶覆盖着1300多公斤黄金的大金瓦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殿内供奉着宗喀巴大师的纪念塔,是寺内最神圣的场所之一。位于寺前广场的八座白色佛塔一字排开,分别纪念释迦牟尼一生的八件大事。我们跟着讲解员参观,聆听藏传佛教的历史与文化,看着信徒们虔诚地叩拜,心中满是肃穆。看着他们走在转经道上,转经筒转了一圈又一圈,指尖划过微凉的铜面,忽然感受到一种连贯的暖意——从大佛寺的静谧,到莫高窟的坚守,再到塔尔寺的虔诚,原来这一路的信仰,从不是孤立的光点,而是沿着河西走廊与青海大地,悄悄连成的线。站在金顶下,看阳光洒在檐角的鎏金上,连风都带着这份温暖,吹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重游塔尔寺感怀》</p><p class="ql-block">昔年初谒梦犹温,十八韶华转瞬奔。</p><p class="ql-block">金顶流光依旧璨,经幡梵呗几回闻。</p><p class="ql-block">长头叩处心无改,古刹传灯慧未昏。</p><p class="ql-block">始信虔诚通法界,一襟明月照乾坤。</p><p class="ql-block"> (昔年,指2007年拜谒过。十八韶华,指2007至2025,十八年)</p><p class="ql-block"> 离开塔尔寺,大巴向着兰州驶去,行程约240公里,傍晚抵达兰州。回想我们在9日早上从兰州启程,16日晚上返回兰州,从门源草原的辽阔到张掖丹霞的绚烂,从莫高窟的厚重到茶卡盐湖的纯净……每一段记忆都格外清晰。</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多,我们入住兰州坤逸精品酒店,此时的兰州已是灯火阑珊。我们七人放下行李,来不及洗漱,便在酒店旁边的兰州面馆点了热气腾腾的拉面与酱牛肉。热气氤氲中,大家举起茶杯,笑着对小妹夫说:“生日快乐!”原来,这趟旅程的最后一天,恰逢小妹夫七十岁生日。拉面的香气、酱牛肉的醇厚,伴着亲友们的祝福,冲淡了旅途的疲惫,也为这趟甘青大环线之旅画上了一个温暖而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回想这段旅程,我们穿越了草原、丹霞、戈壁、盐湖,见识了大自然的壮阔与神奇,也感受了丝路文化的厚重与鲜活。七人的欢声笑语,洒在甘青大地的每一段路程里,而兰州面馆里的生日祝福,也成了这段旅程中最温暖的记忆。这趟康养之旅,不仅让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也让我们在陪伴与欢笑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惬意——或许,这就是旅行最美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秋荷</p><p class="ql-block">照片:大鹏 东风 晓琳 许诚</p><p class="ql-block"> 凤玉 凤茹 梁薇 秋荷</p><p class="ql-block">录像:东风</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7日于吉林</p> <p class="ql-block">赴大柴旦途中</p><p class="ql-block">从敦煌出发</p><p class="ql-block">三百五十公里的奔赴</p><p class="ql-block">车轮追逐着远方的梦</p><p class="ql-block">戈壁与沙漠,是大地袒露的灵魂</p><p class="ql-block">风滚草似流浪的诗行,遍地翻滚</p><p class="ql-block">每一颗沙砾都藏着岁月的秘密</p><p class="ql-block">每一株草都在风中书写坚韧</p><p class="ql-block">我劈开荒芜向远方闯</p><p class="ql-block">要在天地尽头,碰响自由的回响</p><p class="ql-block">(2025.09.13)</p> <p class="ql-block">不必去寻找童话里的“宝石秘境”,大柴旦已经把最透亮的蓝,铺在了戈壁上。站在这里 ,才懂“人间仙境”不是夸张。阳光斜照,水的颜色会变,手机根本拍不出十分之一的美。</p> <p class="ql-block">深入无人区,与这片“魔鬼城”撞个满怀。风蚀的痕迹,大地的独白。“南八仙”的故事,让它有些悲壮。</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这里瞩目远方,默默地向为开拓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献出生命的先烈们致敬!向正在为开拓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勇士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都是在大柴旦,乌素特水上雅丹和南八仙雅丹成鲜明对比:水上雅丹 ,荒芜与碧水共生 ,雅丹与波光相映。乌素特,把“魔鬼城”的苍凉,酿成了一汪柔情。</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柴旦最野的公路:U型公路。用速度追逐地平线,在公路的尽头,仿佛能触碰到天空。</p> <p class="ql-block">德令哈的夜,把所有的喧嚣都过滤掉了,抬头是银河,低头是自己。我想起诗人海子,那晚,我也写了一首诗寄给海子。晚安,德令哈!</p> <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每一粒盐,都像是星星的碎片,在这里我们与浪漫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照见天空,也照见自己。</p> <p class="ql-block">你是不是走进一场梦境?分不清是盐粒,还是冰雪。</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它不是海,却拥有海一般的辽阔深邃。这片蓝是青藏高原最温柔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一路向西,奔赴山海 ,青海湖,我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海拔3200,掬一捧高原蓝,涤荡尘世的喧嚣。二郎剑,我与天地对话。</p> <p class="ql-block">二郎剑景区,之前称151基地,是中国第一代鱼雷发射实验基地。</p> <p class="ql-block">景区有各种活动项目,我认为越野车最惬意,也最疯狂。</p> <p class="ql-block">来的路上,遇到羊群过公路。</p> <p class="ql-block">转经桶一次,就是一次祈福。在二郎剑,我把心愿说给青海湖听。</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大量黄金、白银将屋顶改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金光闪闪,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先有塔,而后有寺。</p> <p class="ql-block">时隔十八年再次踏入塔尔寺,于高原寻一方清净,不止是看风景。听风吹经幡,看云过殿宇,凡尘琐事,在此刻都化作一缕轻烟。</p> <p class="ql-block">注: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二篇(青海篇)</p><p class="ql-block"> 还有第三篇(兰州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