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靖边波浪谷位于陕西靖边县龙州乡,成片的红色砂岩似岩浆一层层、一圈圈、一坨坨地慢慢向沟壑中涌去。</p><p> 景区刚建不久。说是几个摄影人采风时看到这片丹霞地貌惊叹不已,依砂石的地貌称它为波浪谷,配以地名———靖边波浪谷。</p><p> 集中的丹霞地貌点有6处。</p><p> 今天的天气极好,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青山绿水伴霞岩。</p> <h3> 3号景点依山傍水,碧绿的河水缠绕着红砂岩。</h3> <h3> 红砂岩表层有许多风化的细沙,走在上面很滑。担心着:它怎能经得住愈来愈多的人踏!切切!</h3> <h3> 雄 狮 下 山</h3> <h3> 1,2号景区维修中,未见到那红峡谷,留下淡淡遗憾。</h3> <h3> 告别波浪谷,夜宿延安。</h3><h3> 夜幕下的宝塔山。</h3> <h3>静静的延河水没有一丝波纹。</h3> <h3> 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h3> <h3> 一早就要离开延安,在车上隔窗拍下清晨的宝塔山和与其相望的清凉山。</h3> <h3> 参观杨家岭和枣园。首程国旅的游伴在枣园五位老革命家雕塑前合影。</h3> <h3> 今年第二次来看壶口瀑布。</h3><h3> 人称壶口瀑布四季景色各异。春节期间,我诧异黄河水的清澈;今日领略这黄色大瀑布的真容。</h3><h3> 同一位置的对比。</h3> <h3> 水流湍急,磅礴而下。壶口三面均成瀑布。腾起的水雾连绵数百米。</h3> <h3> “十里龙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而泄,每秒数千立方米的水流冲蚀出这宽约数十米,深约二十余米,绵延约五公里的河槽。</h3><h3> 据考证:十里龙槽下方的孟门,原是壶口。千余年后出十里龙槽,有推测说壶口每年后移近约一米。</h3><h3><br></h3> <h3> 远处隐约还能看到初春时节走过的小桥和栈道。</h3> <p class="ql-block"> 去壶口的栈道下是湍急黄河水。记得春节时就在这不远处,我曾骑过毛驴——壶口小黑。😲</p> <h3> 告别黄河夜住临汾,哗啦啦的汾河水流过我的小客房🤗。</h3> <h3> 汾河水穿城而过,让临(近)汾(河)这个小市异常美丽。</h3> <h3> 洪洞大槐树———华人寻根祭祖之地。</h3><h3> 说:元末时期,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至中原地区人烟荒芜。到明初时的数十年内,大规模、强制性的移民十几次,人数达数百万。就有了海内外华人皆到此寻根的说法。现每年清明时节,都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h3> <h3> 当时移民由此迁移</h3> <h3> </h3> <h3> 各地海内外华人捐资的功德碑林</h3> <h3> 过厅,正中檐书七绝二首。</h3><h3> 生生死死説前因</h3><h3> 同是杨侯国里人</h3><h3> 莫道源渊无考证</h3><h3> 私家记述最为真</h3><h3><br></h3><h3> 幽燕豫鲁并滁和</h3><h3> 异派同源认未讹</h3><h3> 故老相传谈轶事 </h3><h3> 问君足指果如何</h3> <h3> 张壁古堡———保存较完好的集军事、居住、星象、宗教为一体的袖珍小城古镇。</h3> <h3> 地道万余米,现开发1500米。地道模型</h3> <h3> 开发了的地道入口。有各种隐蔽不一的入口。</h3> <h3> 将 军 窑</h3> <h3> </h3> <h3> 二 进 平 遥 古 城</h3> <h3> 住在这古香古色的三进院客栈</h3> <h3> 清 晨 去 看 古 城</h3> <h3> 登 上 古 城 墙</h3> <h3> 古城有六个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似乌龟的头、尾、四肢,故又称龟城。</h3><h3> 站在这南门(龟头)所看到的街是龟的脊梁。</h3> <h3> 平遥县署。才知县署大于县衙,这是县署门两侧立柱的警示世人之言。</h3> <h3>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h3> <h3>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h3> <p class="ql-block"> 初春时未上,今终如愿</p> <h3> 1太原——五台山(祈州五台县)——2云岗石窟(大同)——3恒山、悬空寺(大同浑源县)——应县木塔(朔州应县)——4晋祠(太原)——碛口、李家村(吕梁市临县)——5靖边波浪谷(陕西靖边县)——延安——6壶口瀑布(临汾吉县)——7洪洞大槐树(临汾洪洞县)——王家大院(晋中灵石)、张壁古堡(晋中介休)——8平遥古城(晋中平遥县)——太原</h3><h3> 8天时间很短,游这些地方很忙!🤗</h3> <h3> 蜻蜓点水游晋陕结束 。虽留有少许遗憾,那是再寻的起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