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和翡翠开业大吉

wrq

<p class="ql-block">九和翡翠店主刘建强先生喜迎顾客莅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店门前的花纹地砖上,映出一片温润的光晕。刘建强站在“九和翡翠”的招牌下,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迎接着每一位踏入店内的客人。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外搭一件深色开衫,看起来不像传统印象中严肃的店主,倒更像是位老朋友在自家客厅等候你来喝茶。店内灯光柔和,陈列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翡翠玉饰,每一件都在静默中诉说着岁月与匠心的故事。他说:“每一块玉都有它的缘分,今天能在这里相遇,就是一种福气。”</p> <p class="ql-block">那枚长方形的翡翠吊坠静静地悬挂在黑绳上,山水纹路如烟似雾,仿佛能听见溪流潺潺、松风低语。它不张扬,却自有气韵,像是一幅微缩的江南画卷,藏在方寸之间。刘建强轻声介绍:“这叫‘山水清音’,雕工取意于‘人在画中游’,是师傅花了半个月才完成的作品。”话不多,但字字透着对工艺的敬重。顾客凝视良久,终于点头:“这玉,是有灵气的。”</p> <p class="ql-block">佛像玉雕端坐于深色背景前,白衣如雪,神情安详。红紫珠子点缀在链上,像是香火缭绕中的一抹祈愿。刘建强说,这是店里最受欢迎的款式之一,“很多人买来送长辈,说是‘平安如意’的象征”。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母亲挂在胸前的那枚玉佛,也是这般温润,护了一生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那枚圆形玉佩,淡绿通透,像春日初融的湖水。黑绳上缀着一颗橙色小珠,点睛之笔,让整条项链多了几分灵动。刘建强说:“这玉料是从云南老场口出来的,种水好,戴久了会越戴越亮。”他轻轻摩挲着玉面,“我们做玉的人常说,玉养人三年,人养玉一生。”</p> <p class="ql-block">双绳交织的项链上,一鸟一花两枚玉坠相映成趣。绿绳如新叶,金绳似秋光,中间那颗红珠,像是晨露里的一点霞光。刘建强笑着说:“这设计叫‘风起云生’,鸟是自由,花是美好,红珠是好运。”顾客忍不住伸手去碰,又怕碰坏了这份精致,只敢远远地看着,眼里却已有了笑意。</p> <p class="ql-block">菩萨手持莲花,身后祥云缭绕,玉雕细腻得仿佛能看见衣袂飘动。刘建强说,这是请了苏州一位老匠人亲手雕的,“一刀一刻,都不能急”。他指着菩萨低垂的眼眸:“你看她的眼神,是不是有种让人静下来的力量?”那一刻,喧嚣仿佛远去,只剩下内心的平和。</p> <p class="ql-block">那尊透明观音像立于深色背景中,通体澄澈,仿佛由月光凝成。刘建强说:“这是冰种料子,难得的是通体无瑕。”他轻轻转动底座,“你看她胸前的璎珞,每一根线条都是手工拉丝出来的。”我不由得屏住呼吸——这样的作品,已不只是饰品,更像是一件可以随身携带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盘龙玉雕腾跃于黑布之上,龙鳞分明,龙须飞扬,半透明的质地让它看起来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刘建强说:“龙是咱们的图腾,这块料子雕了整整四十天,师傅说‘雕龙如养神’,心不静,龙就飞不起来。”我望着那条龙,竟真觉得它在呼吸。</p> <p class="ql-block">竹影婆娑,一株盆景在静静生长,枝干弯曲如书法笔意,叶尖还挂着晨露。刘建强说:“这是我们特意为开业布置的‘清雅之境’,玉要配景,人才能静心赏玉。”白墙映衬下,那株竹子像极了一幅水墨画,无声地诉说着东方的审美与哲思。</p> <p class="ql-block">刘老板向顾客洋细介绍翡翠成品的生产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原石到成品,要经过选料、开料、设计、雕刻、打磨、抛光六道大关。”刘建强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块未雕的毛料,“你看这皮壳,像不像老树的 bark?行话叫‘赌石’,但我们现在不赌,只讲眼力和经验。”他指着墙上挂着的设计稿,“每一块玉都要量身定做,不能辜负它的纹理和颜色。”顾客频频点头,仿佛上了一堂生动的玉石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