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退休下来,我对中国历史着了迷,读了一些历史书籍。</p><p class="ql-block">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攻入雁门关后,迁都平城(今大同)。</p><p class="ql-block">后来,孝文帝祖母冯太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祖母逝世后,孝文帝继承祖母遗志,坚持改革路线,将鲜卑族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型,迁都洛阳、推行汉制(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采用汉族政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五千年历史看山西”,我便有了自驾行看历史山西的打算。</p><p class="ql-block">9月8日独驾开始了山西大行山1号旅游线路、山西黄河1号旅游线路、山西长城1号旅游线路自由行。重点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随之游览自然景观(详见独驾线路手绘图)。</p><p class="ql-block">同月25日返回,历行18天,行驶约五千公里,大小景点30多个。</p><p class="ql-block">已过古稀之年,每天独驾4~5个小时,最多时开车12个小时,疲惫不堪,加之,又考虑攻略线路改变、餐宿、摄影等事宜,一天下来,处于精神恍惚状态,还好,最终平安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夙愿。</p><p class="ql-block">还是,先从历史厚重感的大同开始吧…….</p> <p class="ql-block">走进华严寺:海内孤品的千年回响</p><p class="ql-block">契丹崇日下的建筑奇观:</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坐西朝东的独特布局,源于契丹族“以东为尊,逐日而居”的崇日传统。这座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的皇家寺院,以辽金木构建筑群为核心,其大雄宝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的恢弘气势,堪称“辽金建筑上承唐代,下启元明”的活化石。殿内1559平方米的空间内,五方佛与21幅清代壁画交相辉映,而高达4.5米的琉璃鸱吻镇守屋脊,鳞片纹理至今清晰可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薄伽教藏殿的“天宫楼阁”。</p><p class="ql-block">下寺的薄伽教藏殿内,38间重楼式雕木藏经阁与悬空天宫楼阁构成建筑史上的奇迹。梁思成曾赞其为“海内孤品”,这些精巧的木构模型不仅展现了辽代工匠的极致技艺,更成为研究古代建筑结构的科学标本。殿内31尊辽代塑像中,合掌露齿菩萨以窈窕身姿与灵动神态,打破了宗教造像的肃穆感,流露出契丹艺术特有的奔放神韵。</p><p class="ql-block">华严寺的每一处雕饰、每一道砖缝,都在诉说着契丹与汉文明碰撞的火花。这座“辽金艺术的博物馆”,既是信仰的圣殿,更是中华多元文明永恒的丰碑。</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药师殿“净心行善”匾额下,我忽然读懂这座寺院的真谛:它不仅是建筑博物馆,更是文明层积的活态标本。那些藏在斗栱、鸱吻、彩塑里的匠心,恰如《华严经》所言“一花一世界”,在方寸间诉说着东方美学的终极答案。</p><p class="ql-block"> 九闲笠翁于乙己年秋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