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场劲雨,携着凉飙,倏然赶走酷热难耐的“秋老虎”,有了“早晚凉”的清爽。再到户外,一年中最美丽的景,斑斓的秋,已悄不然地拉开了序幕。</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今年的秋景,最先让我倾倒的,竟是我经常走过、熟视无睹的那几截路边树列、河畔绿荫中,突兀而起的粉红花影和树冠边缘飘动的抹抹金黄。当时的感觉就像看到曾经的丑小鸭,突然变成优雅高贵的白天鹅,怎么也不信,在我身边厮守十多年的这些树,竟还有如此惊艳的一面。只是不知此树为何方神圣,带着“有眼不识荆山玉”的愧疚和惊异,我立马在辨物APP上拍照求解,方才得知它竟是史上赫赫有名、却鲜有人提及的“栾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栾树之“栾”,看似生僻,但在我们这一代人那里,却像邻里街坊一般地熟悉,因为小说《林海雪原》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有一个特别容易让人记住的人物,奶头山匪首许大马棒的副官、奸猾而猥琐的栾平,就是他,让我们那一代人知道,《百家姓》外,还有一个“栾”姓存在。然而,栾树的“栾”与姓氏中的“栾”,并无直接关联,追根溯源,栾树之“栾”远在后者之前。依稀中,我记得在《山海经》似乎有过栾树的记载,后来一查,果然如此。《大荒南经》这样记述,“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其中有三个重要信息,之一,栾树生长于云雨之山,可以理解为气候温润的雨水富足之地,和现代植物学研究确定适合栾树种植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特征吻合一致。之二,它被人类普遍认知,与大禹“攻云雨”有关行动相关,也就是说,四千年前,人们是红石形成的山或山地之上发现的它,丹崖碧树,想想都觉得要有多美就有多美。之三,它的干、枝、叶色分黄、赤、绿三彩,可以入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山海经》记述的树,多达二百六十余种,其中既有帝屋、扶桑、不死之类的神树,也有至今仍寻常可见的松柏桑柳、梧桐棕榈等繁多种类,栾树虽非神树,就因与大禹结缘,地位显在寻常树木之上。然而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则却是中华文明传统礼仪赋予它的尊贵价值和独特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周之前,按照《周易》所言,有如此规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实行的是不留痕迹的简洁礼仪。西周以后,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演变,西周统治者在建立封建、井田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同时,也在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构建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规范社会行为和伦理秩序。原先至少在形式上平等,“不封不树”等丧葬礼仪,迅速被“既封又树”的等级严明,不容混淆的新礼仪替代。于是,在从“不树”到“树”,再到有地位层级地“树”的过程中,栾树被赋予了绝大多数“树”所没有的礼仪标志地位。先秦时期,人分四层,最高者天子,不仅封土最伟,高至三仞,所植之树亦为“百木之长”的松树,意在顶天立地,终岁端正。次者诸侯,封土减半,“树以柏”,虽不及松之伟岸恢弘,但也不失尊者荣耀和万古长青的美好寓意。最底层是庶人,周礼的设定是继续“不封”,直到汉时才被打破,可以“封土”为“坟”,所植之树则为距离底层生活最近的“杨柳”,寓意既有品性坚韧顽强,生生不息的赞美,也有以“柳”谐“留”之“杨柳依依”,“今我来思”的思念感怀。至于第三层“士大夫”,西汉之前,因文化教育尚属贵族以上阶层特权所有,未能普及大众,受过教育的“士”与行使社会治理职权的“大夫”,有着非常高的重合度,故而以“士大夫”概而称之,西汉以前墓葬植树,礼仪规定皆用“栾”。汉之后,随着文化教育普及度不断提高,“士”和“大夫”的重合度迅速降低,以往的“士大夫”,便分化为出任官员且官职较职的“大夫”和未官或品阶较低的官吏融合而成“士”,“大夫”依然“树栾”,而“士”则另辟一辙“树槐”,寓意初为“怀德上进”,家族兴旺繁荣,科举制度实行之后,“春闱”即礼部主持的会试,时间正值槐花盛开的“丹诏槐黄”时节,因此,士人“树槐”,便又多了一层保佑后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美好期望。那么,大夫“树栾”,又有怎样寄寓?选择栾树作为大夫墓的地位象征,又有怎样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物象标志,栾树没有松柏那样的高大长青,但作为具象,它亦不失挺拔大气,生机盎然的直观印象。栾树之“栾”,实际上就寓含着这样的意义。该字由“亦”与“木”两部分组成,下面的“木”指代树木,表义;而上面的“亦”,并非人的两腋之“亦”,而是表音的部分,此处的“亦”,最初的字形为“孿”,其上半部分的“䜌”,在篆书进化为楷书时被简化为“亦”,但它作为表音的部分,读音应该与现在孪生的“孪”相同,这是古人说文解字的诠释。而我观其字,则更相信,古人造“栾”字的神奇之处,并非形声那么简单,而是他们对汉字象形造字真谛精髓的“入化”诠释和“出神”展现。单从字形看,“栾”字,神似主干挺拔,冠盖如伞的大树,与现实中的栾树别无二致。来自“无患子”科属的栾树,高可十至二十米,笔直的主干与樟树相仿,高至一丈开外,次干分枝即向四外匀称展开,被茂密绿叶包裹,集聚时树冠叠荫似扇,独立单株则冠状如球,冥冥之中,与平铺的地面一起,暗合“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此种形态,出现在规模有限“大夫”冢园,岂不正是人们对理想的大夫人格最为恰当的具象表达。我去过帝王陵寝,那里的松柏如军阵排列,静默威严,而大夫墓园,坟冢旁虽只有三两大树(多为栾树)静谧相陪,但依然不乏气势笃定的凛然气场,颇类士大夫坚守道义、经世济民、人格独立的精神风骨,具有观物励志的巨大感染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选择栾树为“大夫树”,还有两个重要的物性原因。</p><p class="ql-block"> 其一,栾树归类“无患子科”,不仅具有无患子科树木普遍具有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命周期长(正常在一两个世纪间)的生物特性,而且还因其植物体中含有多种药用物质,可以祛祟辟邪,就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引用俗名,称其为“鬼见愁”。它在医者那里,叶、根、皮、果均可入药,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而在巫者,则因古称“神木”,被广泛用于驱鬼辟邪,再加上精致细密的木材和蒴果中的黑色种子,后来均被佛家视为吉祥如意之物,用于制作念佛数珠,以“金刚菩提子”相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栾树还具有有效吸收二氧化硫、臭氧等有害气体,截取浮尘,释放有益因子,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维护的积极作用。有如此众多奇异用途,古人用它为“士大夫”阴宅镇守风水,祛除邪毒,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这一用途,也给栾树留下了让人敬畏而远之的不好名声,诸如“鬼树”、“断子绝孙树”之类,并因此而让栾树远离人的日常生活环境,村台庄户少有种植。殊不知,栾树生存的地方,真的可能少有怪异,最近,因为兴趣,我在栾树生长的区域走动较多,一个非常明显的感知,凡是栾树枝繁叶茂的地方,让人生厌的蚊虫小咬都几乎绝迹,可见栾树驱害,并非虚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二,栾树是雌雄同株植物,夏秋时节在树冠枝梢盛开的聚伞圆锥形金黄花序,看似划一,却是雌花和雄花同枝孪生的聚合。栾树开花的周期很长,六到九月,一层又一层黄瓣红蕊的小花梯次开放,层出不穷。开始时,花色淡黄,透着绿意,仿佛嫩叶绽苞初生,随后在小花簇拥的枝头,出现粉体红棱的三面棱体,似花而不开放,看了书,才知道它们并不是普通的花,而是栾树的蒴果。一旦蒴果出现,与它同枝的栾花,主要是雄性的花,便变色枯萎,一旦细雨微风掠过,树荫下的地面便会铺满它们残落的肢体。而当栾花进入盛开期,花的颜色立马变得金黄,浓淡错落的红果和晃眼眩目的金练,欢聚在一起,共同迎接丰收的秋天到来。雌雄同株的栾花,数量占优的雄花,却只是短暂的存在,一旦它用美色暗香招引蜜蜂,完成花粉传授,便迅捷衰落,以风情万种的“黄金雨”,结束自己花开花落的年度宿命,把明年和未来托付给接受它花粉的雌性花朵。因为花的金黄,我们这一带的人称栾树为“摇钱树”,又因其果有叶囊,悬枝过冬,飘摇玲珑,振作有声,亦称其为“灯笼树”。</p><p class="ql-block"> 美则美矣,但我想到的却是另外一种境界。兵册《三十六计》开篇有言,“阴阳燮理,机在其中”,讲的是军戎制胜的关键,在科学能动地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阴阳者,在传统文化中,就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天地之道”。《尚书·周官》论及“三公”职责,给出的要义亦有“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之说。宋代理学家则更加明确地将“一物两体”的对立统一,视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辩证思维的圭臬。而栾树花的“雌雄同株”,岂不就是“一物两体”的一种直观表现,如此“天人合一”,对于栾树标志和张扬的“士大夫”精神品质,用作“大夫”们的“坟头树”,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唐代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颂扬贤相名臣姚崇宋璟,就有“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之盛誉,个中寄托的赞美和期盼,或许才是栾树植根士大夫冢苑的最有价值的境界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义深邃的栾树,终于在万象更新、大国崛起的今天,重新回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之中,成为优化生态环境,构建美好家园的美好因子。幸运的是,我所居住的社区,应该有眼光独到的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者,周遭五公里,在公路两侧、河边绿地和大小公园,或成列、或点缀,历时十余年栽种养护,硬是在曾经风过尘扬的废黄河滩地,古淮水入海水道旁,形成分布有序、形态多致、缤纷多彩的栾树集聚区。过去几年,处于苗木生长期的它们,只在默默长大,除了绿和挺拔,再没有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而这两三年,随着它们长高变粗,就像稚嫩娃娃进入青春期,各种蛰伏的体态秉性特征迸发,进入绽放的旺盛期。作为落叶乔木,它春季新叶萌发,黄绿中夹杂着妍红,嫩枝在冠稍伸展,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夏季叶片浓绿,不经意间,便在树冠中下部枝条缝隙窜出许多淡黄花序,又在不经意间,播撒起一期又一期“花雨”,大雨过后,看着凋零的花朵被积水裹挟,冲向排水窨井,总会惹人凭生惋惜惆怅的忧伤心绪,但随即在花朵坠落处盛开像灯笼一样的多色栾花,却又会让人真切地感受着生命延续的永恒和美好。到了秋季,随着串串金黄花序盛开,栾树迎来了自己一年中色彩最绚丽的时光,栾果由粉色变得褐红,栾叶也因叶绿素的逐渐丢失而变成黄色,多彩交织,缤纷同框,无疑是秋景中最靓丽的一种所在。待到朔风吹雪的冬季,尽管树叶落尽,但它的枝头依然有众多“蒴果”散发着红与黑的撩人风情,每当寒风掠过,总会发出种子与蒴果外皮碰撞摩擦的“沙沙”声响,倔强地宣示自己的存在,并肯定地告诉人们,阳光明媚的春天就在不远的未来。在我居住的社区,尽管生态美色绚烂多致,既有浪漫的梧桐路廊,亦有河畔芦苇和各种岸树编织的绿荫路网,春有蔷薇墙、樱花园香气飘逸,夏有荷塘花影陪伴,秋有银杏夹路铺金,就是到了严冬,苍松翠柏之外,亦有腊梅傲雪散幽香。四季皆有秀色美影,但若论集四季景于一身,还那么雅致丛丛,意蕴深远,除了“大夫栾树”,还有其谁!</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栾树,我开始心仪喜欢的隽永秀美之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9.27.于淮水之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