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示范引领 辐射带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5年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工作室示范引领培训项目培训工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陇原名师·第六期)圆满结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9月22日至25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定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定西市第一中学、定西市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研基地、甘肃省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郑登科名师工作室协办的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工作室示范引领培训项目(陇原名师·第六期)在定西市第一中学成功举办,来自全省七个新时代陇原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及其工作室核心成员、定西市级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代表11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培训聚焦教育家精神宣讲、工作室建设能力强化、教研能力提升,以及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学示范引领和名师大讲堂等活动。专家讲座涵盖人工智能与高中教学融合、教师专业成长路径、Deep Seek(深度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主题;示范课和名师大讲堂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五门高中学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2日下午,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邓伟在定西市第一中学召开座谈会,调研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工作室建设情况,听取了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相关建议,并对今后名师工作室工作推进提出指导意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一、开班仪式振奋精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3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定西市第一中学报告厅举行。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赵洪涛、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永义、定西市第一中学校长李爱军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甘肃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李丽娟主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赵洪涛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培训旨在通过“专家引领、学科研修、课题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为“卓苦为刃、筑教为先”的甘肃教育精神注入新动能。定西市第一中学校长李爱军出席开幕式并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本次培训活动,助力陇原教育人才成长。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永义表示高中陇原名师联盟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辐射至区域内各学校,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幕式上,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赵洪涛,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永义给甘肃省新时代陇原名师颁发了证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二、专家报告明晰思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10点,正高级教师、甘肃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李丽娟做了题为《以名师工作室为基推进名师集群式培养》的讲座。李所长从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与内涵、名师工作室存在的问题及困境、名师工作室运行的有效策略、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名师工作室的特色与创新路径等方面为参训学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参会者明白名师“五名目标”“十大素养”“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11点,兰州五中王小平老师作了《人工智能与高中教学的融合》的专题讲座。王小平老师的讲座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极具操作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从宏观层面论证了AI与教学融合的必然性,更从微观层面手把手地指导教师如何“提问”、如何“操作”,将 AI从概念转化为可以真正赋能日常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伙伴”,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和实用的工具清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2:30,宝鸡市教研室高级教师曹公奇为与会教师带来了题为《教师成长专业路径》的专题讲座。曹老师以其深厚的教研功底与敏锐的行业洞察,系统勾勒出一条教师实现专业突破的清晰路径。曹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核心维度,倡导教师应立志成为:学科知识的转化者与前沿创新者;教学能力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者与优化者;守护学生成长、与团队共生共长的倾听者与分享者;以及日常教学中持续迭代,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的终身学习者与反思性实践者。同时,曹老师指出了公开课作为实践锤炼平台的重要价值。他鼓励教师勇于挑战自我,他认为各类公开课、大赛课是淬炼教学能力、快速走向成熟的绝佳途径。整场讲座,曹公奇老师将宏大的成长愿景与具体的实践策略相结合,为一线教师的专业进阶提供了极具指导意义的行动指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5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宿庆副教授做了题为《Deep Seek(深度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专题讲座。他指出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分析师生的教学行为,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育效果。这些应用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保护、文化传承中的潜力,也强调了其在教育领域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期间,所有参训学员参观了定西市第一中学校史馆。在办公室副主任陈德文的讲解中,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地诉说着学校8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与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三、“同课异构”碰撞智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4日上午,培训聚焦“课堂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开展学科分会场“同课异构”活动。分学科研修活动扎实深入,尤其注重教学实践与研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u>语文分会场</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课异构”展风采,教研赋能促成长。定西市第一中学马海涛老师与新时代陇原名师尚云飞工作室核心成员石恒艳老师,共同执教李清照的经典词作《声声慢》,二人以迥然不同的教学理念与课堂设计,对同一文本进行了独具匠心的解读与呈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海涛老师的《声声慢》以“愁”为魂,设计精妙,层层递进。课堂开始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沉浸词境,继而以“寻觅何物”“何以解愁”等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文本,品析意象,细腻解读了李清照饮酒、望雁、守窗等行为背后的孤寂心境。最后,马海涛老师引导学生将个人之愁置于国破家亡的时代洪流中,深刻揭示了“愁”所承载的嫡居之悲、流离之苦与亡国之恨的三重内涵。整节课融文本细读、情感体验与思辨训练于一炉,既扎根语言,又升华情感,成功实现了一场与词人跨越时空的深刻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恒艳老师的《声声慢》公开课,以“为李清照发朋友圈”这一极具创意的情境贯穿始终,巧妙地将古典诗词教学与现代学生生活深度链接。课堂引导学生化身“隔世知音”,通过完成“精选配图解码愁绪”、“撰写专业词评赏析愁艺”及“创意视频作业声愁”三大核心任务,实现了从意象品析、艺术鉴赏到创意表达的层层深入。两节课如同探索同一片情感秘境的两条路径,一条深沉内敛,直抵词心;一条新颖别致,联通古今,充分展现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可能性与深厚魅力,为观课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两位老师的展示课结束后,尚云飞与贺正桦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及成员对两节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两节极具示范意义的“同课异构”优质课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u>数学分会场</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展开,定西市第一中学张桂英老师与新时代陇原名师卞蕾工作室核心成员叶薇老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呈现了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思路与课堂实施策略。课例点评活动,聚焦核心素养落实、教学难点突破与学生活动设计,促进了参训教师对数学本质和教学有效性的深度思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u>物理分会场</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定西市第一中学程宝老师与新时代陇原名师赵忠文工作室核心成员谢晓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宝老师的课堂凭借丰富多彩的实验设计,让抽象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可感,成为课堂最大亮点。让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重物下落的位移与时间,自主计算加速度,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中深化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教学技艺精湛娴熟,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晓明老师开篇以“纸团与橡皮同落” 演示实验,打破学生 “重快轻慢” 误区,激发探究欲,随后引导学生计算自由落体加速度,学生在计算中深化对运动规律的理解,结尾 “直尺测反应时间”趣味实验,串联知识与生活,教学实效显著,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认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u>化学分会场</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名师李耀军工作室核心成员何伟老师与定西市第一中学慕浩玉老师围绕《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展开“同课异构”。早上第四节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两位授课老师对所授内容进行了说课。陇原名师李耀军从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环节设计、素养达成效果四个方面做了点评。李耀军老师指出,本次同课异构两位老师都能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引,用不同的教学路径诠释了“如何让高一化学课堂既有展示深度又有素养温度”。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实现了新教材“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并重”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u>英语分会场</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名师郑登科工作室核心成员张瑞明老师,与新时代陇原名师牟欣工作室核心成员董卓亚老师,以必修一 Unit 2 《Writing Workshop - A True Story》为题,分别从写作逻辑框架搭建、情境化创意表达等角度进行课堂设计,呈现了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差异化解读,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一课多教”的鲜活实践范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第四节课,陇原名师郑登科对两节展示课进行精准点评。他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活动有效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等维度,既肯定课堂亮点,又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强调“写作教学需立足学生真实表达需求,实现‘以评促写、以写促思’的良性循环”,为教师们明晰了写作教学的实施路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四、名师大讲堂专业引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陇原名师大讲堂环节,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数学工作室主持人卞蕾以《挖掘教材价值 发展学生素养——数学教学中教材运用例析》为题,深入阐述了遵循本质建构体系、深入过程掌握方法、挖掘教材彰显价值、回归教材优化教学的一般路径和可用范式,为参训教师带来深刻启发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语文工作室主持人贺正桦开展了题为《以教促读,以读促写;提升认知,提升素养》的专题讲座。贺正桦老师以其主持编撰的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为例,分享了其深度的教学思考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路径。贺正桦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强调教学应超越单纯的文本翻译与知识灌输,其核心策略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来激活学生的“读”与“写”,最终实现认知提升与素养落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语文工作室主持人尚云飞作了题为《从“个体优秀”到“群体卓越”:名师工作室助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的压轴专题讲座。尚云飞老师的讲座立足更高维度,将视角从课堂内的“如何教”延伸至教师群体的“如何成长”,系统阐述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念与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尚云飞老师首先以自身的成长轨迹——从一线语文教师、班主任到教研组长、学校中层,并最终成为省级骨干、主持名师工作室——生动诠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路径。她深刻指出,新时代教师发展需具备“七度”新内涵:定位有高度、教学有精度、育人有温度、落实有力度、专业有厚度、学识有广度、发展有梯度。她尤其强调,“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翼”,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与专业写作史共同构成了其不可替代的专业厚度。 作为讲座的核心,尚云飞老师深入剖析了名师工作室如何成为引领教师从“个体优秀”走向“群体卓越”的“能量场”和“孵化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化学工作室主持人李耀军为省市两级工作室核心成员及定西市第一中学部分化学教师做了题为“燃一盏心灯 向前路更明处前行”的学术讲座。他从论文写作、创新实验、有效课堂、课题研究、试题命制、引领示范、培训研修等七个方面做了分享。李老师结合自己27年来的教学经历,旁征博引、化繁为简,将晦涩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课堂策略,对年轻教师具有极强的引领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物理工作室主持人赵忠文以《坚守教育初心 践行终身成长》为主题,为工作室成员带来一场兼具实用性与启发性的专题讲座。赵忠文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围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开深度分享,以生动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科研经验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论,为工作室成员在教育科研道路上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指引与理念支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英语工作室主持人牟欣作了《我是这样教英语的——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和对策》专题讲座。他结合一线教学实践与案例,梳理出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用幽默的语言和生活实例一一解读,充分体现了牟欣老师立足学情、深入钻研的职业素养。他深入剖析词汇、语法、阅读等模块的教学痛点,提出“情境化迁移、任务型驱动、分层式指导”等可操作策略,为教师破解教学难点提供了系统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英语工作室主持人郑登科以《实践—反思—改进—再实践——我与〈高分英语模板作文〉共成长》为题,从研究背景、探索实践、研究成果、反思改进、成果延伸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英语作文教学中的探索历程,强调教师专业成长需“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迭代”,为参训教师树立了专业发展的典范。郑登科老师深度阐释《高分英语模板作文》的核心设计理念,精准剖析北师大版教材在写作教学环节的现存不足,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方向。其个人所获的多份高含金量证书,直观印证了他在高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领域的深度钻研与丰硕成果。讲座中,郑登科老师还现场演示了《高分英语模板作文》配套课件,让在场听众清晰感知英语写作教学的完整课堂逻辑,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走进写作世界,切实感受写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结束后,郑登科老师向兰州及定西两市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赠送了个人研究成果《高分英语模板作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展望未来整装待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高中英语工作室主持人郑登科作为本次培训活动组织者,在结业典礼做了简洁总结与深情展望。本次培训是甘肃省深化“四名”建设工程、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多维机制,不仅提升了参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工作室建设能力,也为构建“区域联动、名师领航、团队共建”的教师发展新生态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与路径。让我们振奋精神,明晰思路,在专业成长之路,整装待发,为推动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撰稿:姜 勇</p><p class="ql-block">责编:许令辉</p><p class="ql-block">审稿:郑登科</p><p class="ql-block">供稿:新时代陇原“四名”建设工程郑登科英语名师工作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