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天目溪漂流

青青草

<p class="ql-block">初秋时分,我们来到桐庐。桐庐被誉为“诗乡画城·潇洒桐庐”,南梁吴均写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山水画卷,怎能不亲身走进去?刚下车,一块刻着“天目溪漂流”的大石头就立在眼前,像是大地写给旅人的一封邀请函。四周草木葱茏,山色如黛,远处水面静得像一块未被打磨的镜,只等我们乘筏而入,轻轻划开这幅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那块大石头前,风吹过林梢,带着一丝凉意。蓝白条纹的上衣被吹得微微鼓起,墨镜后的眼睛却藏不住笑意。漂流还没开始,心已随水而动。脚下的石板路湿漉漉的,像是刚被山雨吻过,每一步都踩出清脆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这次漂流,走的是徐霞客当年的同款路线。几百年前,他用脚步丈量山河;而我们,用竹筏丈量时光。与其说是漂流,不如说是一场多巴胺的彩色之旅——绿的是山,蓝的是天,橙的是救生衣,红的是灯笼,黄的是笑脸。在一条走廊里,我看见墙上写着:“首先你要快乐,其次都是‘其次’。”那一刻突然觉得,旅行的意义,不过就是把“其次”甩在身后,让快乐当先。</p> <p class="ql-block">终于上了竹筏。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摇曳的青草和圆润的卵石,鱼儿倏忽游过,像在玩捉迷藏。竹排缓缓前行,江风拂面,两岸青山徐徐展开,真如那句歌词所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人在筏上,筏在画中,恍惚间,竟分不清是山水在动,还是我们在走。这哪里是杭州?分明是藏在江南深处的“小桂林”。</p> <p class="ql-block">我们五人坐在一艘竹筏上,穿着救生衣,举着手比心、比耶,像一群逃课的大学生,笑声不断。红灯笼在头顶晃,青山在身后退,我们却只顾着定格此刻的快乐。我看着她们,也忍不住笑了——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山水,更是山水间的人。</p> <p class="ql-block">我掏出手机自拍,镜头对准天空、对准桥、对准彼此。桥影横跨两岸,像一道连接现实与梦境的弧线。我们不在赶路,我们就在路上,慢得理直气壮,闲得心安理得。</p> <p class="ql-block">河面不宽,却足够让几艘竹筏并行。游客们穿着橙色救生衣,坐在竹椅上,有的聊天,有的拍照,有的干脆闭眼听风。竹筏由粗竹捆扎而成,顶上有遮阳棚,红灯笼挂在两侧,随风轻晃,像是为这段旅程点亮的小小心愿。远处山峦叠翠,近处波光粼粼,树叶在镜头前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一刻打光。</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筏头,戴着墨镜,风吹起我的发丝,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我的肩上。我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穿过指缝——不是为了拍照,而是想把这份自由,实实在在地抱进怀里。</p> <p class="ql-block">湖面更静,水色如碧玉。一艘红竹筏缓缓划过,划出一道细长的水痕,像时间轻轻撕开的口子,岸边植被丰茂。我低头看水,水里有天,有山,有我。忽然觉得,这个季节总要来一趟天目泊野——不是为了出片,而是为了在自然里,找回那个被城市藏起来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竹筏继续前行,河面开阔,绿树成荫。阳光偶尔从云缝中漏下,在水面洒出碎金。乘客们低声交谈,笑声轻得像水波荡漾。救生衣是橙的,心是暖的,眼前的风景是流动的诗。没有人催促,没有人赶路,我们就这样,被水推着,慢慢走,静静看。</p> <p class="ql-block">竹筏上有横幅写着:“筏在江中走,人在画中游。”我读了一遍,笑了。这哪是广告语?分明是真相。灯笼红得温柔,山绿得深沉,水清得通透。我们坐在画里,成了画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人在筏上坐,筏在水中行。我穿着黄裤子、蓝上衣,戴着墨镜,像个不专业的旅行博主,但快乐是真的。竹筏悠悠,桥影渐近又远去,白云在头顶缓缓游走。</p> <p class="ql-block">我举起手,比了个“V”。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是想告诉自己:你看,你也曾这样自由地笑过。青山不语,流水潺潺,仿佛也在回应:是啊,你值得。</p> <p class="ql-block">我双手放在膝上,不再急着拍照。风吹过来,带着草木的清香。河流宽阔,山峦远去,云朵在天上游荡,像极了我们这些漂泊的灵魂,终于找到了片刻的归处。</p> <p class="ql-block">船继续前行,头上的电线横过天空,像五线谱。生活从不完美,但正因为有桥、有电线、有救生衣,才显得真实。我们不是来逃离生活的,是来重新看见生活本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河水静静流,竹筏来来去去,像一场不会结束的梦。远处山青水秀,白墙灰瓦的村落依山而建,炊烟若隐若现。这才是江南,不是画里的,是活着的。</p> <p class="ql-block">紫色的竹筏缓缓前行,顶棚是同色的,像一朵开在水上的花。乘客们安静地坐着,像一群被山水治愈的旅人。山丘绿意盎然,天空云层低垂,一切都刚刚好——不多不少,不快不慢。</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筏上,看山,看桥,看云。没有阳光,却有暖意。或许真正的宁静,不是天气晴朗,而是心无波澜。</p> <p class="ql-block">竹筏上写着“漂流010”,像是编号,又像暗号。我们不是第一艘,也不会是最后一艘。在这条2.5公里的水路上,每一段漂流,都是独一无二的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流而下,时而穿涧过坳,山回水转;时而跌宕而下,破浪逐水。竹筏轻晃,像摇篮,摇着一群暂时忘却烦恼的大人。放眼四望,锦峰绣岭成画,蓝天白云入镜。这一刻,不是我在看风景,是风景在拥抱我。</p> <p class="ql-block">天目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之说,水流时急时缓,像在演奏一首自然的交响曲。我坐在前头,手扶栏杆,感受水的节奏。救生圈安静地挂在一旁,水桶空着,仿佛连准备都显得多余——因为,这里的一切,本就安全而温柔。</p> <p class="ql-block">满载游客的竹筏在碧波上滑行,像一片片会移动的叶子。山林倒映水中,桥影横跨两岸,晴空万里,波光如碎银。我们不说话,只是看着,任风景一寸寸流过眼底。</p> <p class="ql-block">两艘竹筏并行,水波轻轻碰撞。河岸山林茂密,水清见底,远处村落隐约可见。我们漂着,像漂在时间之外。没有目的地,也不需要到达——因为此刻,就是终点。</p> <p class="ql-block">路边立着一块蓝色指示牌,上面写着:“我在天目溪漂流,很想你。”我停下脚步,笑了。这哪里是写给某个人的?分明是写给所有错过山水的人。它不说“欢迎”,不说“快来”,只说“很想你”——像老友低语,像故乡呼唤。</p> <p class="ql-block">我来到一艘被鲜花环绕的竹筏上,像是从童话里漂来的。粉色、紫色、白色的花簇拥在竹筒边,随水轻轻摇曳。我在花丛中,衣角染了风,眼神染了光。那一刻,浪漫不是刻意营造的仪式,而是山水赠予的即兴诗。</p> <p class="ql-block">桐庐天目溪漂流,全程2.5公里,在这竹筏上享受近一个小时的慢生活,近看两岸山峦叠翠,细听流水细雨潺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春风拂面的暖意,尽享岁月安好。</p> <p class="ql-block">青青草编辑</p><p class="ql-block">摄影于2025年9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